『軟路由踩坑指南』倍控 i3-1115G4 工控小主機開箱折騰
寫在前面
趁著春節(jié)假期時間充足,樓主也入了軟路由的坑,折騰一下。軟路由“工控機”以 x86 處理器為主 ,具備多個網口,很適合作為路由器。這類處理器主要以凌動平臺(Intel-Atom)的處理器、賽揚處理器為主,比如凌動N2600、賽揚J4125 ,還有少量的高性能CPU,像i3、i5、i7等,不過這些CPU功耗都不低。
處理器名稱核心線程AES-256-GCM-單核CHACHA-POLY1305-單核COREMARK ? ? -全核AES上市時間賽揚J1900四核264907907334060否2014 Q1凌動N2600雙核四線程121543382812322否2012 Q1賽揚J4125四核23256415112360351是2020 Q1賽揚J4125(1201)四核23285915120961221是2020 Q1奔騰N4200四核17000712304248332是2016 Q4奔騰J5005四核24131715684858299是2018 Q1賽揚N5100四核36280418641868906是2021 Q1賽揚N5105四核36490218773977484是2021 Q1奔騰N5030四核25889616980951033是2020 Q1奔騰N6005(CW 4th)四核43104422077163554是2021 Q1奔騰 7505雙核四線程62970929572267962是2021 Q1酷睿I3-1115G4雙核四線程72570232790279143是2020 Q4
作為軟路由的CPU來說,下面幾個點比較重要:
CPU性能越高越好,頻率越高越好。但是要考慮到電費的問題,畢竟樓主今年12月份1500的電費讓人有點頭大。
處理器是否支持虛擬化(VT-x),支持 VT-x 就能安裝 esxi、pve 等虛擬化操作系統。
處理器是否支持直通(VT-d),直通就是網卡不通過虛擬化軟件平臺的虛擬機交換機而是直接被所直通虛擬機直接使用。將硬盤直通給 NAS 或者下載機等。
AES 指令集:高級加密標準指令集(或稱英特爾高級加密標準新指令,簡稱 AES-NI)是一個 x86 指令集架構的擴展,用于 Intel 和 AMD 微處理器,由 Intel 在 2008 年 3 月提出。該指令集的目的是改進應用程序使用 高級加密標準(AES)執(zhí)行加密和解密的速度??梢约铀佘浡酚傻脑L問,你懂的。
選購之前也是看了不少大佬折騰的攻略,最開始想要選N5105 ,看著很多大佬測評出現的死機重啟斷流之類的現象,就選擇了11 代 I3 -1115G4 正式版這款工控機,CPU性能比較強,后期折騰ALL IN ONE也有足夠的折騰空間。這款工程機支持PCIe3.0x4 NVMe,四口 I226 網卡,安裝ESXi8.0可以直接免驅了。 I3 -1115G4 最大可支持最大內存64GB,DDR4 3200MHz,LPDDR4x 4266MHz,最大內存通道數2。
運行了幾天下來沒有出現死機重啟、斷流等情況,整體運行平穩(wěn),今天首先來簡單曬一下商品吧。其實樓主比較心水的還是 I5-1135G7這款,奈何價格有點高。倍控天貓店和企業(yè)店是同一家,企業(yè)店購買優(yōu)惠29元,所以就去企業(yè)店買了正式版 CPU 的版本,下來實付 1021 元。
產品鏈接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09.2.0.0.51972e8dlx1gST&id=684592056445&_u=n1nbluqd852
一、簡單開箱
外包裝就是黃色牛皮紙的包裝,很符合工程機的定位,夠簡陋的。
開箱就看到主機和充電器了,右邊是電源適配器,有泡沫防震,里面包裝還是比較到位的。
來張全家福
整體就是主機一臺,電源適配器一個,螺絲 8 顆,包裝盒里還送了四個腳墊,一個 SATA 數據線。
先來看下電源適配器,竟然是72W功率,酷睿系列CPU功耗還是挺高的,看著腦袋有點大,看看最后配置好了是多少W。
二、機身細節(jié)
整個工控機的體積不大,長178mm寬122mm高55mm,主機還是和大多數的軟路由一樣,用的傳統的翅鱗散熱方式,通過高低不平的散熱條來增加散熱面積,整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整體鋁合金材質,機器邊緣倒角處理得挺到位的,光滑無毛刺,機器整體做工很不錯。
正面
先看IO 部分,接口算是勉強夠用吧。從左往右依次是CLR COMS復位孔,用來清除 CMOS 中保存的配置信息。后面是2排雙層USB3.0接口。USB3.0接口中間是開關按鈕。后面是一個 HDMI 、一個 DP接口用來外接顯示器。另外這款主機配置了SIM卡和兩個WIFI天線孔,方便大家DIYWIFI使用。
另外一面是 4 個網口、DC-IN供電接口和1×RJ45 COM 口、2個LED工作指示燈,四個網口只能說是勉強夠用。不過樓主后面在軟路由下面加裝了2.5G交換機,所以沒買6口的,如果不想上交換機的可以直接選用6口的。
三、拆機折騰
打開機器底蓋的四個螺絲就看到主板了,主板是用的藍色主板,感覺不如黑色主板帥氣。主板質量做工都還可以。兩條雙通道 DDR4 內存條,一個全速 NVME 接口,一個 minipcie 接口。CMOS 電池直接貼到COM網口上了,主板上確實也沒有地方能集成了。
1.CPU
在主板背面可以看到cup直接被焊接到主板上,CPU是11 代Intel 酷睿 i3-1115G4,是一款 雙核處理器,采用 Q3 2020 架構,6144 KB 制程工藝,4 線程, 具有 Tiger Lake UP3 的 L1 緩存,基本 / 最大 CPU 頻率為 3.00-4.10 GHz, TDP 為 28 WCinebench多核跑分達到了 1185 分。集成核顯為 Intel UHD Graphics Xe G4 (48EU)。同時處理器支持具有雙通道接口的 1250 MHz 內存,官方支持的最大內存為 DDR4-3200MHz, LPDDR4x-3733。
在Inter官網查詢,這款cpu支持 虛擬化技術 (VT-x) 和AES-NI。
2.網絡接口
板載Intel226 千兆網絡芯片,支持 10/100/1000/2500Mbps ,傳輸 4 路獨立 RJ45 接口,輕松實現多根工業(yè)網線接入。
3.加裝內存條
這款工程機支持最大內存64GB,內存類型DDR4 3200MHz,LPDDR4x 4266MHz,最大內存通道數2。樓主從某魚低價購買了兩根三星8G DDR4 3200MHz內存條用來組雙通道。
安裝內存條后:
4.固態(tài)硬盤
為了不浪費滿血PCIe3.0x4 NVMe的速度,存儲方面樓主直接上了一個雷克沙的NM760,500G容量夠折騰了。
在內存條插口上方可以看到還有個SATA3接口,傳輸速度 6Gbps,使用可以使用2.5英寸硬盤內置和3.5英寸硬盤外置兩種方式。不過建議還是使用支持PCIe3.0x4 NVMe的固態(tài)硬盤。
機殼蓋板上預置了硬盤的螺孔,可以安裝 2.5 寸硬盤。
5.加裝散熱風扇
上面是四個網卡芯片散熱的導熱墊,下方是CPU 散熱導熱片,不是銅材質的:
家里正好還剩下臺式機拆機的一個1225風扇,樓主將機器頂蓋的散熱板打了四個眼,用來固定風扇。
這種機箱風扇一般是12V電壓,很多風扇在5V的時候也是可以轉的,樓主找了個4pin轉USB-A轉接線,直接插到USB接口,很安靜,風量也可以。
第一版折騰完
散熱情況,在未開風扇之前,機身能摸到有點燙燙的,實測溫度到了44度左右,還有上升的趨勢。 開啟風扇之后外殼溫度降到23度左右,這個溫度可以說很不錯了,而且沒有任何噪音。
6.第二版加裝風扇
第二版折騰的原因是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支架,感覺很不錯,可以將機器固定在支架上,然后安裝兩個風扇。懶得折騰的同學也可以買一個單層的進行固定風扇。
后面收拾雜物又找到一個裝機時剩下的6cm固態(tài)硬盤SSD散熱風扇,因為底部殼上不安裝2.5英寸硬盤了,正好可以把小風扇裝到機器底部,給雷克沙的固態(tài)硬盤散熱。先在底部對準位置,打上固定孔。
然后在固定孔的周圍打一些散熱孔:
風扇控制器
正好家里還有一個拆機的風扇集線器,可以用來控制兩個風扇,將集線器固定在機器底部,用來控制風扇:
安裝完成的效果,還不錯:
背面走線
第二版的效果:
上面這個小平臺可以給路由器散熱用:
最后
這次是樓主第一次接觸這種工控小主機,感覺還是不錯的,先把主機搞定。準備開一個系列,后面依次安裝ESXi 8.0、ikuai主路由和openwrt旁路由、win10虛擬機,把折騰過程中遇見的坑都補一下,至于功耗就,等安裝完了再看吧,功耗測試就放在后面吧。
? ★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了,有疑問或補充~歡迎評論區(qū)留言~~感興趣的朋友,關注一下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