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裝機教程

第一步:規(guī)劃裝機目標和配置以及預算
從剪輯視頻到繪圖,從office辦公到編程,從玩游戲到直播。作為筆記本外的主力機,想盡可能兼顧到娛樂和生產力。故此CPU選擇英特爾 13代i7,ddr5內存,華碩z790主板,考慮使用2k顯示器,顯卡選擇3070/3070TI/3060ti G6X之一。因3060ti g6x面臨停產價格虛高,最終選擇淘二手3070(已翻車,沒有購買記錄和原盒,有防拆貼,賣家掛SN說在保。結果裝機后出點小問題拿去售后檢測 非原廠貼 不在保了);注重性價比,不刻意追求光效,預算在8k左右。
第二步;購買及安裝。裝機計劃從5月底開始,到6月底完成。6月初開始淘主板,線上官方店z790h一直無貨,板u套餐價格又居高不下,就考慮從海鮮論壇購買二手主板。選擇Z790H主要是考慮供電、具備潛在超頻能力——后續(xù)可能換水冷。(購買使用后發(fā)現(xiàn)13代i7綽綽有余不需要超頻,SP82踩雷了)。CPU、機箱、存儲、電源和散熱是618活動京東購買,D5頻率高點的內存發(fā)現(xiàn)價格有點高,就選擇了二手芝奇焰戟6400。
安裝步驟:
1、主板CPU、內存、存儲安裝非常容易,風冷散熱利民fc120雙塔安裝有點費勁(沒裝機箱前,安裝防壓彎扣具,對著散熱器試了一下?孔徑沒問題。裝進機箱后發(fā)現(xiàn),散熱安裝不了,需反轉調一下頭才能對上螺栓——詢問商家確定散熱器沒有正反順序才放心,不然還要從機箱里拆卸主板 再調整散熱器固定螺栓孔徑);
2、機箱螺絲配件和線材梳理、電源及線材準備。聯(lián)力216說明書沒有簡體中文(英文和繁體,且不夠詳細,借助網絡找到說明書翻譯才分配好螺絲配件)。主板安裝機箱位置需要根據(jù)使用風冷還是水冷散熱調節(jié)安裝螺柱。默認應該是水冷的,我是風冷散熱就整體上移了。



3、主板安裝進機箱,散熱器安裝好就是接線了。因為使用聯(lián)力216機箱(自帶集線器-前后風扇都已插好,可直接把集線器的風扇和RGB線接入主板即可),風扇和RGB登接線、音頻線和機械硬盤接線比較容易找對應接口,開關跳線稍顯麻煩與主板接口標稱不一致(聯(lián)力機箱的F-PANEL需接在華碩主板的圖標15接口左半邊),USB連接線安裝前務必看好主板接口凹缺,避免插反損壞接口。


4、最后接電。把電源固定好,接CPU供電和主板供電以及機械硬盤供電。
5、亮機。因為獨立顯卡尚未淘到,先用核顯亮機試用。
6、安裝獨顯。拆除機箱擋板,顯卡接口端緊貼機箱尾端,兩端一起按壓(一端一端緩緩用力確保插牢)。螺絲固定好再接電,以及使用安裝支架。此步驟可放在3接線操作前進行。
第三步:安裝操作系統(tǒng)和驅動。前期準備系統(tǒng)優(yōu)盤(優(yōu)盤裝系統(tǒng)兩種方式:PE微系統(tǒng)和官方的制作工具)。起初用以前的win7系統(tǒng)盤無法安裝,后面兩種安裝優(yōu)盤都用了,開機一直進BIOS,無法進入優(yōu)盤引導,網上搜尋要在BIOS啟動項開啟GSM兼容,但沒有獨顯該欄一直灰色,試了高級設置李的CPU北橋設置關閉VMD還是沒用。試了好多次,詢問華碩客服后,確定了沒有獨顯無法用PE安裝系統(tǒng),只能采用官方網站的優(yōu)盤制作(估計系統(tǒng)文件iso直接解壓也行,以前電腦裝win7都是此法)。其實誤區(qū)就是一開始搜的UEFI,把啟動項的啟動類型和模式設置成了Windows uefi,所以無法進入優(yōu)盤啟動。解決方法是要把Windows UEFI改成其他——即是關閉安全啟動項(華碩主板BIOS安全啟動翻譯是操作系統(tǒng)類型和模式)。考慮最新CPU(可以分開大小核調用)就想裝win11。系統(tǒng)安裝過程需要聯(lián)網登微軟賬號,可采用shift+win10,輸入命令oobe\BypassNRO.cmd重啟,跳過聯(lián)網進程。

主板商家客服給的方法,沒有獨立顯卡并不適用

實測并不影響系統(tǒng)安裝

沒有獨顯csm模塊灰色

華碩Z790H主板BIOS操作系統(tǒng)類型即安全啟動項——無獨顯機器需更改此處才能進入優(yōu)盤引導
用另一臺電腦下載好網卡和藍牙驅動后,實現(xiàn)聯(lián)網和鼠標(藍牙)使用,即可根據(jù)華碩主板的armoury軟件進行一些驅動安裝和燈光風扇設置。
第四步:顯示器調節(jié)。新的顯示器,需要進行了配色和亮度調節(jié)。華碩VG27AQL1A顯示器,太亮了,正常使用習慣于比賽模式(可自定義RGB 藍光、亮度、對比度、陰影等調節(jié))。沒裝獨顯前屏幕正常一直沒問題,禁用獨顯也沒問題,但安裝獨顯后,屏幕經常性抖動、偶爾還閃黑屏,故判斷以為是顯卡出問題了。聯(lián)系七彩虹售后詢問,建議更換線材試試(但沒說具體原因),我還是懷疑買到問題顯卡了,就把顯卡寄到南京官方售后檢測了一下(檢測確定沒有問題,換了散熱硅脂)。拿回顯卡安裝后還是問題依舊,顯卡接口換著插也沒用,就猜測是不是真的連接線出問題了。詢問商家得知是DP1.2接口和配線,網上查了顯卡的接口,是DP1.4(怕丟數(shù)據(jù)就沒考慮換HDMI2.0接線),發(fā)現(xiàn)確實可能就是DP連接線的問題,就下單購買DP1.4的更換了一下,徹底解決屏幕抖動和閃黑屏問題。
總結:筆記本玩過好多,真正配置主機是第一次,從配件購買、到裝機和調試,走了不少彎路。自己裝機,盡可能結合當下使用需求稍微超配一點即可,避免高配浪費配置。不要老想著以后會升級某某而把其他配件買高,比如買好主板后續(xù)換新CPU。非重度生產力(如大量剪輯高畫質視頻)I5 13600k辦公和娛樂應該足夠,配合B/Z系列主板(最好能超頻)即可。電子產品更新太快,妄想以后升級其他配件可能就跟不上接口變化了。
以上紀念第一次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