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骨突出,遲早變心”:這幾類人身帶反骨,會背叛你

自古以來,我們都以“反骨”二字來形容這個人不夠忠誠,容易背叛。
這所謂的“反骨”,到底是什么呢?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反骨是指枕骨,古代中國社會是指那些具有叛逆性精神的異端、不忠不義之人。
所謂的“反骨”,不過是人為所創(chuàng)造的代名詞罷了。也就是說,只要是存有叛逆之心,不夠忠誠的人,我們都可以說他們有“反骨”。
在《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說魏延賣主求榮,心狠手辣,就跟劉備說魏延有反骨,希望劉備可以斬殺魏延。事實上,這只是諸葛亮的托辭罷了,他的目的,就是想除掉魏延。
要想知道一個人夠不夠?qū)R唬袥]有“反骨”,就需要從他的一舉一動去觀察。這個人忠誠正直,就值得信任。反之,哪怕對方是親人,也該及時遠離。
反骨突出,遲早變心。這幾類人身帶反骨,關(guān)系再好也會背叛你。

一、見利忘義,毫無底線之人。
網(wǎng)絡(luò)上有一個段子:人的底線,那是可以一降再降,沒有終點的。
也就是說,在江湖當中,每個人的底線,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那些沒啥底線的人,并不會堅持什么原則,反而會輕易變心。
你有錢的時候,他會跟你說“相見恨晚”。等你破產(chǎn)了,沒錢了,他的態(tài)度就變了,會跟你說“緣分已盡,請勿打擾”。
在他們的眼中,所謂的“緣分”,就是錢財利益??吹侥愀毁F了就來攀附你,抱你的大腿??吹侥懵淦橇司蛠磙陕淠?,還落井下石,特別無情。
這種“見利忘義”的人,會隨著物欲橫流的加劇,而逐漸增多。在一部分人眼中,錢財名利,終究比所謂的感情和底線,要重要得多。
與人打交道之前,要看對方是否堅持底線。如果不堅持,那就可以敬而遠之了。

二、忘恩負義,心狠手辣之人。
上文說過,在《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一看到魏延,就執(zhí)意想殺他。原因就是,魏延殺掉了前上司韓玄,而韓玄對魏延特別好。
這個人雖然沒啥遠見,也不夠聰明,但他對你特別好,那你就應(yīng)該回報他的恩情,而不是做出心狠手辣,斬草除根之事兒。
就是因為魏延“忘恩負義”,所以諸葛亮就料到,只要未來沒有人可以壓制魏延,那他就會立馬反叛,不會有任何的忠誠之心。
果然,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魏延就想奪取蜀國的兵權(quán),取代諸葛亮的位置。沒想到,諸葛亮留了一手,讓馬岱趁其不備,斬殺了魏延。
如果一個人忘恩負義,那他本事再大,反而就是一種危害。就像《農(nóng)夫與蛇》中的毒蛇,一逮到機會,就把農(nóng)夫給咬死了。
在外面打拼,要警惕這些忘恩負義,且心狠手辣的人。切勿因一時心軟,而釀成大禍。

三、不動聲色,城府極深之人。
民間有這么一個說法,無聲狗咬死人。
越是悄無聲息的人,就越是可怕。而越是舉動特別大的人,就越是沒有什么危害。因為“雷聲大,雨點小”就是這個道理。
唐朝初年,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爭奪皇位。太子認為,自己分化了秦王府,讓李世民和下屬分崩離析,自己就能夠擒住李世民,順利登上皇位了。
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動作很大。反觀李世民不動聲色,密令原屬秦王府的武將和文官來商量對策。不久后,李世民就在玄武門斬殺了太子和四皇子李元吉。
表面上特別厲害的人,沒啥了不起的,這些人多半是毫無隱忍能力的草包。唯有表面上冷靜,背地里狠辣的人,就跟隱藏起來的刀子一般,可以一擊致命。
要知道,春秋末年的勾踐,也口口聲聲說忠于夫差,最后還是趁夫差不備,滅了吳國。這,便是“不動聲色”之人的厲害之處。

四、搖擺不定,如墻頭草之人。
有道是“墻頭草,風往哪邊吹,就往哪邊倒?!?/p>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毫無自己的主見,就喜歡趨炎附勢。誰強大,就依附誰,而誰不強大,那就拋棄誰。
這種人,看起來毫無危害,也不會對人造成什么影響。只是,當你倒霉的時候,你想讓他們來幫你,這是不可能的。
如墻頭草一般的人,有個特點,那就是見風使舵,毫無羞恥之心。當然,這些人在江湖當中,可以混得如魚得水,因為他們深知人性的弱點。
比如,你是老板,那你絕對喜歡聽好聽話,遠離了說真話的君子,而靠近這些說假話的墻頭草。慢慢地,身為老板的你,就會被這些人蒙蔽雙眼。
不管是在江湖中,還是在家族里,都不要跟墻頭草的人有太多的牽扯。因為你的真心,不會換來別人的珍惜,只會換來別人的傷害。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