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斯·哈爾斯
17世紀荷蘭杰出肖像畫畫家 弗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 約1581-1666) 荷蘭現(xiàn)實主義畫派的奠基人 開始獨立創(chuàng)作=荷蘭人民革命斗爭勝利之→荷蘭共和國:蓬勃向上繁榮發(fā)展時期 哈爾斯早期與盛期的作品:荷蘭市民健康、愉快、充滿生命力的形象→革命勝利后荷蘭人民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代表作品 《吉普賽女郎》
La Bohémienne
17世紀20年代末 58*52厘米 布面油畫 盧浮宮
《彈曼陀鈴的小丑》
Buffoon Playing a Lute
1623 70*62厘米 布面油畫 盧浮宮
滑稽演員,歪戴便帽,手捧曼陀鈴,熱情洋溢演奏 斜睨的眼神,幽默機智,隨著樂聲擺動的身軀→內(nèi)心的歡樂 熱烈的情緒→讀者,感染力 《微笑的騎士》
The Laughing Cavalier
1624 86*67厘米 布面油畫 倫敦華萊士收藏館
半身近景的構(gòu)圖 注意面部表情→性格特征,心理狀態(tài) 生動活潑,不嬌柔造作,無拘無束 單人半身肖像→聯(lián)想畫外其他人物→構(gòu)成一個情節(jié) 濃郁的生活氣息,風俗畫 這時期在荷蘭盛行團體肖像畫。 《圣喬治射擊手連軍官的宴會》
Banquet of the Officers of the St. George Civic Guard
1616 175*324厘米 布面油畫 荷蘭弗蘭斯·哈爾斯博物館
《圣亞德里安射擊手連軍官的宴會》
The Officers of the Civic Guard of St Adrian
1633 207*337厘米 布面油畫 荷蘭弗蘭斯·哈爾斯博物館
人物情緒高昂 氣氛熱烈活躍 荷蘭人自信、自豪的時代氣息 團體肖像畫的訂件者要求每個人平等表現(xiàn) 哈爾斯將人物安排,錯落有致→突破傳統(tǒng)的呆板、平整的布局→營造出一種極其熱烈的氣氛 哈爾斯肖像畫:樂觀向上 技巧:別具一格,流暢奔放,揮灑自如 人物形象:豪爽自信,形神兼?zhèn)?,栩栩如? 晚年作品 《一個戴寬邊帽的男子》
Willem Coymans
1645 77*64 布面油畫
華盛頓美國國家藝術(shù)館
《哈勒姆養(yǎng)老院的女管事們》
Regentesses of the Old Men's Almshouse
1664 172*256厘米 布面油畫 荷蘭弗蘭斯·哈爾斯博物館
晚年作品:憂郁,凝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