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jīng)——知母的功用:為清涼解熱要藥,功能瀉肺火,清胃火,下水消腫,利二便

知母:味苦性寒
清涼解熱的藥。瀉肺火、清胃火(胃火大的人胃口奇大)。所以白虎湯里會用到知母。治喉中腥臭。
正常的胃蠕動:吸氣蠕動兩次,吐氣蠕動兩次,呼吐之間蠕動一次。所以一呼一吸,胃從下到上蠕動上來剛好五次。呼吸之間脈的蠕動和胃是相同的。煨火大的人,吸氣就蠕動3、4次;速度很快,消化就很快。
用知母減少胃火,石膏是寒涼的,力量更強,能減緩胃火的蠕動速度。加上知母能益氣,所以這兩種藥經(jīng)常并用。一般使用的時候都是在陽明熱癥的時候使用。
陽明呈熱癥:但熱不寒,全身都屬熱癥燥渴、便秘。便秘分兩種,一種是寒實,一種是熱實。病在陽明的時候,出現(xiàn)的都是熱實。寒實在少陰和厥陰才會看到。
小便黃;大便排不出來很痛;實熱;
小便很久才排一次,色白;很久不排便也不難受,寒實。
開處方的時候,去實的藥是相同的,但是去熱還是去寒看情況。
血分的熱:指心臟;氣分的熱:指肺熱
病人大熱、怕熱難受的時候,白虎湯可以止熱。
病人發(fā)燒,惡寒,蓋著棉被還發(fā)抖,雖然病人是發(fā)燒,但其實他是傷寒。所以用發(fā)汗的藥。
有的人因為便秘引發(fā)的高燒,就用承氣湯。
禁忌:虛寒的病不能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