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把好的區(qū)域劃給甘肅和云南,換來差的地方,真有其事嗎?

大家好,我是平子!和平的平,不是花瓶的瓶。一個喜歡記錄旅行見聞的平子,一個被網友認為搬弄是非的平子,一個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的平子。
今天平子給大家講兩個四川與臨省“委屈”換地的事,可能會讓大家有所思考。

第一個是四川“委屈”與甘肅換地
在四川省與甘肅省交界處有一條白龍江,改革開放以前,四川省在江上修了個水電站,在那個時代,有一座水電站是件高大上的事情。當時,與水電站近在咫尺的甘肅省眼紅,就向上級報告,說川甘交界處的南坪縣交通不便、少數民族多,甘肅省難于管理,應該化歸四川省管理比較好。最后,甘肅省用南坪縣換來了四川的這個水電站和川甘交界附近原屬四川的一個平原公社。
后來在南坪縣被外界發(fā)現了人間天堂九寨溝,四川省對九寨溝進行了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使之成為一個旅游景點。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九寨溝景區(qū)發(fā)展迅速,成為了一個享譽世界的旅游景點。南坪縣也從昔日的窮鄉(xiāng)僻壤變成了中國最著名的旅游大縣,最后把縣名也從南坪縣改成了九寨溝縣。據說現在的九寨溝縣每年旅游相關收入就好幾百億,平均每天就近億元,而甘肅省得到的那個小水電站,全年的發(fā)電收入也只不過幾百萬元。(不過有網友對這件事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川甘換地是一些媒體的胡編亂造)

第二個是四川“委屈”與云南換地
在1974年以前,現在的云南省昭通市水富縣屬四川省宜賓市管轄,今天的水富縣在當時是一個出產天然氣和煤炭的地方。由于云南省內缺少化石能源,想要建個大型化工廠,上級領導說云南沒有這個資源,只有把川滇交界處的四川部分區(qū)域劃給云南。這就樣,四川劃給云南的區(qū)域成了隨后成立水富縣的一部分,云南的大型化工廠也在這里發(fā)展了起來,這個化工廠就是今天的云天化。
當然,四川劃歸云南一部分區(qū)域,云南總該補償點什么。云南得到了四川一部分區(qū)域,即后來成立的水富縣。作為補償,四川得到了原屬云南省楚雄州永仁縣川滇交界處的幾個公社,后來這幾個公社發(fā)展成為了四川最富裕的攀枝花市主城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攀枝花市在未設市之前還有兩次從云南省麗江市和楚雄州劃地的經歷,但是與1974年云南得到水富縣區(qū)域與四川交換地不是一回事)。

大家對這兩起四川與臨省換地事件怎么看?覺得四川與臨省換地虧不虧?當然,有些事情不能用吃不吃虧來衡量,它們背后可能有歷史性原因,要么是當時的客觀環(huán)境限制,要么是當時國家建設的需要。大家對這兩件事有不同看法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