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茶廠實習生活
4月6日 ?星期二 ?雨
?
今天,開始了我們實習的第一天,下午到廠里之后,我們很激動,也很興奮。我們先后參觀了茶廠的精加工廠及初加工廠,然后被董事長“洗腦”了一通——我們只做精品茶。等一切安頓好之后,晚上七點半,我們第一次真切地接觸到工廠級別的茶葉加工,是毛茶的初制——(殺青、揉捻、干燥)。殺青之前,先要剔除鮮葉堆中的雜物以及干枯紅變的葉片。接著是師傅進行鐵鍋殺青,每鍋殺青的重量大約為4.5kg,這可能是與每4kg鮮葉出1kg干茶有關。近距離看師傅們炒茶,真的非常有感覺,師傅們的手法非常老道,對于火候的掌握也可謂是爐火純青,最后殺青出來的茶葉完全符合我們所學過的鮮葉殺青的標準——青草氣消失,嫩莖折而不斷……雖說我們已經系統(tǒng)地學習過相應的理論知識,但是與這些老師傅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殺青完之后,就是揉捻工藝了,我們用的是手工揉捻,看了一會兒師傅揉捻的手法,我們也迫不及待地開始嘗試了,但是在揉捻過程中,我發(fā)現,與師傅們相比,我們揉的茶葉都特別的碎,也不知道是為什么。師傅們跟我們說,可能是剛殺青完的鮮葉還留存有一定的溫度,我們沒有等它真正的冷卻下來,就開始揉捻,所以就出現了揉碎的現象,再有就是揉捻的力度有點大,也可能將茶葉給揉碎掉。第二次揉捻時,我們改進了手法和力道,成條率果然就高了很多,揉出的茶葉外形也更好看了。全部揉捻完畢后,就進入日曬程序了。一進入廠里的日光曬場,就能感覺到它的大以及壯觀。日光曬場是建在整個廠區(qū)的最上部,用透光材料搭建,這樣就可以保證充足的太陽日曬。放置在太陽下日曬的茶葉要薄攤在簸箕里,以保證充分接觸太陽光。另外,董事長跟我們講,以前春茶采摘的季節(jié),經常會有緬甸的勞動力來幫忙采制。不過,現在由于疫情的影響,緬甸籍的勞動力進不來了,所以現在廠里的勞動力十分的緊缺。而我們的到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勞動力短缺的困局。根據廠長的意思,我們這段時間可能會非常的累,白天在精制所里上班,學習發(fā)酵,學習包裝等,而到了晚上,要在初制廠里幫忙殺青……有時可能要工作到凌晨兩點,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白天要采摘鮮葉,所以初制加工就放在晚上進行)。但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保證圓滿完成這次的實習工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