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臨時政府的態(tài)度
張瑞亭 譯;岑鼎山 校
俄國革命不是在通常的環(huán)境中,而是在帝國主義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這個事實對革命的發(fā)展有特殊的影響。戰(zhàn)爭這個事實使這次因糧食危機而加劇的革命[1]危機很快得到了解決。軍隊起了在任何一次革命中從未起過的作用,因為全體成年居民都被動員了。軍隊加入了起義人民[2]的行列。戰(zhàn)爭這個事實使沙皇政府甚至脫離了帝國主義資產階級集團。沙皇政府由于背叛把資產階級從自己身旁推開了。連西歐的即英國和法國的帝國主義集團也背叛了沙皇政府,因為它們希望由那些能把戰(zhàn)爭進行到底的人來領導俄國政府。革命有四支力量,工人和士兵是兩支基本力量,我國的和英法的帝國主義集團則是兩支次要的力量。這四支力量匯合起來,就為如此輕易而迅速地擊潰沙皇政府奠定了基礎。但是,力量既然不同,目的也就各異。
上層,即我國的和西歐的資產階級,聯(lián)合起來是為了變換布景,為了用一個沙皇代替另一個沙皇。他們希望進行一場類似土耳其革命那樣的輕易的革命,希望有一點自由來進行戰(zhàn)爭,——就是說,希望進行一場小小的革命來獲取巨大的勝利。而下層,即工人和士兵,則使革命深入,摧毀了舊制度的基礎。這樣一來,就象有兩股洪流,一股來自下面,一股來自上面,它們推舉了兩個政府,即兩種力量∶(1)臨時政府,它得到英法資本的支持;(2)工兵代表蘇維埃。政權歸兩個機關分掌,它們哪一家也不擁有全部的政權。它們之間存在著,并且必然存在磨擦和斗爭。兩者的作用也不同。工兵代表蘇維埃事實上肩負著發(fā)起革命改革的重任。工兵代表蘇維埃是起義人民的革命領袖,是監(jiān)督臨時政府的機關。而臨時政府事實上起著把革命人民的成果鞏固下來的作用。工兵代表蘇維埃動員力量,進行監(jiān)督,而臨時政府雖然固執(zhí)已見,礙手礙腳,但總還起著把人民事實上已經(jīng)取得的成果[3]鞏固下來的作用。這種局勢有消極的方面,也有積極的方面?,F(xiàn)在就強行加快事變發(fā)展,加快資產階級各階層離去的過程,對我們是不利的,雖然這些資產階級階層以后必然要離開我們。我們必須贏得時間,制止中等資產階級階層離去,以便做好同臨時政府作斗爭的準備。但這種局面不會永遠繼續(xù)下去。革命在深入。人們將從政治問題轉向社會問題。而提出社會要求,就會使中等資產階級階層離去。要是認為不同資產階級分裂也能把革命進行到底,那就太不懂事了。到那時,隨著這種分裂的增長,臨時政府這個鞏固革命成果的機關將變成組織反革命勢力的機關。有人已經(jīng)在反對工兵代表蘇維埃;在軍隊里有反對工兵代表蘇維埃的鼓動,在有關宣誓、軍隊民主化、更換高級指揮人員的問題上,沖突已經(jīng)開始。動員反革命力量所打的旗號是"把戰(zhàn)爭進行到勝利結束!"這種攻擊不僅國內有,而且還來自國外,來自英國和法國。這兩國的半官方雜志對革命發(fā)起了真正的攻擊。對兩個政權并存局面的攻擊已經(jīng)開始,而隨著革命的發(fā)展,臨時政府將會(客觀上必然會)變成反革命勢力的堡壘,這已不是沙皇反革命勢力(來自這方面的危險對我們并沒有威脅),而是帝國主義反革命勢力。準備反擊,這就是我們的任務。因此。這個問題就復雜化了。支持的問題是空泛的和不能容許的。只要臨時政府在鞏固革命的步驟,那就給予支持,只要它是反革命的,支持臨時政府就不能容許。從地方上來的許多同志問,是不是現(xiàn)在就應當提出奪取政權的問題?現(xiàn)在提出這個問題不是時候。臨時政府并不那么弱。臨時政府的力量在于英法資本的支持,在于地方上的惰性,在于對它的同情∶電報雪片似的向它飛來。我們應當?shù)却R時政府在執(zhí)行革命綱領的過程中自己威信掃地,耗盡自己的全部力量。唯一能夠接受政權的機關是全俄規(guī)模的工兵代表蘇維埃。我們應當?shù)却伦儚氐妆┞杜R時政府的毫無價值,并在事變成熟之前做好準備,現(xiàn)在則應當組織并鞏固中央工兵代表蘇維埃,這就是當前的任務。
斯大林同志宣讀了中央俄國局通過的關于臨時政府的決議,但聲明不完全同意這個決議,而比較贊成克拉斯諾雅爾斯克工兵代表蘇維埃的決議。[4]
結論
我將談一談引起分歧意見的第一點。迄今為止,革命倡議都來自工人代表蘇維埃。工人代表蘇維埃發(fā)表聲明,作出創(chuàng)舉,進行威嚇,臨時政府則固執(zhí)己見,進行爭斗,而最后表示同意。在這種情況下,能夠談得到對這種政府的支持,談得到政府支持我們嗎?說臨時政府的支持是不合邏輯的,反之,說政府沒有妨礙我們貫徹執(zhí)行自己的綱領比較恰當。[5]
發(fā)言人建議基本上通過不支持臨時政府的決議,因為它組織軍隊,挑動士兵敵視工人,并且依靠英法資本的力量組織反革命勢力。
原載1962年《蘇共歷史問題》雜志第 5期
摘自《馬列著作編譯資料》第13輯
[1]?在弗·伊·德拉勃金娜的記錄上(第2張背面)是“二月”?!砦木幷咦?br>
[2]?在弗·伊·德拉勃金娜的記錄上(第2張背面)是“起義工人”——俄文編者注
[3]?在弗·伊·德拉勃金娜的記錄上(第2張背面)是“革命成果”?!砦木幷咦?br>
[4]?在格·伊·博基和弗·伊·德拉勃金娜的記錄上(第11張和第3張背面)沒有這一段。在綜合稿上有(第 15 張背面)?!砦木幷咦?br>
[5]?在弗·伊·德拉勃金娜的記錄上(第9張)以下尚有:“認為必須把行政權和立法權分開,是不正確的。馬克思沒有說我們應當支持政府?!薄砦木幷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