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讀完全部中國文學/中國文學一日一題】一月二十一日
一月二十一日:法家思想集大成之作《韓非子》中的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 先秦是寓言文學的黃金時代。先秦寓言數(shù)量之多,思想之深刻,藝術之高超,均足以雄視百代。但它們在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說力的手段或敘事的有機組成部分,沒有獨立成體。到了韓非手中,則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韓非對散見各書和流傳民間的眾多寓言故事做了系統(tǒng)的收集整理,再加上自己的創(chuàng)作,而后分門別類加以編排,于是第一次推出了洋洋大觀的寓言專集,載于《韓非子》中的《說林》及內、外《儲說》篇中。這不能不說是韓非的一大創(chuàng)造和功績。據統(tǒng)計,《韓非子》一書中共有寓言故事300多則,居于先秦各家著作之首。她們成為韓非廣譬博喻、用來宣揚其法治思想的銳利武器,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冷峻峭刻、褒貶分明。尖銳道勁,典雅莊重的特點。其佳作舉不勝舉,著名者如《和氏獻璧》、《老馬識途》、《遠水不救近火》、《濫竽充數(shù)》、《買櫝還珠》、《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其中不少已成為成語,至今活躍在人們的口頭交流與文學創(chuàng)作之中。 每日詩歌拓展: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宋·辛棄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jié)。刬地東風欺客夢,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輕別。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舊恨春江流不盡,新恨云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fā)? 【解析】 辛棄疾的詞一向帶有豪放灑脫的風格,這首有關他愛情經歷的詞作也不例外。雖然作者寫的是自己的情事,卻不單單是寄情,字里行間仍透露出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悲愴和惆悵。這一次的故地重游,辛棄疾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全都融入整首詞作中,形成濃郁的悵恨氣氛,也顯示出其婉轉而沉郁的言情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