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系列】論中非友誼
眾所周知,中國與非洲在近期會開展貿(mào)易合作,這代表中非友誼將邁入新的臺階。同時,一些“漁翁”之聲也在暗暗嘀咕。對此,我簡短地發(fā)表一下個人見解和看法。 中國和非洲的友誼,更像是“同病相憐”,源于一種來自反對種族壓迫的認同感。對一個民族而言,沒有比它更高等的(或更低等)的民族就是處于最佳狀態(tài)的時候,也是世界人民都期望的結(jié)果。 對于非洲的貧窮落后,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都能表示同情和理性,畢竟中國離全面脫貧也不過幾十年時間(文明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有先后之分)。更何況,中國是被非洲人民抬進聯(lián)合國的,非洲也是依靠中國人民才更加迅速發(fā)展的。 但是,對于另一群極端自負的中國人而言,中國的日益強大成為了吹噓、炫耀、甚至侮辱其它相較落后國家的資本。他們才剛脫下小腳鞋,就又給自己戴上高帽,歧視遠在非洲的人民。舉個例子,那些互聯(lián)網(wǎng)上“唱白臉”的小丑,偽裝成美國XX局警長,四處展現(xiàn)優(yōu)越感取樂。這不僅是膚色上的白臉,更是精神上的“白臉”。 如果這種人是以文明先后定義人性的話,那么一些偏遠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豈不是要被口水淹沒?事實卻是恰恰相反,近在眼前的“原始人”不去討伐,遠在天邊的的非洲人民卻成了炮轟對象。如果這種人不是愚蠢到無可救藥的話(其實的確如此,在我國,種族歧視包括民族歧視,都屬于違法行為),那么他們就只可能是因為欺軟怕硬、“竹竿骨子裝胖子”了。這種人,可悲、可怕、可恨! 總之,在面對諸如此類的挑撥離間者,我們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以客觀事實為基礎(chǔ),以法律為準繩,理性批判同時以國家利益為參考,不能讓老鼠趁虛而入,再誣陷他人動過自己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