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日中天的武三思為何會被滅門?(二)
這個時候的李重俊心里壓力就非常大,我這個皇位如果繼續(xù)隱忍的話,恐怕將來都沒有機會接班,這種情況下我應該學誰?應該學我的祖上,你看看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確定了皇位,另外我父親李顯不也是通過發(fā)動神龍政變把權力拿到自己手里?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我作為李唐王朝的子孫,我是不是應該也這么做?結果20歲左右的小伙子二話不說,當年我父親怎么干的我就怎么干,我還找誰?還找當年發(fā)動政變這些人來跟我一起在干一把,那這種情況下要找神龍政變那些功臣到哪兒找去?你像張柬之、桓顏范等這些人殺的殺,死的死,都已經凋零了。李重俊想到了,這些功臣當中還有誰活著?活著這些人肯定還是受到威脅和壓力,我要是找他們一定能夠成功。所以想來想去想到了一個重要的人物,就是神龍政變的重要參與者李多祚,找到了李多祚之后把這個事兒跟他一說,李多祚事非常高興。
您想想,神龍政變之后這些功臣是多威風,武三思突然上來了,你看看把朝廷上下弄得烏煙兒瘴疾,我們神龍政變的成果毀于一旦。這種時候如果再來一次政變鏟除武三思,扶起來新皇帝,那么我的地位依然能夠上升。有了李多祚的支持還不夠,他只管左羽林軍,那右羽林軍的將領怎么辦?這個時候他又想到了一個人叫做李千里。這個李千里是誰呢?是李唐王室的后裔,在武周王朝期間他是少數沒有受到任何打壓的皇室成員。太子李重俊跟李千里這么一商量,他馬上答應了我就盼著有人找我,這么多年了我沒有用武之地,沒人來找過我干這種事情,但是我們可以動腦筋想一想。以武則天那么聰明的人,在武周王朝期間處理了一大批李唐王朝的子弟,唯獨沒有動這個李千里,什么原因?這個人不值得動,他沒有什么水平,你要動他都丟了自己的身份,留著嘛,對吧?
所以武則天沒處理李千里。但是李千里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草包,我就應該成就一番霸業(yè),如果支持李重俊讓他登上皇位?我將來就是武三思這樣一個位置。三個人商量好之后就決定大干一場,帶著左右羽林軍再來一次神龍政變。您可以想一想李世民在發(fā)動政變的時候,前前后后做了多少準備。那么神龍政變的時候雖然相對來說過程比較簡單,但是前期也做了重要的鋪墊聯(lián)絡了一大批人,準備充足這才啟動。這三位想來想去就覺得政變這事兒很簡單。沒有什么復雜的嗎?直接干就完了。3個人的目標非常明確,武三思是必須要鏟除的人物,鏟掉了武三思和安樂公主之后,就沒有人能夠威脅太子的地位了。
另外還有一個人物必須要拿下,那就是上官婉兒,這個人跟武三思家族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我們在進攻中把他也拿下,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產出所有羽翼鞏固自己的地位,將來的天下必然是李重俊的天下。想到這兒幾個人是熱血沸騰琢磨著什么時候動手。想來想去想到神龍三年七月份這天晚上決定動手了。都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思前想后的事情太多,但是太子和這些武將造反的時候也存在問題,事兒還沒有想清楚就開始倉促發(fā)動政變了。政變主要分為兩路,一路軍兵專門打開宮城,能夠順利進攻,另一部分軍兵鏟除主要的敵人,但是真正動手的時候發(fā)現問題了,你是先進皇宮捉拿上官婉兒,控制住中宗李顯,還是先拿著武三思?這兩個誰是主要敵人?似乎拿著誰都有道理。殺掉武三思外面沒有接應了,但是容易耽誤進宮的行程,如果直接奔皇宮去把上官婉兒給殺掉了,萬一武三思在外邊兒組織人馬,糾結黨羽跟他對抗怎么辦?幾個人一拍大腿,咱甭想那么多了,咱最恨誰?最恨這個武三思,那就先把他干掉。
于是長300多人羽林軍直接就奔武三思的府邸了。當時武三思沒有任何準備,大半夜的時候,300多名盔下整齊的羽林軍直接進到家里了,見人就砍,見人就殺,您想想這些人根本沒法抵擋,武三思和他的兒子武崇俊上上下下百口人全都被殺掉了,另外還有他的黨羽十幾個人在家里密謀商量點兒事兒,也沒走也都被一鍋端了,一點人的時候發(fā)現沒看著安樂公主,安樂公主跑哪兒去了?非常幸運就在這天晚上回宮里看他父親去了沒在家。這些人給武三思家里滅門之后,下一步怎么辦?就要直奔玄武門殺掉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