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綜述| 干細胞治療燒傷,傷口完全愈合的新希望
隨著干細胞與再生醫(y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干細胞治療燒傷目前已經(jīng)成為醫(yī)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把目光聚焦到干細胞治療策略上來,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證實了干細胞治療燒傷的巨大潛力。
近日,加拿大科學家在著名學術(shù)期刊《Biologics: Targets and Therapy》上發(fā)表了關于干細胞治療燒傷研究的綜述文章,關注干細胞和干細胞衍生產(chǎn)物治療燒傷的策略,概述了目前干細胞治療燒傷取得的進展,幫助大家了解干細胞治療燒傷的前景。

NO.1??關于燒傷:傷口完全愈合尚無金標準
說起燒傷可能大家一點都不陌生,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燒傷情況,輕則影響正常生活,重則危及生命。
據(jù)統(tǒng)計,燒傷每年影響約 1100 萬人,由燒傷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高達18萬人,燒傷在兒童中發(fā)病率極高,在中老年人群中死亡率高[1]。
燒傷早已經(jīng)成為高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相關的全球健康問題,燒傷會造成患者終生心理負擔和經(jīng)濟損失。無論燒傷病因、年齡或性別如何,燒傷護理最重要的方面是傷口覆蓋和隨后的愈合,這決定了局部和全身反應的嚴重程度,從而決定了燒傷患者的生存或死亡。
發(fā)生非燒傷傷口愈合、傷口感染和敗血癥是導致死亡率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目前臨床上的護理標準是在受傷后 72 小時內(nèi)進行燒傷切除。這種燒傷創(chuàng)面的早期切除減少了炎癥刺激源和代謝亢進反應,不僅可以降低急性住院期間的全身壓力,還可以防止病理性真皮和表皮再生。
雖然這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早期去除燒傷傷口的證據(jù),但是存在的挑戰(zhàn)是如何覆蓋這些燒傷傷口并使傷口完全愈合[1,2]。目前,各種皮膚和皮膚衍生材料用于覆蓋這些開放性傷口,但目前尚不存在金標準。

圖片來自文獻1
NO.2? ?干細胞治療燒傷的優(yōu)勢
目前使用皮膚替代品的治療不能在燒傷后恢復功能齊全的皮膚,也不能直接針對傷口愈合的不同階段促進趨化因子以及細胞因子的釋放來影響愈合。雖然施用生長因子已被用于燒傷治療,但是存在若干缺點。高水平的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可導致水腫和水腫相關燒傷并發(fā)癥并增加患腫瘤的風險。表皮生長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可導致增生性瘢痕形成。分子途徑的復雜性也限制了特定生長因子用于治療的使用[1]。因此,具有持續(xù)性的多生長因子系統(tǒng)需要被開發(fā)。
在這種情況下,干細胞用于燒傷傷口治療的優(yōu)勢得以體現(xiàn),因為干細胞能夠以持續(xù)的方式分泌所有這些生長因子,對局部刺激做出反應并影響傷口微環(huán)境以促進傷口愈合。
根據(jù)目前的研究結(jié)果,干細胞在燒傷創(chuàng)面愈合中的應用前景廣闊,干細胞可以通過加速愈合、改善疤痕結(jié)果、更好地再生皮膚及其附屬物、調(diào)節(jié)炎癥反應以及減少纖維化和感染的風險。
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脂肪來源的間充質(zhì)細胞和臍帶以及胎盤來源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蛋白分泌譜顯示幾種間充質(zhì)干細胞均具有分泌促進成纖維細胞、內(nèi)皮細胞和角質(zhì)形成細胞遷移和增殖的趨化因子、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
因此,間充質(zhì)干細胞具有能夠促進傷口愈合的能力,因此干細胞產(chǎn)品,包括它們的外泌體和條件培養(yǎng)基也被用于燒傷傷口治療[4]。
此外,燒傷后長期存在的持續(xù)挑戰(zhàn)是疤痕。燒傷會導致病理性瘢痕形成,尤其是深部局部或全層燒傷。病理性疤痕很厚,會引起疼痛、瘙癢和攣縮,并導致功能受限。

圖片來自文獻4
干細胞還顯示出通過旁分泌信號抑制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活性的潛力,從而證明了它們在長期燒傷護理中的疤痕管理中的潛力 ,2018年一項源自人脂肪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條件培養(yǎng)基用于瘢痕疙瘩植入動物模型,該模型顯示炎癥和纖維化減少[5]。使用骨髓來源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條件培養(yǎng)基也觀察到類似結(jié)果。這些結(jié)果提供了干細胞優(yōu)于用于燒傷護理的傳統(tǒng)方法的有力證據(jù)。
NO.3? ? ?干細胞治療燒傷的臨床研究
截止到目前,利用各種來源的干細胞治療燒傷的臨床研究已經(jīng)進行了很多,包括動物模型和人體臨床實驗。治療藥物包括直接注射的干細胞或其產(chǎn)生的衍生物、注射干細胞的分泌物包括外泌體和其條件培養(yǎng)基等。治療手段包括直接注射或者利用天然和人工材料作為載體進行遞送等方式[4]。

圖片來自文獻[4]
多項臨床案例結(jié)果證實了干細胞治療燒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05年,有科學研究對一名中年女性患者進行了第一次人體試驗,該患者的燒傷程度為40% (TBSA分級為重度燒傷),包括30%的全層燒傷。使用從骨髓中分離的成纖維細胞樣間充質(zhì)干細胞治療燒傷傷口,結(jié)果顯示出明顯改善血管分布、肉芽形成和優(yōu)良的 99% 移植物的攝入[6]。
同樣,在 2015 年,研究人員用來自骨髓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在纖維蛋白噴霧中治療了一名患有全層燒傷的年輕人,結(jié)果顯示血管分布和肉芽形成得到改善[7]。

2015年,邁阿密大學的科學家已經(jīng)完成了間充質(zhì)干細胞應用于燒傷傷口的臨床1期試驗,以評估來自健康供體的同種異體干細胞療法在四種不同劑量水平下治療二度燒傷的安全性。這項研究報告了間充質(zhì)干細胞在燒傷傷口治療中的安全性、治療燒傷以及同種異體 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免疫抑制特性。完成了使用接種有脂肪干細胞的 Integra? 治療燒傷傷口的案例研究,結(jié)果顯示間充質(zhì)干細胞對復雜燒傷攣縮具有良好的治療功能和美容效果[8]。
?2017年,一項前瞻性比較研究將 60 名近幾全層燒傷的患者隨機分為 3 組,并比較傳統(tǒng)的早期切向切除和網(wǎng)狀分層皮膚移植(STSG),針對局部注射的自體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或局部注射/局部噴灑的同種異體間充質(zhì)干細胞幾種治療方式的效果,結(jié)果表明,與 STSG 相比,間充質(zhì)干細胞治療減少了燒傷相關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8]。
國內(nèi)使用干細胞治療燒傷的臨床研究也取得了很多進展,2018年,發(fā)表在《中外醫(yī)療》雜志上的關于新鮮羊膜聯(lián)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治療29例急性重癥眼表燒傷療效觀察結(jié)果表明,干細胞聯(lián)合手術(shù)能有效治療急性重癥眼表燒傷,對減輕炎癥,縮短病程,重建眼表及減少并發(fā)癥起到關鍵作用[9]。


2020年,國內(nèi)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人胎盤間充質(zhì)干細胞治療燒傷患者中厚供皮區(qū)創(chuàng)面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 完成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正式開展臨床研究。
NO.5? ?未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
多項研究證明了干細胞的策略優(yōu)于目前可用于燒傷治療的傳統(tǒng)治療策略。干細胞在燒傷傷口和全身抗炎作用方面具有宏觀和微觀改善的潛力。不過使用干細胞治療燒傷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戰(zhàn),截至目前用于燒傷傷口愈合試驗的干細胞報告多集中于案例研究。并且在皮膚上使用干細胞的臨床試驗數(shù)量有限,遞送干細胞藥物產(chǎn)品的材料的可用性、生物相容性、免疫排斥和血管化等仍然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
未來,隨著科研工作者們對干細胞治療皮膚損傷項目的不斷深入研究,相信在未來干細胞會造福更多的燒傷患者。
參考文獻
【1】Jeschke MG, van Baar ME, Choudhry MA, Chung KK, Gibran NS, Logsetty S. Burn injury. Nat Rev Dis Primers. 2020;6(1):11.doi:10.1038/s41572-020-014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054846/
【2】Scott-Conner CEH, Meydrech E, Wheeler WE, Coil JA.
Quantitation of rate of wound closure and the prediction of
death following major burns. Burns. 1988;14(5):373–378.
doi:10.1016/0305-4179(88)90006-X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030541798890006X
【3】Ghieh F, Jurjus R, Ibrahim A, et al. The use of stem cells in burn wound healing: a review. Biomed Res Int. 2015;2015:684084.doi:10.1155/2015/684084 https://hsrc.himmelfarb.gwu.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78&context=smhs_anatregbio_facpubs
【4】Abdul Kareem N, Aijaz A, Jeschke MG. Stem Cell Therapy for Burns: Story so Far.?Biologics. 2021;15:379-397
https://doi.org/10.2147/BTT.S259124 ??????????????????????????????????????????
【5】Liu J, Ren J, Su L, et al. Human 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keloid fibroblasts and fibrosis in a keloid model by paracrine signaling. Burns. 2018;44(2):370–385.doi:10.1016/j.burns.2017.08.017 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5584_2020_588
【6】Ahmadi AR, Chicco M, Huang J, et al. Stem cells in burn wound heal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urns. 2019;45(5):1014–1023.doi:10.1016/j.burns.2018.10.017 ?https://jhu.pure.elsevier.com/en/publications/stem-cells-in-burn-wound-healing-a-systematic-review-of-the-liter???????????????? ???
【7】Mansilla E, Marín GH, Berges M, et al. Cadaveric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irst experience treating a patient with large severe burns. Burns Trauma. 2015;3:17. doi:10.1186/s41038-015-0018-4 ??https://europepmc.org/article/PMC/PMC4963940
【8】Rangatchew F, Vester-Glowinski P, Rasmussen BS,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of acute thermal burn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 on inflammation and wound healing.Burns.2021;47(2):270294.doi:10.1016/j.burns.2020.04.012 ??
https://www.dovepress.com/stem-cell-therapy-for-burns-story-so-far-peer-reviewed-fulltext-article-BTT
【9】李娟, 陳淑香. 新鮮羊膜聯(lián)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治療29例急性重癥眼表燒傷療效觀察[J]. 中外醫(yī)療, 2013, 32(31):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