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生活】考研知識點:鄧克爾的蠟燭實驗
BNU學習小組說明
今日解讀的知識點為《心理學與生活》第八章認知過程的內(nèi)容。該內(nèi)容是考試的重點,但是教材的內(nèi)容并不沒有詳細介紹。

課本內(nèi)容
給你圖中所示的一些物體(一支蠟燭、一些大頭釘和一些裝在火柴盒里的火柴 )。任務是把一只燃燒的蠟燭安裝到門上。你知道怎樣做嗎?
單獨看課本內(nèi)容,其實我們并不知道這個會涉及什么知識點,可能會誤以為只是一個啟發(fā)思考的問題。但是2021年考試中卻考察了這個題目,讓我們看看考題。

以下經(jīng)典故事中可以提現(xiàn)功能固著的故事是()
A.蠟燭實驗
B.河中塔
C.傳教士過河
D.八皇后問題
鄧克爾的蠟燭實驗

實 驗 流 程
美國心理學家鄧克爾通過蠟燭實驗證明了功能固著的存在。
實驗材料
蠟燭、蠟燭盒、圖釘、火柴、火柴盒
實驗安排
組 1:第一組的所有材料分別裝進紙盒里,即蠟燭放在蠟燭盒里,火柴放在火柴盒子里。
組 2:第二組的所有材料放在三個紙盒之外。
實驗要求
需要被試找到一種方法,使蠟燭固定在墻壁上,并且燃燒的時候蠟燭油不能滴在桌子上或地板上。
實驗結(jié)果
第二組有 86%的被試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一組只有 41%的被試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為什么第一組被試的成績不如第二組被試呢?
原因在于第一組被試一開始就把紙盒的功能固定地看成裝東西的容器,而沒有看到紙盒還有當燭臺用的功能,所以沒能順利解決問題。第二組被試一開始就沒有把紙盒看成僅僅是裝東西的容器,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想到了當燭臺用,所以順利地解決了問題。
解決方法:把紙盒釘在墻上,再以它為臺基豎立蠟燭。

實驗結(jié)論
功能固著是指人們把某種功能賦予某種物體的傾向,認定原有的行為就不會再去考慮其他方面的作用。
經(jīng)典習題
1.(單選)在信息化迅猛發(fā)展的今天,許多老年人很難適應,比如,他們認為手機就是用來撥打電話的,很難想到手機還具有電視的功能、銀行卡的功能等·這在心理學上稱為()
A.功能固著
C.認知退化
B思維定勢
D.思維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