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在,我也不說了。

他們的名字早已融為一體了。
德云社官微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shù)家于謙先生,已于昨夜凌晨逝世,德云社全體演職人員暫停所有活動三天,德云社旗下所有小劇場,停演七日,以表哀悼。
隨后郭德綱轉(zhuǎn)了一條。
師哥,一路走好!
此刻,玫瑰園。
大林:我爸還自己在書房呢?
燒餅:是,我們師兄弟都去勸過了,安迪也去了。
欒云平:師父要是不想做什么,除了咱師爺,師娘,謙大爺,誰也勸不動。師娘走的時候,是咱謙大爺陪著師父的,現(xiàn)在謙大爺走了,誰來陪師父??!
幾個大老爺們,嘆著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有辦法。
陶陽:要不,咱砸門吧!
安迪:陶哥,陶哥,先別砸。
阿陶這邊話音剛落,安迪抱著一個木盒子就跑了進(jìn)來,跑到大林面前,把盒子往前一遞。
安迪:哥,你看,這是我陪師娘整東西的時候,找到的,好像是給父親的。
這群師兄弟像是看見了救命稻草一樣,大林抱著盒子就讓樓上跑。
跑到了書房門前,長舒了一口氣,輕輕扣了三下門,無人應(yīng)答。
大林:爸,安迪在陪著師娘整東西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盒子,好像是給您的。
那扇緊閉的大門終于打開了。
桃兒:給我吧!
在門開的時候,大林他們發(fā)現(xiàn)電視上放著相聲,放著桃兒和謙大爺?shù)南嗦?,正在放的一段是倆人在桃兒從藝三十周年巡演時說的一段父子英雄。那個時候謙大爺已經(jīng)年過半百,鬢角已有白發(fā)了。
這木盒子在郭德綱眼里便是千金難買的無價之寶。沉香木的盒子似乎是穿越時空而來,散發(fā)著陣陣清香。
不大的盒子沒有鎖扣,只有一張封條,上面有六個用鋼筆清清楚楚寫著的字“吾弟德綱親啟”
郭德綱小心翼翼的撕下了封條,將其對折好,小心翼翼的收了起來,看著盒子,久久不能平靜。
緩緩打開,里面有一些照片,和上百封書信。
這些照片有的嶄新,有的已經(jīng)開始泛黃了。
照片里有他倆剛火,在后臺對詞的模樣,也有桃兒拜師時的照片。欒云平第一次收徒弟,他倆成為師爺,劉筱亭,于筱懷收徒,他倆成了師祖。謙手十年的巡演,德云社每一次大慶,每一年的綱絲節(jié),郭德綱從藝三十周年,,,,,,,
照片里有他們的青春,回憶,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有于謙寫下的時間,在那個劇場,使了一段什么活。
最新的幾張,是半年前,在他倆的告別演出上,那天他倆穿著黑色繡著團(tuán)龍的大褂,說了一段西征夢,穿著繡著牡丹的大褂,說了一段我要幸福,最后穿著一身暗紅色的用金線繡著龍和鳳的大褂,說了一段德云往事。
一封封書信都用牛皮紙包上,用蠟封好了,每封信上都有六個字“吾弟德綱親啟”
第一封:
吾弟德綱
展信佳!
今兒是德云社十年大慶的日子,莫名想從今天開始,偶爾給你寫封信,如果有一天我們成了師爺,師祖,再拿出來讀,應(yīng)該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