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一個問題,為什么打架互毆的案件少了?
80-90年代,打架互毆是社會常態(tài)吧,到處聽說這種事兒,還經(jīng)常搞嚴打,運動式執(zhí)法。
為什么現(xiàn)在打架互毆少了呢?
有人說百姓素質(zhì)提高了,有人說普法到位了,有人說老百姓有錢了……
我今天突然想到一點,最關鍵的是:警察管用了。
遇到事兒,雙方直接沖突,這是高成本的行為模式。解決方案一定是從有效的低成本方案開始的。在過去的八九十年代,沒有那么多警察,也沒有便捷的報警通道,溝通渠道,所以只能自己用高成本的方式維護權益,解決問題。
而現(xiàn)代社會,手機讓溝通成為很便捷的事情,警察的數(shù)量和出勤的效率,可以服務百姓需求,3-5分鐘,警察來解決沖突,公平公正,低成本,這簡直不要太劃算哦。
解決社會問題,不是禁止,不是文化,不是疏導,而是要提供更低成本更有效果的替代方案。
商業(yè)亦如此,不要教導用戶,不要提升門檻,不要違反人性,卷自己,提供更優(yōu)選的方案服務于市場用戶即可,日日精進即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