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緊湊型SUV還在選那幾款?這幾款同樣熱銷,物美價廉值得考慮

在中國地區(qū),緊湊型SUV一直是各大品牌最為看重的市場之一,也是各大品牌占領市場份額的殺手锏。結合2019年1-5月份的銷量,除了像奇駿、途觀、CR-V、RAV4這些老生常談的緊湊型SUV車型,還有哪些緊湊型SUV車型物美價廉,值得普通百姓入手呢?

日產逍客 62405輛
在合資緊湊型SUV中,東風日產逍客常年和老大哥奇駿霸占SUV銷量前幾名,從引入中國開始,憑借不錯的產品競爭力,逍客在中國消費者心里一直有口皆碑,成為了家用SUV代言人。

現(xiàn)階段,2017款逍客和2019款逍客同時在售,而2019款車型經過外觀和內飾的小幅調整后,亮點會更多。外觀上,新車采用了家族最新的V-Motion設計語言,相比老款,造型更加動感時尚。內飾上,屏幕尺寸由之前的7英寸改為了9英寸,增加了許多真皮包裹,手剎也終于換裝成電子的,整體上解決了老車主之前吐槽的缺點。

動力上,新款逍客采用的是一臺MR20的2.0L自然吸氣的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54馬力,最大扭矩204?!っ祝啾壤峡顢?shù)據(jù)馬力增加4馬力,扭矩增加4?!っ?,變化并不大。同時會滿足一個滿足國六B排放標準。

現(xiàn)代ix35 58728輛
對于北京現(xiàn)代ix35 在推薦之中,許多人會產生疑惑,認為韓系品牌不是已經沒有了往日的輝煌嗎?近些年,韓系品牌在華確實遇到了很大的瓶頸,但憑借著市場終端不錯的優(yōu)惠以及合資的品牌形象,物美價廉的產品依舊深受廣大用戶的喜愛。

其中2019款北京現(xiàn)代ix35在去年就正式上市了。六邊形的大嘴延續(xù)了家族的設計趨勢,但并未更新到最新“鯰魚式”的前臉風格,車尾的尾燈也并未采用現(xiàn)代比較流行的貫穿式效果。內飾風格上,比較中規(guī)中矩,并沒有特別大的亮點,但穩(wěn)重的設計可能更容易讓大多數(shù)消費者接受。


動力上,共有2.0L和1.4T兩個版本,最大功率分別為160馬力和140馬力,最大扭矩分別為193牛·米和242?!っ住V档米⒁獾氖?,2.0L版本匹配的是6擋手動變速箱或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1.4T版本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而最為主要的是,現(xiàn)代ix35在市場上有著近8折的優(yōu)惠程度,性價比頗高。
大眾途岳 51259輛
這是合資緊湊型SUV銷量榜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同時在SUV領域,上汽大眾品牌也是賺得盆滿缽滿。外觀方面,整體的設計風格與“老大哥”途昂十分的相似,硬朗的風格深受廣大中國潛在消費者的喜歡。

內飾上,整體設計風格不同于之前的樣式,中控顯示屏幕更加向駕駛員傾斜,裝飾面板會采用塑料和皮質相搭配的組合,布局相比大眾其他車型變的更加時尚。

動力上,搭載1.4T和2.0T兩款發(fā)動機,1.4T版本最大功率為150馬力,最大扭矩250?!っ?。2.0T版本最大功率186馬力,最大扭矩320?!っ住M瑫r全系標配DQ381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
起亞智跑 46313輛
對于這個名字,大家既熟悉又陌生。曾經常年霸占SUV銷量前幾名,新一代去年上市后,如今又回到了合資緊湊型SUV的前10名里。在外觀上,新一代智跑與之前的造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虎嘯式進氣格柵得到了進化,顯得十分威猛。整體的造型方方正正中帶有一點小圓潤,威懾力十足。

內飾上,紅黑搭配的感覺讓它變得稍微有點時尚,中控臺及門板處全部使用了硬塑料材質,算不上精致。動力上,新車在原有2.0L的基礎上,增加了1.4T版本,最大功率140馬力,最大扭矩242?!っ祝ヅ?速雙離合變速箱。

大眾T-ROC探歌 41393輛
探歌是一汽-大眾進入緊湊型SUV的第一款產品。相對于一汽-大眾在SUV領域多年呈現(xiàn)空白的狀況,T-ROC探歌很好的彌補了這個問題,同時也為一汽-大眾開了個好頭。在外觀方面,最大的亮點采用了環(huán)形的LED日間行車燈,擺脫以前過于套娃的設計手法,增加了幾分活力。

內飾上,鋼琴烤漆的面板采用了和車身同色的顏色,雖然整體的布局并沒有和大眾其他車型發(fā)生較大的改變,但能夠讓駕駛者充分感受到這臺車年輕且富有活力的氛圍。動力上,搭載了一臺EA211 的1.4T發(fā)動機,高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50馬力,最大扭矩250?!っ?。低功率最大功率131馬力,最大扭矩225?!っ?。同時手動版本搭載一臺1.2T的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16馬力,最大扭矩175?!っ?。

總結:日韓持續(xù)發(fā)力,市場爭奪戰(zhàn)一觸即發(fā)
從1-5月SUV銷量前幾名來看,像CR-V、奇駿、RAV4等日系車型憑借不錯的口碑及產品力,在緊湊型SUV拔得頭籌,當然,這個結果并不令人意外。而韓系品牌通過價格戰(zhàn),在終端市場也贏得了不錯的群眾基礎,所以,在普通用戶心中,日韓品牌在終端市場依舊很有號召力,德系和美系品牌需要更加努力,搶占更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