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為什么學校只教杜撰的孔融讓梨故事,而不教真實存在的曹操夷滅孔融三族故事?
為什么學校只教杜撰的孔融讓梨故事,而不教真實存在的曹操夷滅孔融三族故事?

Edouard
配不上自己的野心
教科書上教了廉頗和藺相如的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將相和。
但后來才知道,藺相如政治斗爭中被迫出走,廉頗被排擠誣陷,趙國朝堂腐爛入髓
書上說秦王狡詐,拿了和氏璧卻不想給趙國城池,結果被機智的藺相如碾壓了智商
但后來才知道,這位秦王是秦昭襄王,在位五十余年間,勵精圖治,秦國空前強盛,奠定了統(tǒng)一六國的基礎,也正是此位秦昭襄王,在長平之戰(zhàn)中發(fā)河西境內所有15歲以上秦國男丁支援前線,硬碰硬地用后勤懟死了趙國四十萬主力大軍,并全部坑殺之,絕了趙國的命根。
書上說齊桓公重用管仲,齊國雄踞諸國之首,有“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之美譽
后來才知道,管仲人亡政息,齊桓公死于政爭,活活餓死,尸體腐爛而無人收尸
書上說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以十面埋伏之計逼死西楚霸王,才有大漢朝四百年之天下,又說韓信忍了胯下之辱,衣錦還鄉(xiāng)后答謝漂母百金,并封當年欺負自己的無賴為校尉,胸襟廣博,人所敬服
后來才知道,韓信被劉邦猜忌而降為淮陰侯,心中憤懣不滿,最終死于呂后手中,當初劉邦最信任的蕭何也被猜忌,而不得不貪污腐敗,欺男霸女,自污聲譽以保命
書上說漢武帝厲兵秣馬,掃蕩匈奴,為漢家天下奠定了版圖,自漢武帝始,匈奴聞“男子漢”而破膽
后來才知道,漢武帝末期,天下十室九空,兵困民乏,流民四起,漢武帝本人崇信巫蠱之術,因讒言而逼死皇后衛(wèi)子夫,太子,繼而受牽連而死者達數(shù)萬人
書上說唐太宗虛心納諫,引魏征為股肱之臣,君臣相合,千古留名
后來才知道,魏征代表了當時山東貴族集團的利益,李世民為了拉攏山東貴族勢力,不得已對魏征忍氣吞聲,待后來唐太宗勢力穩(wěn)固,而知道魏征為了在史書上博取清名而貶低自己后,怒不可遏,親手將魏征石碑砸碎。
書上說萬歷朝的張居正,銳意改革,整頓吏治,中興大明,可謂是豐功偉績,國家柱石
后來才知道,張居正死后,政治斗爭并未止息,僅僅數(shù)年之后,張府被抄家,幾個兒子有的流放,有的竟活活餓死,從此張家偃旗息鼓,一蹶不振
書上說康熙皇帝勵精圖治,年輕有為,一場大戰(zhàn),平定三藩
后來才知道,吳三桂起兵后勢不可擋,朝廷兵將節(jié)節(jié)敗退,打到后來竟然到了全軍覆沒,無兵可用之境地,若非吳三桂命短,半途病死,那么康熙皇帝是否還能活到六十多歲,也尚未可知
教科書上說的,僅僅是做人的道理和時代的變幻
而真實的歷史,血腥殘酷,滅絕人性,即便是全都知道了歷史真相,除了催生出一些對世界感到絕望的年輕人,又能有什么意義呢?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分割線
既然這個答案討論的人很多,我也想再多說幾句
以我個人來講,多少算是稍微看了一點歷史的皮毛,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斗爭史中,我認為絕大多數(shù)的歷史人物都是精于算計的政客,這些人有積極的一面,自然也有黑暗的一面,但是因為一些如明星般閃耀的英雄存在,所以我仍然相信理想和正義
于謙,寧正而斃不茍而全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太祖,為人民服務
我相信這個偉大的民族誕生于火焰,輝煌于理想
而這,就是我們應該教給下一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