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為啥15年之后才道歉?


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 情報姬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任何形式的轉(zhuǎn)載
文丨春辭 審核丨甜咖啡
排版丨Arc翼執(zhí)泠

一夜醒來,郭和于突然雙雙道歉了,還以為德云社出了什么岔子,萬萬沒想到卻是郭敬明于正二人,相比之下,顯然郭德綱和于謙道歉的概率要大得多。
可一翻二人的“道歉文”,歪歪斜斜地每行都寫著“誠意”二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天,從字縫里看出字兒來,滿篇都寫著兩個字“生意”。


郭敬明為什么應該道歉?
1984年出生在自貢普通家庭的郭敬明家庭條件不差,但童年過的不算好,4歲患病,8歲就開始寫作,小時候報紙上登著他名字使得有優(yōu)越感。
他想做最好的,但高考卻失手了,考到了第二志愿上海大學。

因為沒錢,他成了班上的窮學生;
因為沒錢,在《幻城》出版之后他被雜志的接待者狠狠的鄙視過,在早期的訪談里,他翻來覆去的講這件事;

因為沒錢,所以他證明自己的手段,就是瘋狂地賺錢。
他的《幻城》第一年賣出了50萬本,而這代表著青春文學是商機,04年上大三的時候郭敬明就選擇休學,創(chuàng)辦了“島”工作室。而這,便是他抄襲生涯的開始。

《幻城》疑似抄襲CLAMP《圣傳》。

《1995-2005夏至未至》疑似抄襲日本漫畫《NANA》。

抄襲從郭敬明創(chuàng)作初期就一直伴隨著他,這些都是疑似,但他抄襲莊羽女士《夢里花落知多少》一書,經(jīng)是法律石錘。

在那次專訪上,他拒絕回答這個問題,并且回到博客之上控訴全世界,就像是在上海讀書時那樣,覺得他受到了全世界的欺負。

他強調(diào)自己不會道歉,似乎是要證明自己是對的,證明他受到的委屈讓他變強大,然后繼續(xù)重蹈覆轍。

《爵跡》疑似抄襲《Fate》,里面的背景設定概念幾乎相同,只是換個詞語。這種行為早有預兆,因為在他的世界觀里,只要賣的夠多夠好,就不會被質(zhì)疑。

郭敬明為什么該道歉?因為他剽竊了不屬于他的東西,站到了不屬于他的位置上。

郭敬明為什么道歉了?
既然郭敬明應該道歉,為什么拖到了十五年后的今天才道歉?
小四道歉,十五年不晚?非也。
因為這不是一個作家的道歉,而是一個商人的妥協(xié)。
郭敬明很聰明,大學的時候就有商業(yè)頭腦,意識到了青春文學的可行性。從“島”工作室再到創(chuàng)辦《最小說》系列,郭敬明在工業(yè)化模式聚攏的小說雜志里,聚攏了無數(shù)金錢。

在三次問鼎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被宣傳成勵志偶像之后,是對公司不斷的高壓,用最惡毒的語言去攻擊別人,靠利益捆綁關(guān)系。

在很早之前,郭敬明被爆出侵犯男性作家李楓,郭敬明就被炸上過熱搜。證據(jù)只有李楓文章里幾句爆料,但輿論還是一邊倒的倒向了李楓。而在李楓之前,就有其他的負面新聞。

《小時代》系列賺了近20億票房,爵跡就把錢賠回去了。制作成本超過1.5億,票房起碼要5億晚上才能回本,但最后的票房卻只有3.8億;郭敬明2016年的版稅只有600萬元,而這僅僅只是2011年的四分之一,還要考慮上購買力和通貨膨脹等問題……
金字塔不是一天建成的,所有的負面新聞都在表明,郭敬明的位置和他的實力嚴重不匹配,塔基逐漸倒了,他逐漸陷入了困境。

在12月21日的時候,111位編劇聯(lián)名指責郭敬明,郭敬明并沒有發(fā)聲。這件事繼續(xù)發(fā)酵了下去,一周之后,這個數(shù)字變成了156人。再發(fā)酵下去,恐怕事情會鬧的更大。
有趣的是,郭敬明和于正還在同一天道歉了。是真的良心發(fā)現(xiàn),還是怕失去更多,恐怕也就只有他心里自己清楚。

郭敬明真的道歉了嗎?
回過頭來看看郭敬明這篇道歉公告本身,除了虛偽之外就剩下‘生意’兩字。
說它虛偽,因為它經(jīng)不起推敲,滿篇洋溢著一位作家那游刃有余的太極筆法。

首先是第一段,法院的判決不賠償或者刊登判決書在報紙上,而應該是:如果不道歉,法院就要原文刊登判決書。這并不是選擇,而是拒不履行判決的懲罰。
這是非常經(jīng)典的春秋筆法偷換概念,和此前采訪中說道的一樣,“只要賣的好,那就是對的?!?/p>
所以下面這一段從一開始就是不成立的,郭敬明從一開始就面對了自己的內(nèi)心,傷口并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郭敬明自己主觀描寫的。

這一段最有趣還是在寫小說的人都喜歡用的鋪墊筆法上,前一句寫這個錯誤伴隨了15年,卻全文只字不提是否內(nèi)疚,沒有見到反省。

前文道歉,最后一句轉(zhuǎn)手就加上一句:如果莊羽女士不愿意接受,我會把錢交給公益慈善機構(gòu)。如此一來,莊羽女士本該得到的賠償,反倒成了一只燙手山芋——拿了就是和慈善機構(gòu)搶錢,而這份捐款也必然只會寫上郭敬明的大名。
將一份該給別人的賠償,玩成了注定只能給自己錦上添花的伎倆,對一個認真寫文心懷他人的文人玩道德綁架,這就是郭敬明的道歉套路,相比寫作,他的天賦更適合去做千層餅。

郭敬明應該怎么道歉?
在動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還是第一次因為素材太多不知道素材太多不知道要放在哪里好而頭疼,而且還清一色都是對郭敬明不利的素材。
不僅如此,在當時的判決之中還有一點在郭敬明的聲明之中沒有提到。

法院判決中,判決精神損失費的情況是法院認定郭敬明抄襲的主觀過錯和后果較為嚴重,20萬的賠償以郭敬明的身價來說不痛不癢,但也只是由于莊羽當時并沒有檢舉足夠多的材料才定下的判決。

最近郭敬明多次出現(xiàn)在各個綜藝的場合,幾乎去哪里哪里就是焦點。從最強大腦被懟到離場,再到郭敬明《演員請就位》S卡到被嘉賓和全網(wǎng)狂噴,惡心到央視被央視點名……

回顧郭敬明從成名到現(xiàn)在一直以來做的事情,他幾乎從來沒改變過,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事,總有一股“我要讓你們都知道我小時候過得不好我要報復你們”的擰巴。

這么看,郭敬明倒是在人設這塊兒立的很直。我個人也喜歡郭敬明老師路演關(guān)于《爵跡》票房撲街時說的一句話:“你們是不是只有我死了才不會罵《爵跡》?”
恐怕不是,網(wǎng)民們很嚴格的。

至于要怎么樣才能算真正的道歉這個問題就太好回答了,真正的去做點兒什么,用贖罪的態(tài)度去履行自己應該承擔起來的責任,而不是在莊羽女士給到了臺階下的時候,絲毫不表現(xiàn)出疚意,還順桿往上爬。

要是覺得文章還不錯 就戳這里關(guān)注我們吧~
掃描下方二維碼可以一鍵關(guān)注我們哦

往期精彩,點擊可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