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辭典·外國哲學史部分》2.4.12 阿芬那留斯
【本文轉(zhuǎn)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僅供學習參考】
12、阿芬那留斯(公元1843—1921年)
? 德國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經(jīng)驗批判主義創(chuàng)始人之一。
? 阿芬那留斯的哲學觀點與馬赫基本一致,甚至在一些細節(jié)上也是雷同的。他斷言:“只有感覺才能被設想為存在著的東西?!薄按嬖谥臇|西······就是賦有感覺的實體;實體消失了,······而感覺依然存在?!?span id="s0sssss00s" class="font-size-16">[1]照這種理論看來,感覺可以不要實體而存在,思想可以不要頭腦而存在。因此列寧挖苦他是為“無頭腦的哲學作辯護的哲學家”。阿芬那留斯提出一個“原則同格”的理論,主張自我和環(huán)境處于不可分割的同格[2]之中。他把自我叫“中心項”,環(huán)境叫“對立項”,說二者“總是被我們一起發(fā)現(xiàn)的”[3]。也就是說,客體不能離開人的感覺而獨立存在,這是赤裸裸的主觀唯心主義。那未,關(guān)于地球先于人、先于任何有感覺的生物而存在著這個問題如何解釋呢?他用杜撰的“潛在”的中心項來搪塞,并胡說什么:“凡是提出這樣問題的人,都不能不設想自己的存在”[4]。照這個說法,有人“設想”是地獄的觀察者,地獄也是存在的了。顯然,阿芬那留斯的理論是十分神秘和荒謬的。
? 阿芬那留斯慣于使用賊喊捉賊的手法掩護自己的唯心主義,歪曲唯物主義。他的“嵌入說”就是為這一目的而提出的,其實質(zhì)是,否認思想是頭腦的機能,頭腦是思想的器官。他大言不慚地否認客觀事物的必然性,胡說什么:“我們既然感覺不到······某種引起運動的力量,也就感覺不到任何運動的必然性······我們所感覺到······的一切,就是一個現(xiàn)象跟著一個現(xiàn)象。”[5]這無非是在重彈早已破了產(chǎn)的不可知論的濫調(diào)。他還十分荒謬地提出“按照費力最小的原則對世界的思維”的主張[6],列寧說:“這種十足的謬論是企圖在新的偽裝下偷運主觀唯心主義?!?span id="s0sssss00s" class="font-size-16">[7]阿芬那留斯的哲學沒有什么新內(nèi)容,除了名詞術(shù)語和詭辯外,基本上是貝克萊、休謨和費希特哲學的大雜燴。這種哲學,在二十世紀初,由于適應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的需要,在西歐各國流毒較廣。列寧在《唯物主義和經(jīng)驗批判主義》一書中,對阿芬那留斯的哲學,作了徹底揭露和批判。
? 主要著作有《哲學? ? ? ??按照費力最小的原則對世界的思維》、《純粹經(jīng)驗批判》、《人的世界概念》等。
注:
[1] 轉(zhuǎn)引自《列寧選集》第二卷43頁。
[2] 即相互關(guān)聯(lián)。
[3] 轉(zhuǎn)引自《列寧選集》第二卷62-63頁。
[4] 轉(zhuǎn)引自《列寧選集》第二卷72頁。
[5] 轉(zhuǎn)引自《列寧選集》第二卷159頁。
[6] 轉(zhuǎn)引自《列寧選集》第二卷171頁。
[7] 《列寧選集》第二卷1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