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正安和康養(yǎng)館:穴位揉按有技巧(一)
穴位和經絡不能隨便按敲的。如果應用不當,反而會對身體有害。如果逆理而動,會加重病癥。

★穴位和經絡的按摩手法和敲擊方法
穴位的按摩我們日常按摩的保健穴位有:
百會、太陽、風池、勞宮、內關、養(yǎng)老、足三里、涌泉、太沖、太溪、合谷、膻中等穴位,其中合谷、足三里、涌泉、內關稱為四大養(yǎng)生穴。
穴位的按摩方法有三個注意點:
一、力度輕重。輕為補,重為瀉。
二、點按的方向。順時針為補,逆時針為瀉。
三、與呼吸的關系。呼氣時按,吸氣時松。

經絡的敲擊我們最常敲擊的經絡有:
心包經、膽經。 此外,根據需要也可以敲胃經、大腸經、小腸經、肝經、三焦經、脾經。心經多用撥的手法,腎經多用疏道的手法。膀胱經在背后的部分自己無法調理,委中往下一段自己可以按揉。
經絡敲擊也有兩個注意點:
一、力度輕重。輕快短為補,重慢長為瀉。
二、敲擊的方向。順敲為補,逆敲為瀉。
★經絡敲擊的順逆如何判斷?
經絡以起點為依據,可分為手經和足經。手經和足經都又分為陽經和陰經。下表可以清楚地判斷經絡的順逆和補瀉。

由上到下 由下到上
手陽經: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逆/瀉順/補
手陰經:肺經、心包經、心經順/補逆/瀉
足陽經:胃經、膽經、膀胱經順/補逆/瀉
足陰經:脾經、肝經、腎經逆/瀉順/補
如手厥陰心包經為手陰經,對照上表,由上到下敲為順,是補手法。由下到上為逆,是瀉手法。其他經絡,同理類推。
隨著老年化日趨嚴重,養(yǎng)生體驗館會越來越火爆
我國經歷了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其中 60后為第二個生育高峰期,也是建國后我國人口生育的巔峰期,這批人士目前都已進入老齡化階段;而這部分人群的身體疼痛問題也處在一個高發(fā)期。同時60后普遍具有較高的一個消費能力和經濟的自主度。他們對自身健康的態(tài)度也從治病、防病到提前健康養(yǎng)生轉變,引發(fā)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康復養(yǎng)生等為主的健康服務產業(yè)也順勢興起,全民養(yǎng)生熱潮爆發(fā)。
持正安和康養(yǎng)館有效解決消費者的痛點
現代養(yǎng)生方式五花八門,比如:食療、針灸、艾熏、火罐刮痧、SPA精油推拿、按摩正骨、保健品、理療應有盡有,但是任何單一方式的健康調理,都趨于休閑化而非強調療效,其調理流程也脫離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路線,因此康養(yǎng)機構面臨行業(yè)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