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事之道【壞人基因11】會打電話,天涯變咫尺;不會打電話,咫尺變天涯 故事1
【故事:董事長算什么?】 ??已經(jīng)十點了,小邱還沒到,一大堆事情等著他辦,就算是董事長的干兒子, 也不能這樣不像話啊! ?? "打個電話到小邱家里,告訴他一堆事情在等他." 朱經(jīng)理對王主任說, "搞不 好,還沒起床呢!" ??電話通了,是小邱太太接的。 ?? "他太太聲音怪怪的,好像還沒睡醒." 王主任捂著電話筒說, "說小邱一大早 就出門了." "我來講!" 朱經(jīng)理一個箭步搶過話筒, "對不起! 邱太太,我們可有急事, 小邱到底上哪兒去了? 麻煩你找找,叫他快點來上班." ?掛上電話,抬頭看見小邱 桌上堆得高高的文件,朱經(jīng)理面色鐵青, "什么早出門了,只怕啊,還在她身邊打 呼嚕呢!" ?? 沒過多久,小邱就來了,只是人沒來,來的是電話: "真對不起! 經(jīng)理! 因為我干爹早上臨時有點事,叫我過去幫忙,他說會先打電話給您,可是他忙忘 了! 我的事能不能請孫小姐先弄一下,我下班之前一定趕回去." ?? "好吧! 下次早點說." 朱經(jīng)理強忍著一肚子氣,把電話狠狠地掛上。低著頭, 他知道四周的眼光都在向他看,有像小邱這樣的特權(quán)階級,要他怎么帶人? ?? "小邱什么時候能到?" 王主任過來小聲問。 這一問,朱經(jīng)理的火更大了: "不知道,干脆不用來算了!" 說著,電話響,拿 起話筒,繼續(xù)罵, "他媽的,有個干老子董事長算什么? 董事長,吃閑飯養(yǎng)老的, 就以為了不得了." 把話筒放到耳朵邊: "喂!" 朱經(jīng)理的臉色突然變得慘白,顫抖著 聲音: "董事長! 您好!" ?? 【想一想】 這是個千真萬確的故事,后來的結(jié)局是,朱經(jīng)理調(diào)差,坐了冷板凳,一直到 退休。 ?? 平心而論,朱經(jīng)理生氣不是沒道理。小邱要董事長打這個電話,有"越級" 以董事長壓制自己主管的現(xiàn)象。畢竟自己有自己的職責(zé),自己的單位有內(nèi)部的分 工,就算以董事長之尊,也必須尊重下級單位的主管。除非,這是公司的公事; 即使是公事,董事長也應(yīng)該先征詢朱經(jīng)理的同意。這些都是工作中應(yīng)該講的"倫 理". 只是,在我們的社會,像小邱這樣的事卻屢見不鮮。 ?? 朱經(jīng)理沒錯,錯在他"使用電話"的技巧。 ?? 電話雖然是現(xiàn)在人人都用的工具,卻有許多人不但不懂電話禮貌,更缺乏使 用的技巧。 ?? 譬如說,打電話有打電話的"倫理". 當(dāng)你打電話給同輩的朋友,知道對方一 定是由秘書先接電話的時候,你可以叫自己的秘書拔過去,等對方的秘書一去轉(zhuǎn) 接老板,就把電話轉(zhuǎn)到自己的手上。 ?? 相對地,如果你知道對方?jīng)]有秘書,而是親自接聽,在電話禮貌上,則應(yīng)該 自己撥電話。 ?? 你想想,如果有一天,你接到電話,是個陌生的聲音,說:"對不起,麻煩 您等一下,我老板要跟您說話." 就算對方說話很有禮貌,你心里能不多少有點反 感,覺得對方是在耍大牌嗎? ?? 或許有人說,我從來不在乎??梢? 你可以不在乎,但永遠(yuǎn)要記住,你不在 乎,并不表示別人不在乎。許多人處世,遇到莫名其妙的挫折,都是因為沒注意 到這種小地方。 ?? 舉個例子:有個人跟朋友約好中午十二點碰面,臨出門碰到一點 事耽擱了,沖出門之前交代秘書:"打個電話過去,說我已經(jīng)出門了,交通擠,怕 會遲一點,請對方包涵." 這秘書立刻拔了電話過去,由對方秘書接聽,原本可以 轉(zhuǎn)告,為了表示慎重,堅持要找對方老板,那老板正急著看表呢。 "對不起! 李老板,我們老板已經(jīng)出門了,他說路上擠,怕會遲一點,請您包 涵,他很忙的!" 才放下電話,對方的老板就冒了火:"他忙,難道我不忙?" 原本能 談成的生意,居然沒做成。 ?? 讓我們想想,那秘書到底說錯了什么話? 她錯在加了最后一句"他很忙的". 說錯一句話,可能造成極大的影響。 ??? 現(xiàn)在,讓我們回頭,看看朱經(jīng)理。他的電話技巧錯在哪里? 錯在他不應(yīng)該已 經(jīng)拿起電話了,還在繼續(xù)罵小邱。 ?? 許多人都容易犯這種錯-- 一、電話筒拿起來了,沒弄清對方是誰,卻在繼續(xù)說話。 二、電話講完了,說了再見,還沒把電話掛好,就開始批評剛才打電話的人。 這樣讓人聽到的"壞話",是加倍引人惡感的。因為那不是當(dāng)面的話,而是" 背地的批評". ?? 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你打電話給朋友,對方拿起電話,還沒有開始對話, 你已經(jīng)聽到他在罵你的時候,你該怎么做? ?? 裝作沒聽見?(對方一定猜想你已經(jīng)聽到,而心里七上八下。) 還是當(dāng)場冒火? 說:"好啊! 你讓我抓個正著." 造成最尷尬的場面? ?? 抑或,你可以立刻把電話掛上,反正對方不知是你打的,于是你對對方有了 戒心,對方卻不知道你在無意間聽到了他對你的批評。 ?? 不要把臉扯破,不要把事情當(dāng)面拆穿,是處世的一門大學(xué)問。想想,如果前 面故事中的董事長,能先把電話掛上,等一會兒,裝作沒事地掛過去為小邱請假, 再隔一陣,把朱經(jīng)理調(diào)職。就算朱經(jīng)理猜,也不可能確定自己的調(diào)差,是因為小 邱和董事長,更不會直接仇視這兩個人。 最起碼,當(dāng)天辦公室里的場面,不至于那么難堪! ?? 談到打電話,還有一種電話技巧-- 我們有急事找對方,打了十幾通電話都找不到,終于找到的時候,我們多半 會說:"真不容易,我打電話找你打了十多通,總算找到了!" 這雖然是人之常情, 但是也要知道,就技巧而言,這樣說,是會使自己處于弱勢的。 ??? 譬如你跟某人做生意,他要你考慮行不行,你在考慮之后要告訴對方"行" 的時候,即使打電話打了一百次,當(dāng)電話終于接通的時候,你也最好不要提"我 (親友之間表示思念,或你為對方好的情況下,屬于例外。) ?? 當(dāng)然,打電話找人,如果對方不在,常會有別人接聽,這就涉及了另一種電話技巧 找你找得好苦,打了一百次電話". 甚至當(dāng)對方問你"我出國了一個禮拜,更新薇 信ipip515,秘書又休假,你大概找我找了好幾天吧?" 的時候,你也最好說:"沒 有啊! 不是一打就通了嗎?" 否則,你就顯示了"急于做這筆生意"的樣子,在商場 的談判上,你立刻在氣勢上就弱了。 ?? 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人在你留話之后,很快就回電,有些人則相反。除去他故意 不回電話的可能,多半都是因為傳話的人"忘記轉(zhuǎn)告". ??? 把這種可能降到最低的技巧是--當(dāng)你打電話,對方不在,而別人接聽時,你 一定要弄清他是誰,最起碼知道他姓什么。 "謝謝! 王小姐! 麻煩您了." 跟只說"謝謝!" 之間,會產(chǎn)生很大的差異。因為當(dāng) 她發(fā)現(xiàn)你知道她是誰的時候,也會意識到:"如果我不轉(zhuǎn)告,我辦公室的同事會怪 我." 有了這種"認(rèn)知",當(dāng)然比較負(fù)責(zé)。 ?? 此外,除非你確認(rèn)對方能"背"你的電話號碼,否則一定要把自己的電話告訴 傳話人。 ?? 想想,當(dāng)一個人慌慌忙忙沖進(jìn)辦公室,同事說有好幾個人等他回電話的時候, 他是先回知道號碼的,還是先花時間翻電話簿? 如果你留了號碼,不但容易得到 優(yōu)先回話,而且為對方節(jié)省了時間,何樂而不為呢? ??? 最后,我要談一個極常見的情況:當(dāng)別人打電話給你,你旁邊正好有他認(rèn)識 的人。你是不是常會問對方:"某人也在旁邊,你要不要跟他說話?" 你或許認(rèn)為這 是一種體貼,但是,這可能對,也可能錯。 ?? 當(dāng)你這么問時,對方即使不想說,能不叫你把話筒轉(zhuǎn)過去嗎? 如果他說"不必 了",又給那在你身邊的人什么感覺? ???♂? 那是一種尷尬啊! 所以,當(dāng)你假設(shè)對方"可能"愿意,或"企盼"跟你身邊的人 說話時,你最好只說:"某某人正好在我這兒." 他如果希望找那人說話,自然會 請你轉(zhuǎn)過去。他如果不想多說,則只要講"請代我向他致意",禮貌也就到了。 ?? 相反地,如果你在打電話時,對方問你要不要跟身邊的某人說幾句時,即使 你不想,也最好說幾句,否則多少會造成"對方的尷尬". ?? 說了這許多,請不要笑我"多心". 而要記住,每個人都可能是多心的人。你 多用一點心,就會讓大家更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