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裔學趣味學中文:看看這10個最不像成語的成語
“一龍一豬”
“讀書種子”
“令人噴飯”
這些都是成語嗎?
對,沒錯!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超乎你的想象。那些看起來最不像成語的,原來都是成語,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一起去看看它們背后的故事吧!
1、湯去三面
這里的“湯”,可不是指我們平時喝的湯,而是指商湯。

商朝初年,商湯外出,見野外有人張四面網(wǎng)網(wǎng)動物,他對天而禱告:“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wǎng)?!?/p>
商湯笑著說:“可以了?!本兔巳サ羧婢W(wǎng),說:“想左就左,想右就右,一切都入網(wǎng)?!敝T侯們聽說后稱贊商湯德行很高能自動網(wǎng)羅一切。
湯去三面此后意為普施仁德。
2.吳牛喘月
是指吳地的牛對著月亮喘息?是,又不是。

戰(zhàn)國時,吳地天氣十分炎熱,生活在吳地的水牛很怕熱,甚至錯把月亮當作太陽,見了月亮也臥在地上喘個不停。
晉武帝時,有個叫滿奮的人,特別怕冷,寒風凜洌的冬天對他來說是一種煎熬。
有一天風很大,他恰巧進宮朝見晉武帝,瞧見宮殿的窗戶是用透明琉璃做的,好似不太堅固,不由寒從心起,渾身打顫。
晉武帝察覺到他的異樣,詢問其原因。滿奮據(jù)實以告。武帝聽完哈哈大笑,說道:“琉璃窗是不透風的,你就放心坐下吧?!?/p>
滿奮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就自我解嘲道:“我就像吳地的水牛一樣,一看到月亮就嚇得喘起氣來了。”
“吳牛喘月”比喻一個人見到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以致方寸大亂,有時也被用來形容天氣酷熱。
3.談何容易
“談何容易”如今已成為一句俗語乃至是口頭禪,很多人并不把它視為成語。它作為成語,出自《漢書?東方朔傳》。

漢武帝即位不久,下令全國舉薦人才。東方朔到長安向武帝上書自薦,被任命為常侍郎。
此后,東方朔曾多次上書提出關于朝政的建議和看法,但不少意見和規(guī)諫都未被采納。
有一次,東方朔又提出耕戰(zhàn)強國之策,也未被采納。為了諷諫漢武帝,東方朔寫了一篇《非有先生論》。
文中虛構了一個故事,用“談何容易”來表達臣子向君主進言很不容易。
現(xiàn)在談何容易用來比喻事情做起來并不像嘴上說的那樣簡單。
4.一龍一豬
“一龍一豬”也是成語?還真是!
故事與韓愈有關。

唐代文學家韓愈給兒子韓符寫了一首詩勉勵他用功讀書,詩中寫道:有兩戶人家各生了一個兒子,長相十分相似,經(jīng)常在一塊兒玩耍。
到了12歲左右,漸漸發(fā)現(xiàn)他們有了差異,30歲時一個有了成就像呼風喚雨的龍,一個卻像蠢笨無能的豬,簡直是天壤之別。
后來韓愈問韓符:“你到底是想成為呼風喚雨的龍還是蠢笨無能的豬?”韓符聽后用功讀書,成了有用之才。
“一龍一豬”比喻同時的兩個人,高下判別極大。
5.讀書種子
你以為的讀書種子:今年種下一顆種子,明年收獲一籮筐讀書人?
實際上的讀書種子,跟讀書有關。

宋·周密《齊東野語·書種文種》:“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讀書種子斷絕,有才氣者出,便當名世矣?!?/p>
山谷,是黃庭堅的號。黃庭堅說:士大夫的子弟,千萬不能讓讀書的種子斷絕。讀書的習慣要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讀書種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6.桂林一枝
“桂林一枝”可不是桂林一枝花,這個成語出自《晉書》。

晉武帝泰始年間,吏部尚書崔洪舉薦郄詵當左丞相。
后來郄詵當雍州刺史,晉武帝問他對自我的評價,他說:“我就像月宮里的一段桂枝,昆侖山上的一塊寶玉?!?/p>
用廣寒宮中一枝桂、昆侖山上一片玉來形容特別出眾的人才。原為自謙之詞,謂己只是群才之一。
“桂林一枝”后用以喻科舉考試中出類拔萃的人。
7.喝西北風
“喝西北風”原意為“吸風”。指道家所宣揚的一種境界,即不食人間煙火,只靠呼吸空氣生存。

出自《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風飲露。”
唐朝·枉檐《游邊》:“邊云四顧濃,饑馬嗅枯叢。萬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風?!?/p>
現(xiàn)在指沒有東西吃,空著肚子過日子。形容沒吃飯,餓肚子,多用于形容生活貧困。
8.酒店猛狗
酒店的狗?當然不是,它出自《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有一個賣酒的人,使用的器皿很干凈,賣酒的人掛出的招牌也很醒目,但他的酒卻總是因賣不出去而發(fā)酸。
于是,他向附近的鄰里詢問其中的原因。
鄰居說:“您家的狗很兇,別人拿著酒器進入您家的酒店要買酒時,狗就迎上來要咬他,這就是您家的酒會賣不出去而發(fā)酸的原因啊?!?/p>
酒店猛狗的故事告訴我們:“猛狗”不遠離,再好的“酒”都會變酸。
人要注意“審擇左右”,親賢臣遠小人,趨利避害,才能取得成就。
9.蛤蟆夜哭
夜晚啼哭的蛤?。窟@是啥?這個成語還和大文豪蘇東坡有關呢!

故事出自《艾子雜說》,里面有這樣一個故事。
艾子乘船在大海中航行,晚上停泊在一個海島上,半夜聽見水底下有人哭,又好像有人在說話,就認真地聽著。
其中一個人說:"昨天龍王下了一道命令,水族中凡是有尾巴的都要斬首。我是鼉(tuó)呀,很害怕被殺頭所以才哭。而你是只蛤蟆,又沒有尾巴,為什么也哭個不停呢?"
又聽見一個聲音說:"我現(xiàn)在是沒有尾巴,但害怕龍王追究我當蝌蚪的事情啊!"
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無根據(jù)誣陷好人。
10.令人噴飯
“令人噴飯”最早出自蘇軾的一篇散文《文與可畫筼筜(yún dāng)谷偃竹記》。

這篇文章中,蘇軾寫到自己和文與可相交的趣事。文與可是畫家、詩人,和蘇軾是表兄弟的關系。
文與可有天在山谷中游賞,燒筍當晚飯吃,打開信封看到蘇軾寫給他的詩,不禁大笑,把嘴里的飯噴了滿桌子。“噴飯滿案”自此成為蘇軾相關的成語。
在后人的使用中,逐漸衍生“令人噴飯”,用來形容事情或說話十分可笑。
這些成語,你都掌握了嗎?
學習一門語言,不僅是為了溝通和交流,更是為了了解和欣賞一種文化和歷史。
中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語言,它蘊含了中國的智慧和魅力。學習中文,不僅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和思維,還可以豐富我們的情感和靈魂。
想要了解更多,就關注星天娃中文教育,分享更多國學經(jīng)典、育兒經(jīng)驗、學習方法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