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那英《脫口秀大會》翻車,亂拍燈不懂規(guī)則,無法共鳴脫離群眾
9月13日,“老藝術家”周迅和那英“攜手”登上了熱搜榜單第一名,這兩個好像不怎么“熟”的明星,因為同一檔綜藝節(jié)目被罵得夠嗆,也算是一種特殊的“緣分”了。

事情的開始,還得從一檔名為“脫口秀大會”的綜藝節(jié)目上說起,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語言類喜劇節(jié)目,《脫口秀大會》已經默默陪伴大家走過了好幾季、好幾年,期間不光制作人李誕“聲名遠播”,節(jié)目里的幾個選手,比如楊笠、龐博、李雪琴等人都已經是能獨當一面的大明星了。

所以《脫口秀大會》差不多成了繼德云社以后,又一處能捧紅素人的喜劇勝地,當然,除了選手,節(jié)目請來的“嘉賓”們也都非常有意思,比如楊天真和羅永浩,這些自帶爭議和槽點的明星,同樣為了節(jié)目增色不少。
鋪墊了這么多,就是為了引出這次故事的主角——那英和周迅。

那英老師作為綜藝節(jié)目的??停@次來《脫口秀大會》應該算是專業(yè)比較對口,畢竟要說拍燈轉椅子這方面的“演技”,那英老師已經算是綜藝節(jié)目的“祖宗”了。
而周迅這些年作品不多,綜藝也少,能被李誕請過來,著實令人意外又期待,讓大家都好奇能為節(jié)目增添什么色彩。
但該說不說,愿望是好的,結果是悲慘的。
那英和周迅在節(jié)目里一出場,就引發(fā)了網友吐槽不斷,那英還好,起碼一開始還說了五分鐘的“脫口秀”,笑不笑無所謂,起碼態(tài)度擺了出來。

而周迅則一改節(jié)目傳統(tǒng),開場的脫口秀表演居然在她這取消了,改成了“采訪”,要知道,明星的稿子不用自己寫,舞臺下面還有大屏幕提示臺詞,就這樣的“表演”,周迅都沒完成,這可不是李誕一句“周迅害羞”能解釋的。
倘若只是這樣,其實還好,就當兩個人是節(jié)目的吉祥物和花瓶,但隨后兩人在節(jié)目里的表現,已經不是讓人“吐槽”了,而是有些“憤怒”。

周迅和那英最先暴露出來的問題就是胡亂拍燈,要知道,《脫口秀大會》這檔節(jié)目其實也有點“競技”的意思,而周迅和那英手里的“燈”,又有著至關重要的作品,平時羅永浩、大張偉等人拍燈的時候,起碼還比較有看點,不能說完全客觀,但哪怕摻雜個人情緒,也能說得過去。
而周迅和那英這次,完全沒有邏輯,有些應該拍燈的選手,周迅給人“忘了”,如果是正常人,這時候就應該都別拍了,起碼公平一些,而周迅卻又給另一個對手拍了燈,這就導致淘汰了太多“本不該淘汰”的人。
如此堂而皇之地“不公平”,讓太多選手痛哭流涕,又讓太多的觀眾尷尬無比。

其次,在不懂游戲規(guī)則的背后,還有周迅和那英的“脫離群眾”。
這季節(jié)目有很多有才華的選手,這些普通人把自己身邊的故事編寫成故事和段子,用巧妙的方式展現出來,總能讓大家眼前一亮的同時又感同身受。
比如唐香玉講山東農村女孩子,拼命讀書才能改變命運,比如孟川為了省錢去買兇宅,其中的辛酸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再比如快遞小哥的金頭盔,那份在路上送蛋糕的小心翼翼,是笑著說出來的不容易。


可這些特別能引發(fā)大家共鳴的段子,那英和周迅完全不懂,真的是完全不懂,那英甚至還祝賀人家明年能拿金頭盔。
是這些梗脫離了實際才導致她們聽不懂么,我覺得不是,脫離了生活的,是那英和周迅,這些高高在上的明星,已經“不食人間煙火”太久了。
她們接觸不到這些普通人的苦難,她們聽不懂普通人的自嘲,她們太有錢,日子過得太好,而正是這些遠離普通人的明星,反而是覺得普通人成功不成功的關鍵——不懂,但能拍燈。

看著熱搜上面,大家都各種開罵了,真的不怪網友憤怒,周迅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卻能決定誰去誰留,那英說“我聽不懂你說什么”表現出來的那種樣子,真的讓人有種無力的感覺。
一個搞笑節(jié)目,能讓大家品味出悲哀來,也算是李誕的“幽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