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酒的基酒是什么 資深醬酒人來給你詳細(xì)解釋一下
醬香酒都是有不同輪次的基酒勾兌出來的,不過這里的勾兌并不是貶義,而是指數(shù)種基酒混合而成。至于醬香酒的基酒是什么?了解醬香酒工藝的就知道,正宗坤沙酒會進(jìn)行7次取酒,每次取酒度數(shù)不同、口感風(fēng)味不同,就化身成為醬香酒用來調(diào)配的基酒,而這7輪次基酒還可分為窖底香型、醬香型和醇甜型。
正宗的醬香型白酒也就是坤沙酒,它的釀制周期為1年左右,期間需要2次投料,9次蒸煮,8次發(fā)酵以及7次取酒。
而七次取酒所取的就是基酒,也就是原漿酒,而且7次取出來的酒都有一定的差異,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第一次取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有醬香味兒、生糧味兒較明顯、有澀味且伴有微酸,如果喝的話會感覺后味有些苦,酒精度≥57度。
第二次取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有醬香味兒,這時候品嘗的話就感覺甜味兒要比第一次取出的白酒要甜很多,后味比較干凈,略有微澀味,酒精度≥54.5度。
第三次取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這時候取出的酒醬香味兒要突出很多,而且品嘗時會感覺非常醇和,尾段凈爽,酒精度≥53.5度。
第四次取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醬香味兒更為突出、口感更為醇和,而且后味要明顯長很多,酒精度≥52.5度。
第五次取酒:無色(或有微黃)透明、無懸浮物、醬香味兒突出、后味兒突出,這時候我們品嘗時會感覺到焦香味兒,酒精度≥52.5度。
第六次取酒:無色(或有微黃)透明、無懸浮物、醬香味兒非常明顯,后味兒長、略有焦糊味兒,酒精度≥52度。
第七次取酒:無色(會有微黃)透明、無懸浮物、醬香味兒非常明顯,后味兒長、焦糊味兒較為明顯,酒精度≥52度。
因此7次取的基酒有所差異,而且各有欠缺,為達(dá)到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的舒適口感,需要窖藏3年的時間,然后相互勾兌,使其各種香味兒達(dá)到均衡的狀態(tài),口感更為柔和、下咽更加舒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