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癱患者上肢為什么無法伸直彎曲、肢體僵硬?
因偏癱的患者是長時間癱瘓在床,會很容易會有偏癱肢體變僵的癥狀出現(xiàn),嚴重的話可能是動也動不了。若是有人移動或伸屈患者肢體,會感到阻力較小,這是作肌張力減弱。隨病情不斷發(fā)展,肌張力會有明顯升高趨勢,肌張力增高也會說明這是肌力在逐漸恢復中。但有部分患者會隨肌張力不斷升高,會逐漸限制患者肢體活動,易形成痙攣,對患者康復來說是種阻力,也會對患者康復造成困難。
正常來說,患者在恢復期出現(xiàn)肌張力增高是很常見一種現(xiàn)象,這也是導致患者出現(xiàn)肢體僵硬、伸不直的原因。肌張力增高程度和癱瘓程度不同有所區(qū)別,但都是持續(xù)存在。肢體發(fā)僵的感覺一般來說早晨起床時會比較嚴重,在稍稍活動后就會減輕。
怎么做才能減輕患者肌張力過高肢體僵硬問題?
若想減輕肌張力增高對肢體活動影響,可以在癱瘓早期要注意保護肢體功能位和進行肢體被動運動,及在恢復期時要盡早主動開始運動鍛煉。若主動運動不能達到關節(jié)活動應有范圍時,可以以被動運動來代替。
不論被動運動或主動鍛煉都應循序漸進,不要勉強和過度鍛煉,不要強硬去達到。像關節(jié)伸不直時,不可以生拉硬拽;下肢肌力不夠,不要硬把患者架起來拖著走,不然會造成肌肉和韌帶拉傷,嚴重的甚至發(fā)生關節(jié)脫位。
若是患者可以進行活動,可以在堅持按摩同時,隨肌力改善,慢慢增加各關節(jié)活動范圍,肌張力增高也會逐漸有減輕。但在這過程中要注意運動幅度和運動量掌握,不然仍會造成患者運動損傷。
若想改善肌張力過高,肢體僵硬問題,就一定要在治療和康復過程中,選擇適合的康復想買,且要堅持康復,不斷減輕患者肌張力過高問題,不斷恢復患者肢體運動能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