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師,一段神奇的文化漂流

陰陽師題材的電影《晴雅集》在上映之前,已經(jīng)備受爭議,電影上映之后,輿論場更是可以用“沸騰”來形容。
陰陽師的熱度顯然并不會隨著《晴雅集》退場而全然消散。在2021年,另一部取材于陰陽師的電影《侍神令》將要上映,2022年,劇版《陰陽師》也將上線……
在中國將關(guān)于陰陽師題材的電影進行本土化改編之前,日本作家夢枕貘的《陰陽師》、結(jié)城光流的漫畫《少年陰陽師》以及野村萬齋主演的同名電影等,讓神秘的“陰陽師”進入大眾視野后,再次復興。
在二次元文化席卷東亞的這幾年,陰陽師因為極高的辨識度以及獨特的服裝,吸引了更加年輕的群體,他們玩陰陽師的手機游戲、在漫展上cosplay陰陽師里的角色,并且將屬于日本的陰陽師文化進行了一些本土化改造。
為什么年輕人會愛陰陽師?
陰陽師到底是什么?
為什么安倍晴明某種意義上會成為陰陽師的代名詞?
陰陽師為何有詭異卻瑰麗的美感?
想要找到完整答案并不容易,但我們可以從陰陽師的歷史中了解國人對陰陽師的“親近感”來自何處。
?作者 | 殷九洲
?編輯 | 程遲

陰陽師的產(chǎn)生
公元六世紀左右,伴隨日本列島與朝鮮半島及中原王朝的頻繁交流,儒學、佛教、術(shù)數(shù)等方面的學術(shù)知識不斷傳入日本。
術(shù)數(shù)文化正式在日本傳播開來與推古十年(602年)百濟僧侶觀勒去到日本密不可分,據(jù)《日本書紀》所載,觀勒進獻了歷本、天文地理及遁甲方術(shù)等相關(guān)書籍,故而朝廷決定選派書生向其學習。
舒明四年(632年)留學僧旻在留學歸國后,向中大兄皇子與中臣鐮足傳授《周易》,并將學習到的天文歷法實踐于朝廷的政治運作。

法隆寺所藏木造觀勒僧正坐像。圖/維基百科
在百濟僧觀勒與僧旻等留學僧之后,為術(shù)數(shù)文化的傳播做出巨大貢獻的當數(shù)從朝鮮半島逃亡而來的渡來人。大量流亡日本的百濟與高句麗貴族深諳兵學、醫(yī)藥、儒學、陰陽占術(shù)等領(lǐng)域知識,其中大多被授予官位,使日本得以直接接觸到豐富且高水準的大陸文化。
“歷本、天文、遁甲、方術(shù)”等皆是中國古代陰陽思想的代表之學。通過研習中國的陰陽書籍,推動了日本陰陽思想的系統(tǒng)形成,為陰陽思想在日本的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學問基礎(chǔ)。

占卜用的六壬式盤。京都文化博物館所藏。
天武四年(675年),《日本書紀》首次出現(xiàn)了掌管占卜、天文、時刻、歷法等領(lǐng)域以及相關(guān)教育的官方機構(gòu)“陰陽寮”。
據(jù)大寶元年(701年)制定的《大寶律令》所載,陰陽寮以唐代的太史局和太卜署為模型,下設(shè)負責占筮之術(shù)與占地吉兇的陰陽;負責每年編寫歷書、預報日月食的歷;負責觀測天文與氣象異常的天文以及負責管理水時鐘與報時的漏刻四大技術(shù)性部門。陰陽師則隸屬于陰陽一部,其職責為占筮與相地。

律令制下日本中央官制。圖/維基百科
陰陽寮中擁有正式官位的共十六人,其中從七位上的陰陽師占六名之多,在職員比例上遠勝其他部門,可謂陰陽寮的中心。陰陽寮的名稱毫無疑問也正是由此而來。
陰陽部門的學生(陰陽生)在被任命為陰陽師前需要掌握《周易》《新撰陰陽書》《皇帝金匱經(jīng)》以及《五行大義》等中國傳來的專業(yè)書籍,這些都是關(guān)于日時的吉兇禁忌、式占、五行說的書籍。這也與陰陽部門的主要職能以占卜為中心相符合。

陰陽師的職能
陰陽師的具體活動大致可歸納為三類:占卜、咒術(shù)與祭祀、勘深時日與方位的吉兇禁忌。
在律令政治鼎盛時期,陰陽師的職務(wù)內(nèi)容僅為占卜,占卜的范圍主要是朝廷與各官廳履行職務(wù)時涉及的時日和行事的吉兇等。

正在占卜的陰陽師。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所藏。
以律令制度崩潰解體的平安初期為開端,原本受儒學合理主義影響將災害與怪異視為上天對天皇失德或惡政的警示的政治理念,逐漸轉(zhuǎn)向為神明和怨靈作祟的結(jié)果這一日本本土特色災異觀。這種觀念從朝廷擴散至貴族階層,再滲透到社會各階層,逐漸日?;?。

日本三大怨靈之一的崇德天皇。圖/維基百科
除國家和社會層面的重大災禍外,在缺乏科學知識的前近代社會中,個人疾病也往往被視為神靈作祟反映在個人身上的結(jié)果。對此感到恐懼的貴族開始依賴陰陽師的占卜術(shù),以求解明作祟的具體原因。陰陽師占卜的主要內(nèi)容亦隨貴族的需求轉(zhuǎn)變?yōu)榻饷鞴之惡图膊〉脑蚺c吉兇預兆(怪異占、病事占)。
發(fā)展到后來,在貴族間形成了就連何時出行、出行方位、何時沐浴、何時剪指甲等各式各樣的日常生活瑣事都需事前由陰陽師占卜吉兇方可行事的氛圍。
但僅靠占卜仍然無法緩解或解決貴族階層對神靈精怪等目不可見之物作祟的恐懼,除占卜外,陰陽師也被期待擁有祛除作祟之物的咒術(shù)力量。
九世紀后半期,隨著日本式災異觀念在貴族階層內(nèi)部的固定,以及神秘主義觀念在儒學者內(nèi)部的蔓延,陰陽師們的咒術(shù)與祭祀活動漸趨興盛。大致可分為袚、反閉、身固等咒術(shù)與以泰山府君祭為首的個別祭祀兩大類。

陰陽師祈禱祭祀場面。圖/《安倍晴明和陰陽道展》
陰陽師們所施行的咒術(shù)與祭祀大多源自道教固有的儀式,主要包含通過袚與反閉的技能以祛除災害為目的的攘災型和向道教系神格化的自然神等神靈祈禱福德延命的祈愿型,其基本形態(tài)源于中國的道教系與五行家系。
山下克明指出,從九世紀后半期到十世紀之間,日本社會形成了以陰陽寮為母體,以咒術(shù)宗教活動家——陰陽師為核心的咒術(shù)宗教“陰陽道”。陰陽師則是專門從事占卜、祈禱、祭祀等活動的咒術(shù)宗教從業(yè)者。
“陰陽道”的思想核心雖起源于中國的陰陽五行、讖緯等學說,但在與日本民間信仰相互融合的過程中獲得了獨立發(fā)展,成為日本式的自然科學與咒術(shù)體系。

陰陽師的神秘化
正是陰陽師的咒術(shù)師屬性,導致陰陽師在普通人看來,或是通過操作式盤上的神明,或是通過占卜以求未來吉兇,或是驅(qū)鬼,或是向種種神靈祈求愿望展現(xiàn)超人的能力,這都是常人所不具備的能力,一方面值得敬畏,另一方面也顯得陰森恐怖。
平安時代后期成書的《大鏡》《今昔物語集》等說話集和文學作品中,除像安倍晴明這樣的官方陰陽師外,還出現(xiàn)了民間活動的“法師陰陽師”,以及掩蓋自身的“隱藏陰陽師”等各式各樣的陰陽師。

《今昔物語集》,小峯和明 著,巖波書店, 2001-5
他們被描繪成能夠在祭祀時發(fā)現(xiàn)鬼怪,在鬼怪襲來時保護自身,使役式神,還能夠通過祈禱延長普通人的壽命,或者反之通過詛咒殺人的超能力者形象。可見自陰陽師誕生以來,人們一直口口相傳的陰陽師傳說都帶有神秘學特征。
陰陽師區(qū)別于常人、在某種意義上近似于脫離世俗、獻身神秘的性質(zhì),成為引發(fā)眾人想象的要因。
普通民眾出于追求非日常事物的好奇心,更是對此類故事津津樂道。流傳下來的物語中,比起描寫陰陽師日?;顒拥膬?nèi)容,絕大多數(shù)都是描寫鬼怪與詛咒等更加吸引眼球的獵奇故事。

安倍晴明與蘆屋道滿斗法場面。圖/《北齋漫畫》
鐮倉時代以后,武士政權(quán)對包括陰陽道在內(nèi)的公家貴族文化持排斥態(tài)度,失去貴族仰仗的陰陽師們開始從朝廷流落民間,與民間其他宗教相融合,形成了面向大眾的“平民化陰陽道”。文學作品中的陰陽師形象進一步滲透至民間社會。
受民間陰陽師活動以及晴明子孫彰顯其功績的目的影響,安倍晴明自鐮倉時代后逐漸成為陰陽師的代名詞。晴明先是作為擁有異能的陰陽師為人傳頌,在隨后的傳說故事中更是變?yōu)榉侨酥铮ê傊樱?/strong>
直到近代為止,安倍晴明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形象,一方面有著占術(shù)預言能力,另一方面又是以狐貍之子的身份掌握神通咒術(shù)的異能人。不得不說的是,集成在安倍晴明一人身上的陰陽師形象的背后是漫長歷史中為數(shù)眾多的陰陽師們的活動。

安倍晴明像。圖/維基百科
江戶幕府時期,陰陽道兩大分流之一的土御門家受德川家的庇護得以再度興旺,創(chuàng)設(shè)了土御門神道,獲得了支配全國陰陽師的權(quán)力。但因西方天文和歷法知識的東傳,陰陽道已然完全喪失了影響日本政治的能力。
明治三年,新政府將陰陽師們的活動視為與文明開化不符的“淫祀邪教”之一,土御門陰陽道被廢止。明治五年,新政府改行太陽歷的同時裁撤陰陽寮。陰陽道和陰陽師自此從歷史舞臺的前臺退場,潛伏于地方和民間,幾乎被世人忘卻。

陰陽師文化的復興與傳播
沉寂多年的陰陽師文化之所以重見天日,得益于1987年荒俁宏的獲獎小說《帝都物語》,他首先將安倍晴明這位本來埋沒于古典書籍中的陰陽師挖掘出來并大顯身手。自此日本推出了一系列以“陰陽師”為題材的藝術(shù)作品。
文學方面以夢枕貘的系列小說《陰陽師》為代表;影視方面則是以野村萬齋出演的《陰陽師》為代表;動漫方面則以結(jié)城光流的《少年陰陽師》和岡野玲子的漫畫版《陰陽師》為代表。涉及文學、影視、動漫等文化領(lǐng)域的“陰陽師”作品一經(jīng)問世便受到了熱烈歡迎。

瀧田洋二郎2001年執(zhí)導的電影《陰陽師》。圖/維基百科
上述作品中的安倍晴明與陰陽師形象,基本始于對日本古典說話集與文學作品中所收錄故事的改編。
陰陽師題材的風靡不僅反映了陰陽道這一宗教文化對于日本人產(chǎn)生的無限魅力,更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對神秘學現(xiàn)象的關(guān)注及對鬼神濃厚的探索興趣。
文化創(chuàng)作固然是引發(fā)陰陽師文化復興的重要推力。歸根到底還是日本人意識深處的陰陽道宗教文化被喚醒。許多陰陽道的知識已然作為生活習俗的一部分潛移默化地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在日本的宗教文化結(jié)構(gòu)里,來世的往生與安穩(wěn)由寺院與佛教負責,地域社會和共同體的安寧與對產(chǎn)土、氏神的祭祀歸于神社與神道,預見吉兇、規(guī)避現(xiàn)實災禍且祈求福祿的部分則寄托于陰陽道、陰陽師和其他世俗宗教。可見陰陽道是能夠祛除現(xiàn)世災難、求福祿成就的現(xiàn)世宗教。
在日本國內(nèi)陰陽師熱潮暫告一段落的近年,伴隨手游《陰陽師》的問世,在中國卻刮起了一股異國陰陽師熱潮。除文化創(chuàng)作、獵奇心理等外在因素,中國人之所以接受乃至沉迷陰陽師文化有其深層次的原因。

手游《陰陽師》中的人物。圖/維基百科
首先,由于陰陽道的理論起源于古代中國的陰陽五行等學說,再加上其現(xiàn)世宗教屬性與中國的道教文化極其相似,很大程度上能夠產(chǎn)生親近感和引起共鳴。
其次,陰陽師故事中的妖怪文化吸引著中國人的眼球。日本妖怪的70%原型來自中國,從妖怪文化起源的平安時代,到大量御用畫家繪制妖怪的室町時代,日本人用圖文并行的方式將妖怪文化迅速推廣開來。明治時代的柳田國男、井上圓了等人則從民俗學等角度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百鬼夜行畫卷。圖/維基百科
與日本卷帙浩繁的妖怪學研究相比,中國除古老的神話典故外,長期缺乏詳細介紹妖怪的書籍。當今的中國無論是民間還是學術(shù)界,都對該文化認識不足,甚至嗤之以鼻。
正如夢枕貘所說,陰陽師中的大多故事都源于中國的各種神話傳說與歷史故事,也許正是人們在陰陽師文化中看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外延和影子,故而中國人能迅速接受和癡迷于陰陽師。
參考文獻:
1.朱麗麗,徐鳳:《日本陰陽道思想與平安貴族的日常生活》,《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年第7期。
2.朱麗麗,徐鳳:《淺析夢枕貘的<陰陽師>風潮及其中的女性形象》,《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
3.王靜:《日本陰陽道研究辨:形成與屬性》,《世界宗教文化》,2017年第4期。
4.高慧穎:《日本陰陽道研究》,延邊大學2018年碩士論文。
5.郭娜:《陰陽道在古代日本的受容研究》,《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年第5期。
6.[日]山下克明著,梁曉弈譯:《發(fā)現(xiàn)陰陽道:平安貴族與陰陽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
*封面圖為電影《晴雅集》劇照。

本文系網(wǎng)易新聞?網(wǎng)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簽約賬號【硬核讀書會】原創(chuàng)內(nèi)容,未經(jīng)本賬號授權(quán),禁止隨意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