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大院》的職場,被忽視,被搶功、被誣陷、那么新人還要堅持嗎

真實的故事,才有生命力。一位在北京郊縣工作的朋友和我介紹《縣委大院》這部劇。
她說:別看《縣委大院》講的是貧困縣,但是真的太真實了,就是開會的茶杯水杯,桌牌都和我們一樣,大家穿的襯衫和我們一樣,文件字體也是一樣的,以及辦公桌這些,全國統(tǒng)一呀。我看這電視劇,那感覺就好像看自己上班一樣。
這么高的評價,我也開始看,幾集看下來,印象最深的是新人林志為,遭遇了被忽視,被搶工、被誣陷,三大職場陋習。
首先,這三種問題,是職場陋習,不是什么磨煉主角的試金石。不能因為林志為逐一克服就認為“世界本來如此”。錯的會存在,同時應該被抨擊被遏制。
其次,這三大職場陋習,換到現(xiàn)實中,很多人遇到后,會留下來打通關,還是想著離開呢?
第一,新員工被忽視。
林志為上班第一天,大家都忙著自己的事情,沒有人為林志為解釋,他的工作職責是什么。這是比較廣泛的職場問題,在個案輔導中,我也遇到不少同學,入職新公司,前兩天有些莫名其妙,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我認為,這不是大家忙,而是單位內(nèi),沒人重視新人,這才是本質(zhì)。
因為任何有正常工作經(jīng)驗的人都清楚,幫助新人盡快適應工作,是對團隊和部門有利的。而且后面也看出來,這個部門有人忙有人不那么忙,所以忙到?jīng)]空介紹一下,不成立。
在機制欠缺中,大家都有意或無意的忽視了。這其實是一種麻木,就好像反正我當初也是這么過來的,所以我不會在意你。
因此,只要在個案輔導中,遇到那種會給新同事當中自我介紹,會介紹部門分工的公司,都值得表揚。
這件事,職場新人小林表現(xiàn)的很主動,沒有失落,而是主動的請教同事要學習,去倉庫搬來理念領導發(fā)言稿自己學習。這份主動,其實在職場,就已經(jīng)鳳毛麟角了。


第二,功勞被搶。
在部門老員工江霞需要幫忙的時候,林志為立即上前,主動幫江霞錄入數(shù)據(jù)。林志為徹夜加班,一直忙到第二天上班的時間。其實錄入數(shù)據(jù)本身就是臟活累活了。

可是就在他吃早飯的功夫,同事中的老油條直接搶了功勞,得到領導的一句“你搞得,熬夜了吧”。

這件事,我在個案輔導中也遇到過,那么我的建議也是,沒必要到領導面前澄清“這件事是我熬夜做的”。如果能早點避免這種問題會更好,但是如果已經(jīng)發(fā)生了,那么去爭執(zhí),就算領導最后相信你,其實你損失更大。因為領導不是包青天,他要的是工作成果,通常不想給你明斷是非。
這里職場新人小林的處理方式也很好,默默的認了,沒有大吵大鬧。
這里我再強調(diào)一遍,被同事坑害這種,如果不涉及到獎金,那么大吵大鬧的,只會讓自己更難看,只能先忍下,伺機而動。
那么什么情況下涉及到獎金,你真的要爭奪呢?我還真?zhèn)€案輔導過。這位同學是做奢侈品銷售的,就是一單生意5萬以上,一位客戶她通過活動認識,跟了一個多月,來門店下單。而這個時候,客戶要最后挑選幾種顏色,他去了躺廁所,而一位同事鉆了空子,直接和這位客戶走完了付費流程。其實客戶不懂誰的訂單誰拿提成的規(guī)矩,既然有銷售來服務走流程,就跟著走了。那么這位同學看到這種情況,先不聲張,而是和同事一起幫助客戶包好商品,送了出去。
而轉身就找店長說明情況了,有和客戶的聊天記錄、有店內(nèi)監(jiān)控,這個客戶是自己一直跟一指談的。
那位鉆孔子的銷售也是臉皮厚,“我看你離開了,擔心冷落了客戶,就過去服務的”。
最后店長做主,這筆訂單的提升二八分,這位鉆孔的同事還是拿了提成中的兩成。
以上,是涉及到真金白銀且商業(yè)領域的案例,而《縣委大院》中林志為被強攻,要鬧起來,就都難看了。
第三,被誣陷。
明明是同事告訴自己,三點半開會,而自己發(fā)布通知后,同事來了大發(fā)雷霆,將錯誤推到小林身上,而且說出“教都教不會”的嚴厲批評。

那么我看知乎上有人出主意,說這種情況要錄音,就是個證據(jù),或者要清楚的記在本子上和他確認,不是自己的鍋,就不要背。我認為這種建議其實不現(xiàn)實——只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我們是沒有辦法和誰說話都錄音的,而記在本子上,別人也未必會承認。
總之,《縣委大院》中的職場,因為太多的文案工作和協(xié)調(diào)轉述,出現(xiàn)這種職場陋習,也容易進入糊涂賬,算明白可以,只是成本太大。
新人林志為都一一承擔了,而且體現(xiàn)出更多優(yōu)質(zhì)職場精神——
我看林志為,頗有熱血漫中的男一號氣質(zhì),目標堅定+心胸寬廣。
當領導布置,你和我一起去一個招商活動時,林志為會跟上一句“需要我準備什么”。這讓領導開始重視這個年輕人。
面對錄入數(shù)據(jù)這么枯燥的任務,林志為很快發(fā)現(xiàn)數(shù)據(jù)的異常,只是被老同事勸解不需要提這種問題。

以上就是《縣委大院》中的職場問題,按照開頭我朋友說的,這部劇好真實,那么以上職場問題,也是真實的。
最后,我有三個職場問題。
第一,林志為在這些問題中,呈現(xiàn)出了的努力、思考和主動的優(yōu)秀品質(zhì)。那么這些品質(zhì)能幫助他在體制內(nèi),得到晉升和重用嗎?
我會比較樂觀,我相信世界總歸是平的吧。林志為同志的品質(zhì)素養(yǎng)非常卓越(這孩子怎么長大的?)。那么體制內(nèi)也是有職場邏輯在的,所以林志平這樣的新人,會得到晉升與重用。
但是說來慚愧,我從來沒真的在體制內(nèi)工作過,所以歡迎有相關經(jīng)驗的朋友補充討論。
第二,如果我們在職場遇到這種委屈,要不要離職呢?
首先,我并不推薦任何人都學習林志為這種默默忍受并繼續(xù)熱愛工作的堅韌。如果這份工作,你不夠熱愛,那么可以離職。至于離職理由,我組織好了語言:這個單位對新員工沒有入職培訓,所以入職后我遲遲不清楚自己的角色,主動溝通后,工作分工不清,我的工作量較大,經(jīng)常徹夜加班,而且當我對工作有疑問的時候,老同事會警告我不要提問干活就行?;谝陨象w驗,我會渴望更人性化的平臺發(fā)展,比如允許員工提出問題,會給新員工一個入職介紹,那么我并不排斥加班和工作壓力,所以我選擇跳槽。
其次,如果這份工作是你的夢想所在,或者你不能離職,那么林志為的作為就值得參考——不要變成老油條,那是生命的下滑。如果你也因為身在體制內(nèi),或者因為對這份事業(yè)有很深的熱愛(就想為人民服務),而不能離職,那么就要適應。不是消極適應的變成老油條,比如我不再主動思考、不再主動幫忙,而是要用更多的成績爭取生存空間。一份工作,再怎么說都一天8小時,好好做,是對自己的溫柔。
第三,“體制”是這些職場陋習存在的合理理由嗎?
在各種網(wǎng)上分析中,我看到很多“體制內(nèi)就是這樣的”,“好多這種老油條”,“你就得適應”的觀點。似乎上述問題,成為體制內(nèi)的一種自然特征,是一位年輕人入職體制內(nèi)應該承受、有所準備,不要質(zhì)疑的事情。你同意嗎?
我認為體制內(nèi),不應該是這種陋習存在的合理化理由。年輕人也好,這些陋習的受害者也好,都應該努力,改變它。
我是為好優(yōu)姐姐,提供有溫度能操作的職業(yè)輔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