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選擇,20歲的王源這么說

一個明星的誕生,是無數(shù)選擇的過程。
首先,這是他個人在無數(shù)個深夜無數(shù)個路口的選擇結果;其次,這是粉絲和市場大浪淘沙的選擇;最后,這還是時代和命運的選擇。
而對于王源而言,時至今日的位置和成績,更是千挑萬選的結果。如果算上練習生的時光,這是他入行的第十個年頭,迄今為止,人生一半的時間都在排練室里、舞臺上、鏡頭前,以及日復一日的飛行中度過,他的“工齡”遠遠超出同齡人。他用將近10年的時間,從小小的家到央視春晚、聯(lián)合國演講臺,時至今日,他已是中國青年藝人中的代表人物。
對難以計數(shù)的追隨者而言,他是偶像,是明星,一舉一動備受矚目;
對這個時代而言,他是參與者,也是記錄者,他用舞臺、影像、創(chuàng)作記錄著中國文娛行業(yè)最為亮眼的一部分,也用音樂和文字譜寫著當代青少年的鮮明模樣;
而對他自己來說,這更是一條鮮花、燈光和荊棘并生的追夢之旅,他見過最盛大的煙花,也蹚過連綿不絕的險阻,展現(xiàn)著中國第一批“00后”的桀驁姿態(tài)。
三年前的采訪中,我們問到他后悔進入這一行嗎,他特別肯定地否定了。如今再問同個問題,他說:“我還是會選擇進入這一行,而且會有越來越多選擇?!?/p>
成長的選擇——譜、寫、生活
10月的上海,王源20歲生日的前一個月,我們和王源再次相見?!笆弧奔倨诤髲凸さ牡谝惶?,早起整裝,沒來得及喝一口咖啡,就匆忙上車。和許多動輒10多人來拍攝的藝人不同,王源幾乎是悄無聲息地走進攝影棚,寬大的運動服,略帶倦容,跟經(jīng)過身邊的人輕輕問好?;瘖y室尚未裝置完,他就安靜地站在門口,不疾不徐,默默觀察四周。臉小、肩寬、眼神澄凈,引得樓下工作人員窸窸窣窣討論著:嗯,真有“星范兒”!

當日拍攝有三組主題:譜、寫、生活。對應著他十分重要的三個部分。他拍攝的效率很高,長年累月訓練出的鏡頭感和專業(yè)度,令他在現(xiàn)場游刃有余。這種成熟藝人的干脆利落,在20歲的王源身上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改變是顯而易見的。2017年春天,我們第一次專訪16歲的王源,他會用略帶稚氣的聲音講述煩惱,會和記者探討鯊魚卵的形狀,講到有趣處還會調(diào)皮地笑起來;3年后,他的臉已棱角分明,對話中更多涉及的是對事業(yè)、對工作的思考,眼神里有了更多不一樣的東西。
他說:“其實也不知道怎么說,包括現(xiàn)在寫的歌詞,我也感覺有一些不一樣,會想得更加多,或者說更能夠往深一點的地方去思考,感覺自己好像真的有點長大了,會覺得需要更加冷靜一點,更加溫柔一點?!睂τ谏硖帄蕵啡Φ娜藖碚f,時間給人帶來的成長總是成倍的,對處在關注度金字塔頂?shù)耐踉磥碚f更是如此。
這種成長體現(xiàn)在他譜寫的歌里。14歲時,他用3天作詞作曲,寫出了《因為遇見你》,直抒胸臆,滿腹的少年感懷。而今年采訪,他跟記者聊起最新專輯中的歌曲《花瓣》。在公司開會時,他聽到了旋律Demo,覺得音樂就像花瓣掉落一樣。他喊停了會議,獨自走到隔壁辦公室,寫出了歌詞。
他最喜歡的一句是:“重新把熄滅成灰的篝火再點燃,看一遍煙花綻放時會何其絢爛?!?/p>
“其實意思大概就是說已經(jīng)過去的事情就已經(jīng)過去了,但是它會留在你的回憶里面,往回看都會是美好的。”他對記者說,“如果把每一件事情都當成一個經(jīng)歷來看待,就會很好?!?/p>
文章同樣如此。他在《環(huán)球人物》專欄“王源說”中寫的第一篇文章,叫做《挪威的雪》,寫的是他在工作途中所見的雪景。當時的少年,最愛用的是描寫和抒情,用心寫著很多漂亮的句子。到了今年,他更常記敘和議論,江邊騎行、夏日垂釣、西藏公益,他的講述范圍已經(jīng)從景拓展到人再到自己的內(nèi)心收獲。
王源用“出擊型”來形容自己從小到大的工作心態(tài),很多時候,消除忐忑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他常?!皬捅P”自己走過的路,還是會懊惱自己不夠努力。采訪正式開始前,我們開玩笑讓他給自己20歲以前的人生打個分,他給自己打了“70分”。
“當時我可能覺得已經(jīng)做到90分了,但后來再看就覺得自己只做到了70分,我會想為什么不再逼一逼自己努力一點呢?”他說,“20歲以前,我見過了一些事情,也有了很多思考,我想在以后的時間里,可以更成熟,更穩(wěn)重,然后做到更多更好的事?!?/p>
事業(yè)的選擇:快樂和代價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許多人“被迫”有了一段休息期。王源也是如此。從學?;貒?,他在廈門經(jīng)歷了一段隔離期。上一次來到這座城市,是他和《地久天長》劇組一起參加第三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禮。
由于時差,他的生物鐘被迫顛倒,有時候早上七八點睡著,晚上六七點就會醒來。因此,看到最多的景象,不是深夜的海,就是海平面上初升的太陽。這種“日出而眠,日落醒來”的體驗,有時反而給人帶來了些許萬籟寂靜的時刻。
“這種時候反而想了很多,想很多有的沒的的事情。想曾經(jīng)來過這兒,想過去發(fā)生的事,想接下來的工作,想未來該怎么辦……”他說,“之前我工作很忙,很難有機會思考這么多。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也讓很多人受到傷害,這些都讓我對生活、對生命有了新的看法?!?/p>
他有了一個最深的感觸:人生無常,還是應該讓自己快樂一點,還是應該多去做自己內(nèi)心真正想要追求的事情。

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尤其是對一個身在娛樂圈的人來說。在許多人的認知里,他似乎是個一夜爆紅的明星,沒有經(jīng)歷過太多洗禮,也沒有坐過冷板凳,一出道就是一個字——紅。
事實上,在所謂的爆紅之前,重慶大江小學的王源同學還只是個“游擊歌手”。11歲時,他成為練習生,以一種參加興趣班的心情展開了自己的起步之路。家、學校、公司,三個地方是根據(jù)地;鬧市街區(qū)和唱歌比賽現(xiàn)場是游擊地。在人來人往的地下通道,他舉著麥克風說:“大家好,我是王源,今天在這里唱歌,是聲樂老師希望我鍛煉膽量,希望大家喜歡?!彼缎尽?,有人駐足聆聽,有人拍照錄像,也有人匆匆走過。
后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不到3年時間,王源從網(wǎng)絡紅到線下,從重慶紅遍全國。而在日后的無數(shù)報道中,那些艱苦訓練、練唱的場景被媒體不斷提及。在父母眼中,突如其來的成名讓王源瞬間從懵懂狀態(tài)進入了一個大人世界,似乎就此錯過了正常孩子該有的少年時代,他的母親在采訪中提到,如果再選擇一次,絕不會讓兒子在這么小的年紀入行。

外人眼中的“失去”,在王源看來更多的只是“應該付出的代價”,他深知有許多比他更努力的人,也有許多比他失去更多的人,卻始終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吧咸觳豢赡茏屇愕玫揭磺?,我已經(jīng)擁有很多了。”他對記者說,“自己努力是一部分,機遇也是一部分。”他感念于一路走來的“好運”,所以從不因為那些失去覺得委屈。每當記者問起是否后悔年少入行,他也總是斬釘截鐵地回答:“不后悔?!?/p>
唯一讓王源真的覺得遺憾的,是過于繁忙導致不能好好消化所有經(jīng)歷。有一次,他回到重慶,再次路過當年唱歌的地下通道,突然覺得恍如隔世,“有一種說不出的震撼”。今年生日會,他辦了一場整日直播,把大量時間和鏡頭留給了自己的家人、朋友,也重新回到地下通道唱了一首《旋木》。在他看來,20歲是一段旅程的終結,更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以這樣一種平行時空般的形式慶祝,也是給自己的祝語:謝謝經(jīng)歷的一切。
采訪時,王源說:“我給自己的一個祝福也好,要求也好,是希望能更做自己,這不是說要叛逆或者怎么樣,而是能讓自己的時間有更合理的分配,在該努力的事情上專心去努力,覺得累了的時候也可以稍微休息一下,而不是盲目地一直往前沖?!?/p>
少年奔波近十載,此時此刻,他找到了更好的自洽之道,借以達到內(nèi)心的平衡。

自我的選擇:唯愛不累
火辣辣的山城重慶,大山大川練就了這片土地上的人——耿直爽快,霸氣堅定。生于斯,長于斯,王源本性中亦有著典型的重慶風格。很長一段時間,他常被形容為“乖”,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在乖巧外表下,他逐漸展現(xiàn)出的是內(nèi)心的銳氣。2017年底,他主動報名參加《蒙面唱將猜猜猜》。這是檔歌手需要用面具遮擋住臉唱歌的節(jié)目,他說:“就是希望大家能在不知道我是誰的情況下聽到我的歌聲,不要有任何濾鏡?!?/p>
2019年初,王源又力排眾議參加歌手原創(chuàng)類節(jié)目《我是唱作人》,每一期都必須帶來一首自創(chuàng)曲。節(jié)目里,他唱過少年心事,也演繹過熱血說唱,有過好成績,也經(jīng)歷淘汰,節(jié)目導演車澈評價他這次是真正意義上以一個創(chuàng)作歌手的姿態(tài)站在舞臺上。在參賽的第三期,王源唱的是自己作詞作曲的《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唱到流淚。
世上沒有真的感同身受,
面對其實只有一個人。
一個人在夜里哭著,
哭到頭疼直到睡著,
沒有人能真的理解你啊……
這首歌令車澈備受動容,這位打造出多個爆款綜藝的資深前輩評價王源為“最令人驚喜的歌手之一”,他說:“這個世界真的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你的痛,你的難受,是別人所無法感知的?!?/p>
在《環(huán)球人物》專欄“王源說”中,王源寫過一篇題為《獨處的時光》的文章:“我曾看到一句話: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很多時候,我們并不夠了解自己,反而是外界評價對自我判斷的影響更大,因此我們常常困于迷茫和彷徨?!?/p>
世界上的確沒有人能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人可以在自我感受中前進蛻變。
蒙面唱歌、參加比賽、出國留學、攻讀音樂,王源的這些選擇在很多時候并沒有得到身邊人的廣泛支持,甚至很多人勸他“再考慮考慮”。
“有人給你提出反對意見嗎?”記者問道。
“有。”
“那你是怎么想的?”
“我也忘了是在哪兒看到的,應該是最近看電視劇里說的吧,臺詞里說我試過了好多東西,但是這些都不是我喜歡的,我只有做我喜歡的事情時才不會累。當然別人意見很重要,但是到最后還是得自己做選擇。”

他已經(jīng)學會用自己的步調(diào)過自己的人生。采訪里,時間分配、目標定位、自我選擇,這些詞不斷出現(xiàn),王源更想做的是一個靠自己發(fā)光的人,而不是單純在他人眼里發(fā)光的人。
王源有很多音樂圈的前輩,說只要他需要,隨時都能來幫助他、指導他,但王源很少去麻煩他們,他始終覺得自己的基礎和能力并沒有到這樣一個階段,需要更多樂理和知識上的積累。因此,在大學選擇專業(yè)的十字路口,他選擇了在外人看來更為艱難的音樂。

剛出道的時候,王源上網(wǎng)去看網(wǎng)友對自己的評論,看到罵他的言論就會偷偷躲在被子里生氣,“自己也罵回去”;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和這些外界的聲音和解,“不喜歡你的人說的話其實很好分辨,但如果是很中肯的評價,我真的會很認真聽,而且會很感動。”
剛出道的時候,王源第一次創(chuàng)作歌曲,哼著哼著就把調(diào)子錄下來,然后回去慢慢補充?,F(xiàn)在,他對創(chuàng)作有了另一層理解:“我以前的觀念里唱歌和寫歌一直是為自己說話的,但后來有人告訴我不僅要為自己說話,還要為別人說話,我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p>
這何嘗不是一種更為理性、更為自由的人生選擇?20歲這一年,王源選擇跳出繁復的犬馬世界,也跳出禁錮在自己身上的零碎枷鎖,和解但不隨波逐流,一面前進,一面平衡,借以看到更寬闊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