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財報之外,騰訊音樂的未來如何?
作者:霖寧
原創(chuàng):深眸財經(chutou0325)
北京時間8月16日美股盤后,騰訊音樂控股(TME)發(fā)布了2021年二季度財報。
?
報告顯示,騰訊音樂第二季度總營收為80.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69.3億元增長10.8億元,同比增幅為15.5%;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7億元,與上年同期的9.39億元相比下降12%;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2億元,去年同期為11.5億元。
?
在數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下,中國數字音樂行業(yè)也進入了發(fā)展快車道。7月份,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要求“30天內解除高保底金等模式下的獨家協議”,將數字音樂行業(yè)推向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
有賴于這樣的大背景,騰訊音樂在復雜的資本市場上依舊可以保持基本盤的穩(wěn)定,同時迎來業(yè)務營收的穩(wěn)健增長,根據財報顯示,騰訊音樂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6620萬,再創(chuàng)新高。除此之外,騰訊音樂的Q2財報又透露了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呢?
1,與騰訊生態(tài)聯動,加碼扶持音樂人
從主要經營數據來看,騰訊音樂收入主要由在線音樂服務與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業(yè)務營收組成。
?
其中來自于在線音樂服務的營收為29.5億元,與上年同期的22.2億元相比增長32.8%,這部分增長主要來自于音樂訂閱的營收和廣告服務營收。在線音樂的訂閱營收為17.9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3.1億元相比增長36.3%,但因為二季度騰訊音樂開展了不少訂閱會員的打折促銷活動,因此,盡管刺激訂閱用戶增長了40.6%,但也拉低了單一用戶的付費水平,從上年同期的9.3元小幅下降至9.0元。
?
而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業(yè)務的營收為50.6億元,與上年同期的47.1億元相比增長7.4%,主要由于來自直播和社交娛樂平臺廣告的營收增長。。
?
從用戶數據來看,本季度騰訊音樂在線音樂服務的移動MAU(月度活躍用戶人數)為6.23億人,凈增800萬用戶,相比之前有所回暖,但與上年同期的6.51億人相比下降4.3%;社交娛樂服務的移動MAU為2.09億人,與上年同期的2.41億人相比下降13.3%。在線音樂服務的月度ARPPU(每付費用戶平均收入)為9.0元,與上年同期的9.3元相比下降3.2%;社交娛樂服務的月度ARPPU為153.3元,與上年同期的124.6元相比增長23.0%。
?
用戶回暖主要得益于上半年騰訊音樂自身功能和內容的增加,以及與騰訊體系其他平臺的聯動。
?
在視頻號方面,今年4月,騰訊音樂人/QQ音樂開放平臺攜手微信視頻號推出了「原創(chuàng)音樂共振計劃」,騰訊音樂簽的獨立音樂人借助微信生態(tài)流量閉環(huán)得到更大范圍的曝光,打通營銷后鏈路。
?
在微信方面,QQ音樂聯合微信推出了“QQ音樂聽歌分享至微信狀態(tài)”功能。用戶只需在QQ音樂歌曲界面點擊分享到“微信狀態(tài)”,即可一鍵跳轉設置狀態(tài),向好友展示當前音樂“心情”從而促進了騰訊音樂在微信私域流量的迅速傳播。
?
整體來看,騰訊音樂此次的業(yè)績基本符合外界的預期。而近幾次財報中,騰訊音樂對于獨立音樂人的描述明顯在加重,此次還專門提及了和騰訊體系其他內容和平臺的聯動,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點,不知后續(xù)騰訊音樂是否會將此作為發(fā)展重點。
2,進入內容為王的“新版權時代”
相較于本次財報,市場更關注的其實是丟失了獨家版權的騰訊音樂后續(xù)會如何出牌。
反壟斷一直是懸在互聯網大廠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著各項法規(guī)的完善,國內外的巨頭們被反壟斷調查似乎已是家常便飯。
7月24日,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對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下發(fā)了反壟斷處罰(50萬),以及獨家解除、平等條件、合理報價三項經營限制。
公告顯示,此次處罰緣于騰訊在2016年收購中國音樂集團股權,也就是騰訊將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合并組成騰訊音樂集團,這一舉措違反實施經營者集中行為。
音樂平臺的版權大戰(zhàn)可以追溯至2015年。當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fā)布禁令,未經授權,音樂APP不可傳播作品。在版權意識的推動下,巨頭們開始通過最原始的方式權奪版權,這便是燒錢。而無力爭奪版權的尾部平臺,只能無奈退場。
2016年,騰訊收購中國音樂集團,將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合并組成騰訊音樂集團(TME)。,財力雄厚的騰訊通過對上游版權方環(huán)球、華納、索尼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交叉持股,優(yōu)先獲得獨家版權。
所謂獨家版權,通俗講就是獨家代理和獨家經營權。獨家版權對于音樂平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歷年財報顯示,騰訊音樂的成本增速顯著高于營收,成本在營收占比逐漸接近70%,并長期維持在60%以上。行業(yè)人士表示,此前三年的版權大戰(zhàn),更是將音樂版權價格推高了十倍之多。
2018年,騰訊音樂與網易云達成互相授權的協議。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騰訊仍保留了最為關鍵的1%核心版權,包括周杰倫、五月天的極具粉絲號召力的作品。
燒錢大戰(zhàn)之下,阿里巴巴旗下的蝦米音樂因財務危機在今年2月停服,但阿里目前還可以通過網易云音樂與騰訊對抗,但網易云音樂很缺錢,招股書顯示其2018-2020年虧損都達15億以上。
如今的反壟斷,相當于讓整個音樂產業(yè)必須面對全新的競爭方式。
3,斷臂之后就是重生?
事實上,在處罰信息公布之前,騰訊音樂的活躍用戶就已呈現下降。放開獨家版權之后,騰訊音樂的月活用戶數預計會有影響。盡管騰訊音樂曲庫內容數量并不會減少,但版權成本勢必將大幅度降低。
?
但此次版權市場開放針對的只是壟斷行為,并不意味著唱片公司要放開版權,音樂平臺購買版權的支出并不會因此減少。這無疑是宣告了獨家版權時代的結束,未來外部內容對用戶來說已經沒有差別,音樂平臺之間的較量,只能從產品自身的設計差異展開。
?
從中長期來看,騰訊音樂原本依靠版權優(yōu)勢形成的牢固流量盤如今需要花費更大精力去維持,抖音快手網易云的虎視眈眈,讓騰訊不得不多一筆營銷支出以量取勝。伴隨著版權的放開,騰訊音樂以往靠轉授權獲得收入也將顯著下滑
?
即便如此,因為網絡音樂市場行業(yè)規(guī)模較小,且商業(yè)模式單一,因此盡管騰訊音樂即將面臨瓶頸,但全面競爭的格局下,也依舊會有平臺先倒下。
?
放棄獨家版權,動搖到騰訊音樂最賺錢的業(yè)務了嗎?
?
根據騰訊音樂此次披露的財報,占比較高的是社交娛樂營收,包括全民K歌、酷狗直播、酷我聚星的直播和社區(qū)業(yè)務等,營收主要來自于這些平臺的虛擬禮物和增值會員。
??
在線音樂收入部分雖然占比較低,但近幾年來增速很快,本次財報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2.8%,其中音樂訂閱收入為人民幣17.9億元,較2020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幣13.1億元增長36.3%,遠高于Spotify。成長空間頗為可觀。
?
在這種形勢下,哪怕沒有反壟斷,騰訊音樂也要針對業(yè)務做出改變。
?
今年以來,騰訊音樂就人事和組織架構進行多次調整,將戰(zhàn)略內容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面對版權的放開,騰訊音樂如何打好下一仗,是這次財報之外,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
恩格斯說:“音樂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币魳窉叱宋淖终Z言無法觸及的盲點,是人類精神世界的剛需,因此其商業(yè)前景與成長性的能見度較高。方向對了,路就不怕遠,把服務做好,音樂平臺才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