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絮<原創(chuàng)散文>

農(nóng)諺說:“九九楊落地”,這話確實不錯。
立春后一個月,便進入“九九”,這是冬至數(shù)九以來最后一個九天。此時,故鄉(xiāng)大地上的白楊,枝頭開始吐出絨絮。老遠望去,那一排排.一片片挺拔的白楊,整個樹冠,大小枝頭,滿是一個個灰褐色的小絨球。它們雖無花的妍麗,葉的嫩綠,但卻能使故鄉(xiāng)人明顯地察覺到春的腳步。
楊絮從露頭到垂長,僅僅也就是幾天的時間。毛茸茸的楊絮,倒掛枝頭,在春風中不停地搖曳。猶如無數(shù)條毛毛蟲在枝頭蠕動,享受著早春溫暖陽光的沐浴。
春暖乍寒。初春,氣候極不正常,冷暖氣流處于抗爭階段。然而,楊絮竟能冒著早春的寒冷,首先倔強地暴身枝頭,以示春的降臨。這時殘冬的影子并未完全消失,它還在頑抗.固守,它還在故鄉(xiāng)大地上徘徊。然而,春風畢竟已吹到了這里。它全力驅(qū)趕著殘冬向故鄉(xiāng)挺進。它甚至發(fā)出怒吼,它無情地摧枯拉朽。在這種氣候變幻無常的環(huán)境下,楊絮竟堅強不屈地生長著,且生命又如此短暫,只見它那高尚而無私的奉獻精神。
我喜歡楊絮。童年時代,它就給我留下深情的回憶。記得童年的時候,每到楊絮初綻,我和村莊兒童就常到這白楊樹林中玩耍捉迷藏。我天天盼望楊絮垂長,就像盼望著那美麗而溫柔的春姑娘快點回到村莊。幾天后樹上的楊絮就開始墜落。然后,在地上撿幾個,然后將絮端那褐紅色的小球慢慢塞入鼻孔.耳道,以其象征胡須。我們又用白楊樹條編帽子戴在頭上。我們直著腰,搖擺著手,腰里插著小木槍,象解放軍叔叔的樣子,彼此嬉戲,百感滑稽可笑,樂在其中。
我愛楊絮。因為它是報春的勇士。當它伴隨著早春來到城市,來到池塘邊,來到工廠中......。它卻只有短暫停留,便毅然從枝頭離去。楊絮從不留戀高位,它總是把春天的枝頭讓給綠葉。
我愛楊絮。當殘冬最后逃之夭夭,當大地風和日麗,當萬物蘇醒,自由和歡樂的時候,楊絮卻默默地從枝頭消失。
楊絮匆匆地去了,唯有空氣中還在散發(fā)著它那濃郁的清香。然而,此時的故鄉(xiāng)大地卻已是新芽正發(fā).生機勃勃?!蹲澹簭堊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