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一部我無法跟著吹的好電影

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jié)者。
在電影院把《少年的你》認真的看完了,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我沒哭。
年紀大了,淚腺松動,被很多作品和情節(jié)觸動過的我,卻沒有被這部作品打動。
回家思考了一整天,我覺得原因有二:1.劇情遺憾太大,導致缺失真實感。2.我一直在邊看邊思考。

首先要肯定一下電影的題材,以及演員的演技和努力。
有人拿《少年的你》和《我不是藥神》做比較,我想說的是,電影能夠過審上映,一定是相關(guān)政策松動,法規(guī)完善在先。
之前有人吹說藥神讓抗癌藥降價了,那純屬胡扯,本末倒置。而《少年的你》也是一樣的,你不可能指望一部電影對社會環(huán)境或者相關(guān)的法律法規(guī)產(chǎn)生什么撼動。
最開始,我是沖著校園霸凌題材去看的,相信這部電影引起這么多關(guān)注,肯定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少年的你》最大的敗筆,也正是這一部分。
這里談談一些個人觀點,需要注意可能會有一部分的劇透。
一、不真實的校園霸凌
中國的九年義務制教育普及度之高,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所以,幾乎所有看過的人,都經(jīng)歷過學生時代,多多少少都會感同身受。就算自己不是霸凌或者被霸凌者,身邊也一定會有類似的現(xiàn)象發(fā)生。
所以不真實感就來源于此。從影片中可以明顯得知,女主就讀的學校,學習氛圍是相當不錯的。甚至不管是霸凌者,還是受害者,都是奔著一本甚至是北大清華去的。這樣的環(huán)境里發(fā)生霸凌,真實性實在是太低。
任何一個人,只要回憶一下,自己真實生活中所知道的校園霸凌,就會發(fā)現(xiàn)濃濃的違和感。
更何況,女主的被霸凌來得有點莫名其妙,其他兩個被霸凌的人也只是草草一筆帶過,整個霸凌事件瞬間被架空。另外,三個人一般在幾十個人的班級里無法形成群體霸凌,因為他們才是少數(shù),其他人只是冷漠,沒有一起參與霸凌,反而顯得很不真實。
在這一點上,島國的很多作品刻畫的就更為真實:少部分起頭霸凌的人,以及一部分跟著霸凌的人,再加上一些“我不跟著霸凌,就會被霸凌”的人,在班級里形成一定的人數(shù),才會最終演化成群體霸凌的局面。
更不真實的,當然是霸凌結(jié)束的方法了。剛才我有提到,我一邊看一邊在思考,思考霸凌要以何種方式解決。
結(jié)果我沒想到的是,除了一味的忍,以及把霸凌者弄死,導演編劇也想不到什么好辦法了。
我們不能指望一部電影想出什么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因為這是整個社會的病,但是總不能就這樣糊弄過去吧?展紅綾說賊死了,案子就這么結(jié)了,這部電影說霸凌者死了,霸凌就這么結(jié)束了,這也行?
那這樣的框架我能套在任何一部電影身上:鋼鐵俠受到霸凌,后來霸凌者死了,他和美隊好上了;孫悟空受到霸凌,后來霸凌者死了,他跟唐僧取經(jīng)了;周潤發(fā)受到霸凌,后來霸凌者死了,他去打斗地主還出個23456了……
《少年的你》是講述了一個校園霸凌的故事,僅此而已。猶如一個巧克力冰激淋,你咬了一小口,發(fā)現(xiàn)只有外面的殼是一層薄薄的巧克力,里面的,全不是。
里面的是一個愛情故事。

二、硬塞進去的愛情故事
我不反對愛情故事,對演員的演繹也很滿意,但疑問就是:非得有個愛情故事嗎?
看片時落淚的朋友回憶一下,什么時候落淚,為了什么落淚?肯定全是在愛情故事上。
沒有對被霸凌者感同受身或者同情的淚,沒有對自己曾經(jīng)霸凌過別人悔恨的淚,只有對一個強塞進去的愛情故事而流淚。
我們甚至可以完全把霸凌從這個故事中摘除:陳念放學途中救了小北,受到混混報復,然后小北開始保護陳念。后來陳念失手弄死一個混混,其他情節(jié)完全保持不變。
可以看到,這部電影還能拍得下去。
但是如果把愛情故事摘除,那這部電影可能幾十分鐘就戛然而止了。
愛情故事有市場,這個我理解,情情愛愛的,誰不愛呢?當年生命之杯的歌詞多震撼,到了中文版就變成“想好就做該愛就愛”,“快燃起愛的火”,“一見鐘情的故事到底有沒有”,看中的也是這個市場吧。
但是,被拿來比較的《我不是藥神》為什么就能不講愛情故事,專注主題呢?程勇連思慧的炮都給拒了。
更何況,核心的關(guān)鍵,女主雖然家境不好,不是什么大小姐,好歹是個乖乖女學霸,男主是個小混混,這兩個人本來就不會有交集。
就算有交集,也不可能在一起。就算勉強在一起,最后也走不遠。你別覺得我現(xiàn)實,因為這就是現(xiàn)實,兩個人的世界差太遠了。
而且,從學術(shù)角度上來講,這兩人的感情也很難是真愛,而更多的是吊橋效應。關(guān)于吊橋效應可以自行搜索,我就不搬了。

三、形同虛設的校園架構(gòu)
校園霸凌發(fā)生在校園,但是這個校園的戲份真是少得可憐。
班級環(huán)境沒有交待,前因后果沒有交待,一來就是霸凌。
霸凌會產(chǎn)生,因素有很多。學生自身的懦弱,有,否則兩三個女生能成什么大氣候?老師的忽視,有,再怎么樣也有連帶責任。家長的不管不顧,有,受欺負時最好的靠山不就是自己的父母嗎?
然而,劇中把這一切都省略了??戳税胩?,沒刻畫出女主鮮明的個性;事情發(fā)生之后,老師只交待了一句“換班主任”,班級其他人,學校其他人,教育局的人統(tǒng)統(tǒng)只是跑了個小龍?zhí)祝欢鞯哪赣H被設定為做了傳銷在外躲債,說難聽一點,幾乎等同于女主沒有雙親。
剛才談過,霸凌會產(chǎn)生,是很多方面綜合的因素,而這些因素,劇情里面刻畫交待得實在太少了。
同樣的方法,你把學校這個架構(gòu)去除,電影一樣能拍得下去:陳念被一只小貓欺負,天天被抓被咬。有一天她救了小北,小北保護她不被貓欺負。其他劇情同。

四、空洞無力的人物塑造
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各種煽情境頭、大特寫給得非常足,而對人物的塑造上卻幾乎是一張白紙。
女主什么個性?我母雞啊。
男主什么個性?一樣母雞啊,只知道是個小混混。關(guān)于他的生活環(huán)境和性格成因,片中也只是幾句帶過。審訊的時候,鄭易警官提到小北的媽媽,小北的神情立馬變了,但也僅此而已,害我白期待一場。
霸凌者主謀什么個性?從以往的同類人設中推斷出來:成功人士家庭,大小姐,教育畸形,性格扭曲。但這是觀眾推斷出來的呀。
班主任什么個性,扮演什么角色?幾乎沒有交待。身邊的同學對待女主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何種轉(zhuǎn)變?幾乎沒有交待。
猶如描繪一片綠洲,上面有朵花,有棵樹。但現(xiàn)在篇幅全部用來給花瓣特寫了,看到最后花是什么花,樹是怎么長成的,蝴蝶是什么顏色,草地茂不茂密,全部沒講。
女主的隱忍,男主的痞氣,這些都不是真實的他們。而真實的他們是什么樣子,影片則全部用煽情戲和臉部大特寫來代替了。真的是辛苦兩位主角撐起這一部戲。
再仔細一想,男主會修手機,那干嘛要做小混混?和其他混混聊天,說到一個月能掙幾千,他們很驚訝,因為這對他們來說算挺多的了。那你干嘛不去修手機,就算開不起店先去打工不行嗎?男主又不是殺人犯需要四處躲。
太多的細節(jié)經(jīng)不起推敲,男主的世界只有女主,女主的世界只有男主。不如改編成二人轉(zhuǎn)試試?

五、暴露無遺的法律缺陷
此處無可奉告,請移步微博觀看原文,遺憾。
總結(jié)
這部電影是部好電影,起碼它使校園霸凌現(xiàn)象得到了更多的重視,也就有更多的機會向著消除這種現(xiàn)象邁進一步。
所以,我才會覺得很可惜,《少年的你》本應是一部更好的電影。
最后,有幾點分享給大家:
人善被人欺,隱忍是最沒用的。
一切靠自己,做不到跟不去做是兩回事。
不要裝圣母同情惡人,他們不值得。影片已經(jīng)明明白白的告訴你了:如果有人想弄你,最好的辦法就是弄死他,否則他們甚至連一絲悔意都不會有。
感謝大家觀看,我是波導終結(jié)者,喜歡的朋友記得點個關(guān)注和贊哦,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