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界神主》再加111集成國漫又一年番,終于知道短文化為何火了

真是沒有想到,本以為若鴻文化出品的《萬界神主》動漫下一周就要完結了,誰知道大結局預告還沒有來得及去看。突然我發(fā)現(xiàn)播放平臺主頁面標注的集數(shù)變了,由原來的205集變成了316集,一下子又加更了111集。
按照國漫年番的標準來看,這妥妥是國漫又一部年番,哪怕是以若鴻文化一貫的一周雙更模式,這也足夠了。這也意味著接下來很多國漫迷又有的看了,但是我卻不是太高興,為什么呢?下面大家就都來看一下吧!

一,《萬界神主》再加111集成國漫又一年番,但背后問題很嚴重
按理來說《萬界神主》加更111集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只是呆了一下就馬上想到了問題所在,也想到一個業(yè)界一直流傳的話,那就是“劣幣驅逐良幣”,什么是劣幣驅逐良幣?簡單說就是不好的產(chǎn)品或者東西形成規(guī)模,最終把用心做的質量上乘的給趕出市場。
如今若鴻文化的《萬界神主》就是如此,明明質量不怎么樣,時長還短得出奇,打斗更是讓人不敢恭維,但是偏偏被很多人看,平臺也大力支持若鴻文化的作品。

現(xiàn)在這部作品馬上就要完結了,本以為下一季最少需要明年,但是結果呢?平臺繼續(xù)支持,若鴻還是繼續(xù)干,還把這部作品做成了國漫又一部年番作品,但是這是年番作品嗎?
在集數(shù)數(shù)量上我承認,但是在質量上我是不認的,在我看來其他國漫作品雖然不是年番,但是比之若鴻文化的作品好多了,也能讓人看得下去。但是若鴻文化真就是求量不求質,一味追求數(shù)量,最終靠著量大把其他國漫作品一點一點擠出市場。

而若鴻文化這樣做,有一個最大的底氣就是他賺的是平臺的錢,平臺買斷,他是錢賺到了,至于平臺虧不虧與他無關。而因為制作成本本來就低,不論怎么樣若鴻文化都是不會虧的,但是其他國漫公司出的作品則就相比要慘淡多了。
明明花大力氣做的良心作品,但是就那三四個視頻平臺要,最終你還沒得選擇,最終拿著和若鴻文化差不多的錢,這怎么看都不是一筆好的買賣。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若鴻文化出的作品越來越多,但是其他國漫公司為求做好作品往往一年多才出一部作品。

二,終于知道短文化為何這么火了,與短視頻有關
以前我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看來若鴻文化這種短文化出的作品是沒有多大前景和市場的,但是恰恰相反。
從2016年以來,若鴻文化非但沒有被別的國漫公司擠壓出市場,反而呈現(xiàn)了爆發(fā)式增長,平均一年要出5部國漫作品,到現(xiàn)在若鴻文化已經(jīng)出了不下20部國漫作品,并且還在持續(xù)擴張中。

繼達成了一周滿更的成就之后,他們又盯上了年番成就了,像是《武神主宰》《萬界神主》《無上神帝》等,都達成了年番成就,怕是接下來他們會有更多的年番出現(xiàn)。
那么短文化為何一點不萎靡反而這么火呢?現(xiàn)在我算是知道了,就和近幾年大火的短視頻有關。一個短文化,一個短視頻,開始我沒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現(xiàn)在知道了。短文化和短視頻,大家也可以細品一下,本質其實都是一樣的。

就拿典型的某音某手來說,都知道這里面有很多都是糟粕,都知道里面?zhèn)鬟_的是很多不健康價值觀不正的東西 但是很多人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可以一玩就是一天,而且玩這短視頻是會上癮的,時間久了一天不弄就覺得哪里不對,結果現(xiàn)在就是某音某手日活量足有好幾個億。

短文化同理,也是這樣容易上癮,因為一集時間短,普遍只有六七分鐘,打開看并不需要多久。關鍵是只要平臺推送就肯定有人看。很多觀眾看的時候還直言這些不過是某部作品的“開胃菜”,但是他們不知道,他們只要點開去看,那就是為短文化貢獻了播放量了。

所以也就導致了短文化越來越壯大,可以說只要短視頻一天不敗退下來,一天受大眾歡迎,那么以若鴻文化的短文化就沒有哪一天是真正的失敗,他們只會一天比一天壯大。
但是真說起來,我也不是完全排斥若鴻文化,我只是希望他們能把重心放在提升國漫作品的質量上,而不是以次充好,以次充好只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國漫公司跟著學。
那么今天就先說到這里,大家對此怎么看呢?歡迎討論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