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瘧疾病毒注入癌癥病人身體,再用青蒿素治好瘧疾能不能治好癌
有一定的效果,可是不能治好癌癥
有人提問,說既然瘧疾病毒可以被治好,那么能不能“以毒攻毒”,利用瘧原蟲去對抗癌細胞呢?

說真的,這個問題想法是不錯的,而且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真實現(xiàn)實中,有過這樣的做法,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都參與過。
由于我們不是醫(yī)生,所以大致站在科學角度,簡單說一下吧。
為什么說有一定的效果呢,就需要從癌癥和瘧疾的本身說起。

癌癥,就是腫瘤的一類,既不屬于細菌,也不屬于病毒。而是自身的細胞發(fā)生癌變,或者說,體內(nèi)的細胞癌變隱性基因被激活了。典型的特征就是對人體免疫系統(tǒng)造成破壞,迭代和更新擴散的速度極快,但同時也害怕高溫,四十多度基本上就能置它于死地。

瘧疾,主要是瘧原蟲的活動,屬于病毒的一類。被稱為是“貧窮病”,因為基本上都是在比較落后的地區(qū)才會有,我國現(xiàn)在基本上不太存在了,只有在非洲和東南亞這些落后地區(qū)比較常見。典型的特征就是傳播速度極快,在血液里快速傳播,很快就能入腦,如果不治療,幾天時間就能致人于死地。
之所以說有效果,就是因為二者部分相克!

癌細胞最怕就是高溫,而瘧疾則可以讓人發(fā)燒,高燒40度基本上分分鐘的事,所以癌細胞自然不是很喜歡呀,所以能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這類的做法,其實醫(yī)學上面治療癌癥本身就有,只是瘧原蟲更能夠讓人發(fā)燒罷了。

可是不能徹底殺死癌細胞。
因為首先即使高燒,也達不到徹底殺死癌細胞的溫度,而且兩者其實都對于免疫系統(tǒng)破壞性很強,所以癌癥患者本身就弱不禁風,大概率其實是禁不起再度折騰的。

人類其實一直在想辦法讓人體免疫細胞識別癌細胞以及利用高溫殺死癌細胞兩種辦法,可惜其實效果都不明顯,所以導(dǎo)致癌癥不好治。
希望科技繼續(xù)進步,早點找到破解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