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新河莊興盛數(shù)百年,原是“水草沽”,遺存的天妃宮您了解嗎
現(xiàn)在濱海新區(qū)有個新河街道,再以前這里叫新河莊,是塘沽地區(qū)十分古老的村落。晚清時期,在新河莊西側開挖黑豬河,作為開平煤礦的煤運外運河,還建有新河船廠、新河鐵路材料廠。時至今日,這些建筑還有遺存。而在已經(jīng)拆遷的新河莊荒地內(nèi),還矗立著一座重建的天妃宮,更是見證了新河地區(qū)的歷史。

現(xiàn)在的新河街道
新河這塊地方,本來是海河北岸的一片洼地,長滿了茂盛的青草,被稱為“水津沽”或“水草沽”。早在明永樂初年(1404年),就有人在這里定居,墾荒種田,逐漸形成了村落。后來,明廷在這一帶開辟了24塊官馬場,占地達二十余萬畝。

新河莊原址
明代,薊州地區(qū)是邊防要地,曾駐扎數(shù)十萬大軍。這些駐兵的口糧需要從江浙一帶北運。當時的路線是海運至北塘口后,再沿薊運河北上。后來明廷取消海運,仍然保留海運通道。再到明天順元年(1457),內(nèi)河漕運進一步加強,決定在“水草沽”一帶開挖運河,直通北塘口再入薊運河。

新河莊原址
挖河工程動用了薊州諸衛(wèi)所和寶坻等處軍工民夫萬余人,于天順二年(1458)竣工,河寬20米,深5米,長二十里,被稱為直沽新河,也就是現(xiàn)在新河地名的來歷。在直沽新河竣工的同時,還在岸邊建造了一座天妃宮,也就是現(xiàn)存的新河天妃宮。

新河天妃宮
當年,新河上的運糧船絡繹不絕,商旅往來也會選擇這條河道,并會登岸拜祭天妃,求得平安。新河莊由此日漸繁榮。運河也需要疏浚,嘉靖元年(1522),又將直沽新河加深加寬,進行疏浚,改名“漕渠”。

新河天妃宮

進入清代,薊州邊防失去意義,往京城的漕運也改道了,所以直沽新河沉寂了一段時間。但到了康熙年間,因為修建清東陵,在薊州設置“陵糈”,又重新啟用“漕渠”,用于從南方運輸建筑材料和糧食,但此時的直沽新河因為淤堵,寬度僅剩下8米多。再到乾隆三十年(1765),通往薊州的漕運停止,直沽新河徹底廢棄。

新河天妃宮
歷史變遷,到解放初期,直沽新河已經(jīng)成了村子旁的一條小水渠,后來逐漸被填平,建了房屋。再到后來,新河莊也拆遷了,這個古村落也逐漸被人遺忘。所幸,重建的新河莊天妃宮沒有被拆除,還能勾起人們?nèi)ヌ剿鬟@段歷史的欲望。(津436,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