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狼是澳洲頂級掠食者?你或不知道袋獅,太殘暴被叫做“劊子手”
澳大利亞有很多有袋類動物,我們對袋鼠、樹袋熊都很熟悉,也知道一種已經(jīng)滅絕的叫做袋狼的肉食性動物,但是如果說袋獅,可能很多朋友就不知道了。


袋獅被認為是一種上新世末至更新世末生活在澳大利亞的有袋類食肉動物,也是已知大洋洲歷史上最大的食肉哺乳動物,又稱“劊子手袋獅”。那么袋獅長什么樣子呢?會不會是下圖中這樣呢?

當然不是!上圖是惡作劇者將袋鼠圖片的頭部放了一只雄獅面部圖片拼接成的,搞笑而已!古生物學家通過對袋獅化石進行還原,認為其形貌大致如下:

袋獅的腹部也有著類似袋鼠和袋狼的育兒袋,但不像袋鼠那么明顯,其體型沒有現(xiàn)在的獅子大,肩高約70~85厘米,體長1.2~1.8米,體重在100~130公斤之間,最重的或超150公斤,與雌獅和小型老虎的體型體重差不多。但從親緣上來講,它跟老虎和獅子關(guān)系卻比較遠,作為有袋類動物,它與袋鼠、袋狼與樹袋熊的關(guān)系倒是更近些。

在大約3萬年以前,這種動物還活躍在澳洲大陸上,作為澳洲歷史上最大的哺乳動物獵食者,袋獅可以獵殺各種袋鼠,包括高達3米的巨型短面袋鼠,還有兩米多長的袋貘,甚至連袋狼都是它的獵物,處于其生存的時代中澳洲食物鏈的頂端。

古生物學家通過袋獅化石發(fā)現(xiàn)這種動物的咬合力特別大,雖然其體型體重不及雄獅,但是咬合力卻不下于雄獅,有鋒利的裂齒及強壯的顎肌,其獵物很難在其強勁的撕咬下存活,這也是他號稱“劊子手”的來由了。而且它的前肢十分強壯,前端有可收縮的爪子,這在有袋類動物中相當罕見,古生物學家通過他的其他身體特征認為這種動物還會爬樹。

袋獅化石發(fā)現(xiàn)于19世紀,1859年時,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就研究并詳細描述過它,稱它是“兇猛且?guī)в袠O大破壞性的食肉猛獸”,2007年時,有人在納拉伯平原下的山洞中就發(fā)現(xiàn)了整副袋獅的骨骼及頭顱骨,還發(fā)現(xiàn)了一頭幼獅在其母獅育幼袋中的化石。判斷它是“更新世澳大利亞大陸的頂級掠食者。”由于其滅絕的時間,只有3萬年左右,因此科學家認為將來或許可以憑借基金等方面的技術(shù)創(chuàng)造這種動物,使其“復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