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簡單讀后感

? ? ? ?在我年紀還輕、資歷尚淺的那些年里,父親曾經(jīng)給過我一句忠告,直到今天,這句話仍在我心間縈繞。
? ? ? ??“每當你想批判別人的時候,“他對我說,”要記住,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yōu)勢?!?/p>
? ? ? ?嗨,大家好,這里是OwlMage的讀書頻道,一個讀書愛好者的讀書筆記。剛剛那兩段話是出自美國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創(chuàng)作的著作——《了不起的蓋茨比》。在20世紀末,美國學術(shù)界權(quán)威在百年英語文學長河中選出一百部最優(yōu)秀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高居于第二位,是當之無愧的當世經(jīng)典。即使是在誕生后近一百年的今天,它的內(nèi)容依然能讓我們看到如今時代的影子。
? ? ?? 雖然說就個人而言,我并不主張列一個人生必讀書單,但是這確實是一本值得去閱讀的好書。我將它作為我的讀書頻道的開篇,除了本身篇幅較短,理解較為簡單之外,便是因為它對當下所具有的實際意義。
? ? ? ?要讀懂一本書,僅僅是讀書上所寫的文字是遠遠不夠的。要了解作者本人的人生經(jīng)歷,了解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我們才能真正讀懂一本書的全部。
? ? ? ?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1896年9月24日生于明尼蘇達州圣保羅市。父親是一位家具商,但是他的家境并不算好。因為父親多次經(jīng)商失敗,他們一家人不得不四處搬家,甚至寄居到他的外祖父家中。他的母親是來自于當?shù)氐囊粋€商人家族,他們一家的家庭生活幾乎就是依靠他母親從娘家繼承到的財產(chǎn)維持。這樣的童年經(jīng)歷讓菲茨杰拉德成為了一個心思敏感的孩子,并且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他對文學藝術(shù)有著早慧,同時對美國西部的文化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 ? ? ?在十八歲時,他在舞會上與富家千金吉內(nèi)瓦·金相識,但這段感情終究因為出身差異而終結(jié)。二十一歲時,他與后來的妻子澤爾達相遇。澤爾達是阿拉巴馬最高法院法官的小女兒,性格叛逆而放浪,又頗有文化素養(yǎng)。在菲茨杰拉德的猛烈追求下,她同意訂婚,但要求是菲茨杰拉德必須能掙到錢讓自己過上習慣的優(yōu)裕生活。很顯然,菲茨杰拉德這樣的窮小子并沒有財力支持她的奢侈,澤爾達一度提出退婚。一直到1920年2月,菲茨杰拉德因小說《人間天堂》出版一炮而紅,各家雜志向他約稿,他成為了時代的寵兒。同年4月,菲茨杰拉德與澤爾達結(jié)婚。
? ? ? ?從此菲茨杰拉德進入了人生以及作家生涯的黃金時代。在寫作和名氣帶來的高收入的支持下,夫婦兩人揮金如土,放縱逍遙,這對才子佳人一度是報紙上的名人。1924年,兩人移居法國,同年,菲茨杰拉德開始寫作并完成了,確立了他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的《了不起的蓋茨比》。
?? ? ? 當時,因為兩人的揮霍,菲茨杰拉德需要一部銷售成功的小說來平衡自己的收支,但是很遺憾《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銷量慘淡。更要命的是,在他全身心投入到小說創(chuàng)作之中時,妻子澤爾達因為受到冷落,與一個法國的年輕飛行員有了私情,還對他提出了離婚。雖然最后此事被擺平,但無疑對菲茨杰拉德的創(chuàng)作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 ? ? ?之后,菲茨杰拉德的人生就開始走向下坡路,經(jīng)濟壓力,酗酒,澤爾達的精神分裂癥,獨生女的養(yǎng)育,一切的生活重壓似乎在一夜之間向他襲來。在大蕭條之下,他的聲名不再,一位“過時的流行作家”最終死于酗酒導致的心臟病,死時,他已經(jīng)破產(chǎn)。
? ? ? ?在簡單的了解了作者生平之后,很容易就能看出,《了不起的蓋茨比》事實上是有著一定的自傳性質(zhì)的作品,書中的一切似乎都是書之外的影子。由此,我們可以窺見那個被稱為“爵士時代”的宏大背景。
? ? ? ?在一戰(zhàn)過后,在戰(zhàn)爭中販賣軍火、大發(fā)戰(zhàn)爭財?shù)拿绹M入了空前的繁榮階段,輕重工業(yè)快速發(fā)展,各種工業(yè)產(chǎn)品給“不缺錢”的美國人帶來了豐滿的物質(zhì)享受,享樂主義大行其道。而同時,傳統(tǒng)的清教徒式的道德被轟鳴的機械撕得粉碎,舊時代的格局被完全打破,在一個充滿競爭和激烈碰撞的社會里,人的——尤其是年輕人的精神發(fā)生了一次蛻變。他們發(fā)現(xiàn)了自己與曾經(jīng)的一切漸行漸遠,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不適應并且開始厭惡自己的家鄉(xiāng)故土。
? ? ? ?于是他們選擇了逃避,或者說他們試圖逃避。他們擺出一副放浪不羈的態(tài)度,專注于在日新月異的世界里追逐時髦和享樂,為了一些短暫而飄渺的東西大肆揮霍,絲毫不對自己的人生保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沉溺在燈紅酒綠的感官刺激里徹夜狂歡。
? ? ? ?但是這種縱情狂歡終有盡頭,當大蕭條來臨時,浮華的美夢就宣告破滅,在宴會里酣醉的人也不得不從酒精的麻痹里清醒起來,面對真正的生活難題。
? ? ?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做足了準備,可以回到書的內(nèi)容本身了。小說的故事并不復雜,就是一個男人想要尋回舊夢,然后悲慘失敗的悲劇。但是當我們帶著問題去思考,比如蓋茨比為什么失敗了,那我們就能得出更多也更深刻的結(jié)論。這看起來像一道語文閱讀題,但放心這里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評分標準。
? ? ? 首先,讓我們看看競爭的雙方,讓他們都來亮亮肌肉。
? ? ? ?先從財力上看吧,湯姆和蓋茨比應當是不相上下的。雖然蓋茨比的府邸夜夜笙歌,宴會不散,但是全文都并未顯示出兩人的差距。況且,湯姆也不是什么節(jié)儉人士。唯一的不同在于一個是家族財產(chǎn),一個是靠著自己掙來的,這是很重要的一點,這引入了兩人之間的階層差異。不過單單從錢來說,都一樣。
? ? ? ?然后是性格,毫無疑問,蓋茨比比起湯姆那種頗具侵略性的性格要更加討喜,而且也更會討黛西歡心。但是要注意到的是,蓋茨比的溫柔和天真只是對黛西一人,從文中我們可以得知蓋茨比賺錢的方式并不光彩。在當時正是禁酒令的時代,蓋茨比的宅邸中卻能放上的酒品,這近乎明示著蓋茨比是靠著倒賣私酒發(fā)家致富,他也必然與黑幫有所聯(lián)系。一個和黑幫交好,甚至就是黑幫的人絕不可能是什么善男信女。當他在黛西面前露出獠牙的時候,那也是一切破滅的時候。在這一點上,我們會發(fā)現(xiàn)看起來更加粗魯,還有外遇的湯姆其實才是高雅的上流人士,而蓋茨比只是一個暴發(fā)戶。從兩人的房子就能看出,湯姆會精心打理自己的房子,而蓋茨比任由其變成狂歡的宴會廳。
? ? ? ?最后從身份上來說,蓋茨比是北達科他州的貧窮農(nóng)家子弟,而湯姆出生富貴,黛西也是出身南方的大家族。即使后來蓋茨比仰仗財力“成為”了上流社會的一員,出身差異卻并不會因此打破,上層階級必將用任何方式來維持自己的優(yōu)越性。另外,文中蓋茨比與猶太黑幫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他給自己的改名似乎在間接向我們說明,蓋茨比實際上是一個猶太人。在當時西方的反猶情緒下,種族身份會成為他最致命的絆腳石,無法逾越的天塹。
? ? ? ?所以,實際上蓋茨比是在一場必敗的決斗中搏命,唯一可能讓勝負的天平偏轉(zhuǎn)的,只有黛西的愛。如果黛西真的是蓋茨比朝思暮想的戀人,那他也許會成功,但她不是。黛西不是神圣的愛之天使,而是個有金錢響聲的女人,享樂才是她人生的意義。就算曾經(jīng)她的確與蓋茨比真心相愛,但那也只是年輕時的一場舊夢,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孩子的母親了。她愛蓋茨比,她也愛過湯姆,可是在愛之上還有其他的存在,她并不是蓋茨比那樣的幻夢的虔誠信徒,愿將一生都交給一盞遙遠的綠燈。他們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相較之下,湯姆才是更適合黛西的伴侶,即便他有情婦還粗魯又暴力。黛西早已習慣于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而蓋茨比卻從未融入過那個圈子。不僅是在宴會的來賓無人了解這位主人,在他死后那些所謂上流社會的人士也無人前來為他送行,我們會發(fā)現(xiàn),事實上,黛西已然成為了蓋茨比的敵人。
? ? ? ?在美國文化中,西部象征著原始和神秘,而東部則象征著新興和繁榮,兩者矛盾而又統(tǒng)一的構(gòu)成了美國人的精神世界。蓋茨比就像是一個從西部前往東部的青年,懷著美好的夢,希望在那個充滿希望和機遇的地方,靠著自己的努力飛黃騰達??墒蔷退闼跂|部賺到了再多的錢,他的精神依然留在西部的荒野里,他是一個無法適應東部的人,所以他注定無法與已經(jīng)適應了東部生活的黛西和湯姆和平共處。
? ? ? ?如果注定會失敗,那蓋茨比為什么了不起?僅僅因為他是一個悲劇英雄嗎?前面的講述中,我一直沒有提到一個重要的人物,并不是遺忘而是刻意忽略。這個人就是尼克,小說里的“我”。尼克在小說中是一個線索式人物,讀者跟著他的視線推進故事的發(fā)展,他同時也是一個“扣下扳機”的人,沒有他的幫助蓋茨比的宴會也許永遠不會有一個結(jié)果,但重要的是他是小說中的道德的標桿。在小說里,他一直都在以自己的目光去審視著故事中的每一個人,他同情蓋茨比的深情,他厭棄黛西和湯姆所屬的上流社會的虛偽,在他的眼中,蓋茨比是高尚的,那些人(上流社會)根本比不上他一個。這高尚就是蓋茨比對愛的虔誠,他的希望與真情。
? ? ? ?彼時的美國東部,人人都在經(jīng)濟繁榮中做著一場發(fā)財夢,他們都幻想著能夠一夜暴富,都是無恥的投機者。人與人的關(guān)系變得疏離,只靠著金錢的絲線連接,人世的溫情與夢想遠遠敵不過那切實的利益。直到成功之后,卻又只會將金錢無度地投入到享樂之中,日復一日地在沉淪在快樂的精神刺激里,空蕩蕩地什么也不留。
? ? ? ?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之下,蓋茨比便是難能可貴的那一個,即便他的錢財不義,即便他出身卑微。我們不應從這樣的角度來批判這個高尚的心靈,因為他沒有那么多路可走,也沒有那么多選擇可做。尼克就是懷著這樣的包容心才與蓋茨比相識,才愿意去幫助他。也因為借由蓋茨比的人生見到了東部的虛偽,他也才最后選擇了離開。在瘋狂向東部進發(fā)的時代里,留下了一個冷靜的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