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文字的故事
我喜歡上文字的時間
說長也不長,但也不短
就像是在地面看天上的北斗星一樣
我現(xiàn)在還能記得小學班級里的“圖書一角”
在哪里我結識了我的第一位啟蒙老師
她的名字叫《回望沙原》,那時的我也才四年級,圖書一角的書我當時也看了個七七八八,但我大都覺得不好看,這也或許是當時我不懂的欣賞
而《回望沙原》這本書,第一次給了我一種失去什么卻也不能奮力挽回的惆悵
每一個語句都值得我去推敲,當把一句在當時你難以理解的文字徹底理解通透后,你獲得的喜悅是莫大的
里面的文章都會留下幾個省略號來給我無盡的想象,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得那青梅竹馬放牛郎與求學女孩的山坡含淚對望,回鄉(xiāng)的父親與長滿蒲公英的田野到底是出自《回望沙原》還是另一本同一封面風的“兄弟”書(如果要追根到底的話,蒲公英的大概是作者另一本書的產(chǎn)物)
這樣說起來也許有些可笑,明明是自己記的最清楚的書名,卻不記得里面到底有什么內(nèi)容
我原本是想去再看看的,這也許會有助于我寫這篇拙文
但我再想想,也做罷了
畢竟兒時的感受以現(xiàn)在的眼光去看,難免會破壞那種感覺,美好的就讓她繼續(xù)美好吧
在此之后,我便覺得有些書真棒,也愛上了這種看書的感覺,校園里的“圖書一角”我也常常去逛
自小悶悶不樂又內(nèi)向的性格也為我提供了安靜的環(huán)境,每次發(fā)下語文書我和我的友人都是班里第一時間看完的,幼小的我心里還沒有現(xiàn)在那么浮躁,我會徹底地融入里面
那時我感覺,書中的環(huán)境真好,有書讀,真好
至此,小學我還能記起的已經(jīng)沒多少我與書的故事了,唯一的或許就是從那時就開始的習慣,我喜歡一個人安靜的環(huán)境,不去參加什么同學之間的玩耍
然后是我的現(xiàn)在,我從上初中回鄉(xiāng)之后,就很少看實體書了,也不玩什么游戲,就拿著4年前我媽買的手機看網(wǎng)文,但我也很挑,爽文都市什么的不看
那時看文要書券,而我媽手機又是2g網(wǎng),不能看廣告拿書券,我就天天用時長和登錄來拿書券
好家伙,我喜歡看的書往往要我去看其他書來拿書券看,一次就看個兩章就沒了,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折磨,不過也還好,慢慢地我也就接受了
其實每本書都有它的價值與精髓,只不過它又要像核桃一樣要把它的殼剝掉,才能吃到真正有營養(yǎng)的東西
別問我為什么不去買本來下載看,問就是沒錢,那時一周上1000分鐘都是常態(tài),而且我還要上一天+一個晚自習的課
然后我換手機了,是4g網(wǎng)的,我當時就想的這起飛了啊,天天抱著手機看我喜歡的書
這里是我喜歡的書《放開那個女巫》
一本很好的書
而我的文風多數(shù)都是我所提到那兩本書的綜合(但我還是沒學到精)
只不過我從初二上學期開始,我不知道是怎樣,我開始變得浮躁,越來越融入不了書的里面
QQ閱讀里的閱讀時長也停留在了356小時,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堅持看完他,章節(jié)停留在了羅蘭等人在大教堂里看星隕女王的英姿(大概是800多章,可能情節(jié)地點我會記錯)
可惜可惜
之后我便天天看b站,那時我家WiFi還沒有,只知道看些視頻,反正什么都看吧
直到hololive和碧藍航線聯(lián)動了,我就覺得這個hololive不錯,妹子好可愛
事后不知幾個星期我點開b站,點開直播,就直接點了個虛擬主播tag
我當時一進去就聽到please,please什么的,震驚我了
但直播要很多的流量,我也就退了,到了今年2月份時,我看了狗媽的視頻后就關注了小狐貍(???)
然后是夏哥,星姐等v
同時我也在起點上寫下了我的第一篇文字,不過很可惜,他只持續(xù)了一個星期多的更新,一共是2.9萬字,因為我看到了hololivecn的二期生,我推著推著,就懶癌犯了,缺更了幾天
正好是這幾天里我看見了“虛跡天空”的大冰棒同人文
這弄的我心血奮涌
“太好了,這或許會被屆到”
然后就有了我在阿b里的第一篇文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
只不過起點的我再也沒更新過,我也對我的原創(chuàng)人物有種愧疚吧
.......
我與文字的故事,或許就像我與愛人結婚后的生活一樣吧
或許就像人類探索宇宙一樣
或許就像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