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書法作品不耐看?獲獎高手教你打破常態(tài)


#墨點直播課#
《如何打造硬筆投稿作品》
上一期介紹了書法博士用物理、易經(jīng)、數(shù)學來教筆畫偏旁結(jié)體,這么科學高效的硬核練字方法,牛頓看了都要驚呼“秒啊”。
最近墨墨又發(fā)現(xiàn)了一位寶藏老師,點開屏幕就被驚艷到。

看到老師的第一眼,以為是哪個搖滾明星串臺來了直播間。老師笑起來的時候,加上獨特的胡子,有點神似高曉松。
等老師開口說話,一股熟悉的廣東腔調(diào)撲面而來,聲音非常溫柔,形成了一種反差萌。
咳咳咳,言歸正傳,林元弻老師雖然學習書法時間不長,但是大獎卻沒少拿,什么“蘭亭杯”“鋼都杯”“寶安杯”,拿的都是最高獎。
那么獲獎高手是如何打造硬筆參賽作品的,著實讓人感到好奇啊。

林老師強調(diào)成為高手的第一步——“拜師”,自己閉門造車會走很多彎路,有時候困擾許久的問題,沒準老師一指點就撥云見日了。
成為高手的第二步——“選帖”,初學者盡量選擇喜歡又適合自己的古帖,不要有好高騖遠、朝三暮四的心態(tài)。
比如說小楷分類里面王羲之和鐘繇,推薦臨王羲之的《黃庭經(jīng)》《樂毅論》,對書法新手更友好。

如果有書法基礎的朋友,遇到了瓶頸期,這時應該怎么做呢?
一旦出現(xiàn)“瓶頸期”,說明自己的思維和書寫習慣逐漸模式化,很難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突破。
這時林老師給出了3點建議。
學習!學習!再學習!
學習新東西能讓自己的創(chuàng)作煥發(fā)新的生機和活力。就像電子產(chǎn)品永遠抱著超越前作的信念而不斷學習創(chuàng)新。
學習途徑老師更偏向現(xiàn)場學習,書友們能相互交流心得,還可以近距離欣賞大佬的示范,進步的效果也是肉眼可見。
不過,選線上還是線下課程,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

光“花錢”不“賺錢”,容易陷入死局!
創(chuàng)作相當于“花錢”,臨帖就好比“賺錢”,沒有臨帖的積累,腦袋空空,根本就創(chuàng)作不出來。
當練字遇到瓶頸期,就需要重新回到臨帖的階段,而選擇碑帖可從以下幾點來考慮。
①有選擇:臨寫相近的碑帖,做個專一的人。
②有目的:字體風格偏古拙(鐘繇)還是秀麗(文征明、趙孟頫),根據(jù)自身目標去選擇。
③有方法:不要盲目臨習,針對性解決某個問題。

一成不變,路會越走越窄!
當流行寫魏晉小楷時,林老師則另辟蹊徑,加入行草書的筆意,作品在比賽中脫穎而出。
后來結(jié)合行草寫法的人變多了,老師又決定嘗試打破筆勢,融合碑的寫法增加韻味。
書法“求變”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字法、章法、形式等,多從不同的碑帖、現(xiàn)代獲獎作品中借鑒學習。
如何打破平正的筆勢?
平時寫規(guī)范字要求“四平八穩(wěn)”“橫平豎直”,在打造硬筆參賽作品,思路就該變一變了。
筆畫“雷同”是大忌,故意打破平正的字形,增加豐富性,就像《蘭亭序》21個“之”寫法各不相同。
如何讓筆畫表現(xiàn)更豐富?如何打造一幅比較滿意的硬筆書法作品?課程中會有具體的示范講解,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這門課墨墨看了6遍,每聽一遍便能在老師的言語之中,捕捉到一些新的細節(jié),受到新的啟發(fā)。
而林老師講課也過于真誠,多年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就這樣毫不保留地“攤牌了”,不由地替他捏一把冷汗。
不過,樂于分享的人往往也能收獲更多,這也是“求變”路上重要一環(huán)吧!


添加助教老師微信,領取免費體驗課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