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尋找一片寧靜的樂土
我最擔心的莫過于忘記自己是誰,我最害怕的莫過于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教我做事,我最難過的莫過于無法精準把握一切可以度量的標準,我所厭惡的莫過于一切的熟能生巧,我最快樂的莫過于我具有判斷一切的能力,我最享受的莫過于安靜享受。 身出這樣的時代,我既滿懷抱負又無能為力。我常常想如果自己擁有一系列特權之后我會怎么做,那既遙遠又難以想象,或許這世界本來就是有很多人在選擇之下,沒有臺階又怎談進階。不知法懂法的老百姓又怎樣靠法律維權。但是我很害怕的是那些所謂的聰明人。如果我有了特權啊,我想,我會放縱自己,體驗那生命本該體驗的繁華,我的腦子不會被腐蝕,我的身體也會更加輕盈,然后,我回歸了我原本的狀態(tài)。因為我始終都知道自己是誰,我的心靈如鋼鐵,我的內(nèi)臟便是無論如何也打不穿的銅墻鐵壁。我的堅守源于我的心底一直有一個邊界,它即使我的心靈壓抑,也使我的思想保守,但那界是我親手畫的,畫出了浪花的顏色,畫出了藍域深處的形狀,我一直都很喜歡這片樂土。它像蛇把我盤踞攥緊,有時讓我致命,有時又給我溫暖,于是我很愛他。我無心傾訴,也無心傾聽,因為我不知道,這種義務應該被稱作什么。說實話我對于這部分的義務是無知的,但我對于大部分義務是熟知的。這種責任推使了我尋找,我無法比較,漫無目的尋找和計算一切的尋找那個更好。無關沿途。我喜歡不經(jīng)思考的判斷,也喜歡周密的勘測結果。面對兩種不同的道路別人會怎么選呢,換作是我,我選前者。曾多少次夢想自己是一只大猩猩,在原始時代過著溫飽參半的生活,不用過多的思考 無論在哪里,都能享受絕對的安寧。沒有指引或許會陷入絕境而無法脫身,甚者死亡。但那聲音太嘈雜了。我是說,經(jīng)驗與知識的碰撞太嘈雜了。少去想那么多吧,面對一切的事情都帶有挫也硬幣的勇氣,或許,頭腦會變的更加清醒。 可是,我們背負著時代的責任啊,誰又甘于低人一等呢?” 這也是我常常懷揣著的問題,在多樣化的世界,我們本就帶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誰又憑什么要甘于受別人的教育。那是規(guī)范嗎?那是紀律嗎?那是屠城!那是赤裸裸的屠城!三只腳的人就活該被斷肢嗎?什么世道,我也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傻筋^來是我文化沙漠了。異類從什么時候起變成罵人的話了?我們最缺少的人,恰恰就是異類。而我,也是那個異類,不同于把馬桶當水源,我把露水當作飽腹的唯一通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或許是知道的,是人作文章的“三上”,亦或者是所謂的“假期就是你彎道超車的時候?!?親愛的朋友,是時候問問自己,我是誰,我想要什么了。權頃天下可以默默無聞也行。能被輕易左右的人生,我們舍棄。回過頭來,我尋找的結果如何呢? 當然是找到了。上天不會辜負每一個自作聰明的人。我自認為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美,于是我看到了雪白的鳥在一望無際的藍上盤旋;雪白的浪花猛烈的拍打石壁??催h云吞山并海??此系乃{與綠,感受掌心的流動自由,看一次海成了我的樂土??醋匀?成了我的放松,看生命迸發(fā)成了我的養(yǎng)料。我在生命中綻放,美就是美,驚就是驚,無其修飾。目地本不同,又何以強加于人。我腦子里就是沒有詩詞,因為他早被大自然富養(yǎng)了。 (謹以此文章紀念不想背古詩詞的一天,無惡意,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