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晴家庭教育丨專家個案丨父母最不能在孩子面前做的四件事


01案例簡介

1個案背景
澤林(化名),男孩,今年初二,從初一的時候開始斷斷續(xù)續(xù)的去學校,早上遲到,開始有厭學的情緒,逐漸演變?yōu)樾輰W。休學在家之后,開始沉迷網絡。
2家庭背景
父親是工人,經常不在家,母親在超市工作。母親不懂得怎么與孩子溝通,經常打罵孩子,導致親子關系極差,孩子爸爸不會教育,教育的重任落在了媽媽身上。
3問題分析
孩子本人現(xiàn)狀:
厭學、休學、不跟家長溝通、網絡依賴、急需自我價值認可
家庭運行現(xiàn)狀:父親不管事,母親溝通方式強硬→關注成績,缺乏對孩子內心成長的關注→孩子學習動力不足→上課經常遲到,被調座位→孩子逆反心理爆發(fā)→不去學校,家長引導無效→休學、沉迷游戲→家庭關系破碎
4解決方法
《521家庭動力系統(tǒng)指導》
(針對性指導方案&一對一指導)

5改善過程
第一步在家庭內部對父母提出要求,改善溝通方式。因為孩子問題其實跟父母平常的溝通方式有一定的關系,孩子媽媽打罵居多,導致孩子遇事不愿意和父母溝通。孩子媽媽經常尊重孩子,表揚孩子后,孩子跟媽媽的關系改善了很多。
第二步專家指導父母教育歸位,承擔起各自的教育責任。多跟孩子建立鏈接,做一些親子互動,讓孩子跟父母敞開心扉。孩子正在一步一步接納父母,積極情緒越來越多,游戲時間逐步減少,可以正常溝通交流了。
第三步專家導師對孩子進行了疏導,對優(yōu)勢和興趣進行了探索交流,對未來的人生規(guī)劃進行了引導轉變,幫助孩子重塑三觀,回歸學校,現(xiàn)在澤林已經正常在校學習,學習積極性提高,沒有在出現(xiàn)遲到的現(xiàn)象。
02案例重現(xiàn)

1家長咨詢/問題呈現(xiàn)

2解決思路/答疑報名

3指導階段/反饋結果
▼親子關系緩和,孩子主動給媽媽做早餐

▼打破現(xiàn)狀,控制自身情緒,提高生活適應力


▼深入溝通,了解孩子深層想法,引導個人成長


▼孩子順利返校,可以正常生活,家長發(fā)來感謝

溝通的精髓在于用“ 心”去與孩子溝通,拉近距離和感情。溝通是心靈的交流,要讓孩子接受我們,就要打開孩子的心,想要打開孩子的心,父母首先要向孩子敞開自己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