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哪座城市的方言是最正宗的四川話?哪些省份使用四川方言?
四川話,又稱四川方言、巴蜀方言,屬漢語西南官話。西南官話的主要使用地區(qū)為四川、重慶、貴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廣西西北部的語言。 大致包括西南官話成渝片(成渝話)及赤灌片(赤灌話)。四川話目前約有1億2千萬的使用者,成都話是川劇和各類曲藝的標準音,綿陽話是四川省的標準方言。
四川話在西南地區(qū)有很大的影響,屬于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的一個分支,語音、詞匯、語法等和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點,而以語音方面的差異最大。四川話語音系統(tǒng)共有20個聲母、36個韻母、4個聲調(diào),還有韻母兒化現(xiàn)象。由于四川人口眾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讓很多人熟知。只要語速不過快,四川話基本上還是都能夠聽懂的。

四川話的使用人口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一帶,覆蓋了除部分非漢族聚居區(qū)外的整個四川省和重慶市,以及陜西、湖北、湖南、云南、貴州等省與川渝毗鄰的部分縣市,使用人口約1.2億,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漢語分支之一。四川話內(nèi)部互通度較高,詞匯、語法、聲韻等方面都較為一致,一般根據(jù)古入聲的今讀情況分為如下圖所示的4個方言區(qū):入聲歸陽平的成渝片、入聲保留的灌赤片岷江小片、入聲歸去聲的灌赤片仁富小片和入聲歸陰平的灌赤片雅棉小片。
從保持中古時期巴蜀語特點的多少來看,川北、川東的成渝片由于地理區(qū)位等原因,是明清以來湖廣等地移民的主要聚居區(qū),受外來語言影響較大,保持古音較少,是語言的發(fā)展區(qū),為新派四川話;而川西、川南的灌赤片由于四川土著居民存留較多、接受外來移民相對較少,保持古音較多,是語言的穩(wěn)定區(qū),為老派四川話。灌赤片大部分區(qū)域保留了入聲,同時從古代巴蜀地區(qū)“平聲似去”的特點來看,古入聲歸去聲仍可視為保留本地區(qū)中古音的一個表現(xiàn);灌赤片同時還保留了較多的中古時期的巴蜀語詞匯。
四川話分區(qū)圖、名稱、特征、分布地區(qū):
成渝片 入聲歸陽平 川東、川北大部,川西成都平原東北部,四川西南部的攀枝花、鹽邊、鹽源、德昌、米易、會理、會東、寧南7縣市、陜西南部、湖北西部部分縣市
灌赤片岷江小片 入聲保留 四川盆地西南部岷江流域及長江兩岸的44縣市,西昌、西充、鹽亭、射洪4縣市以及貴州、云南北部部分縣市
灌赤片仁富小片 入聲歸去聲 沱江下游的仁壽、井研、威遠、自貢、榮縣、富順、內(nèi)江、隆昌8縣市以及筠連、冕寧2縣
灌赤片雅棉小片 入聲歸陰平 川西西部的雅安、蘆山、石棉、名山、天全、寶興、漢源7縣市

因為評論區(qū)太多人誤把四川話當成西官話的全部,認為四川話覆蓋人口至少2-3億人,我特意去找來了西南官話的十一個具體分支方言片,以供讀者區(qū)分,其中成渝片和灌赤片為四川話。
西南官話包括11片:
1.成渝片:成都、德陽、綿陽、南充、達州、攀枝花、重慶市、湖北省西部以宜昌-荊門為中心的19縣市、湖南省西北部3縣、陜西省南部的留壩-佛坪-寧陜-鎮(zhèn)坪-嵐皋-紫陽-石泉-鎮(zhèn)巴-寧強、甘肅省文縣碧口鎮(zhèn);
2.灌赤片:岷江小片(瀘州市-宜賓市-樂山市-西昌市、貴州省銅梓-仁懷-沿河-印江9縣、云南省大關(guān)-綏江-水富),仁富小片(內(nèi)江市-自貢市-仁壽縣-富順縣),雅棉小片(雅安市-石棉縣),麗川小片(云南省西北部下關(guān)-劍川-賓川-洱源-云龍-麗江市);
3.黔北片:貴州省北部以遵義-六盤水-畢節(jié)為中心的27縣市、云南省威信-彝良-鎮(zhèn)雄、重慶市秀山縣、湖南省芷江-懷化-鳳凰-新晃-吉首;

4.滇西片:云南西部的大理市-大姚縣-保山市-潞西市-緬甸撣邦;
5.昆貴片:云南省東中部的昆明-昭通-曲靖-玉溪-楚雄-個舊-開遠、四川省寧南縣、貴州省貴陽市-安順市;
6.岑江片:貴州省東南部鎮(zhèn)遠-岑鞏-黎平-錦屏-臺江12縣、湖南省靖州-通道;
7.黔南片:貴州省南部凱里-都勻-貴定縣;
8.鄂北片:湖北省北部的襄樊-十堰-丹江口-老河口-隨州;
9.武門片:武漢、湖南省臨湘縣;
10.湘南片:湖南省南部永州、郴州;
11.桂柳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以柳州-桂林-百色-河池為中心的56個縣市。
陜西省留壩縣是受中原官話包圍的西南官話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