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理人 塑形鑄魂——以精神之力助推組工隊伍建設(sh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wěn),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新時代,我們組工部門要打造過硬隊伍,精神二字必不可少?;赝麣v史長河,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愛國主義精神,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奉獻精神……這些精神根植于文化基因中,助人塑形鑄魂。 立愛國主義精神為核?!懊褡寰袷且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痹?000多年的發(fā)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百年前,列強侵我夏宇,百姓困苦不堪,中國人自此開始救亡興國之路。陳獨秀、李大釗之士借《新青年》喚醒國人沉睡之思想,毛澤東、朱德等同志團結(jié)工農(nóng)之力,凝聚志士之心,贏得了民族獨立和解放。百年后面對他國侵擾邊境,解放軍官兵奮力維護領(lǐng)土完整。其中有四位戰(zhàn)士犧牲在沖突中,最小戰(zhàn)士的陳祥榕年僅19歲。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無論在何時都激勵著每個中國人的斗志,是中國人的精神內(nèi)核,更是每個每個黨員干部最應(yīng)具備的精神基石。 立擔當精神為本?!耙淮擞幸淮说氖姑淮擞幸淮说膿??!睆V大黨員干部只有勇于擔當,甘于奉獻,才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為黨旗添上一筆鮮紅的底色?;仡櫄v史,擔當是在革命時期拋頭顱、灑熱血;目視眼下,擔當是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盡自己的一份力。黨員干部或投身基層深入群眾,或上山下鄉(xiāng)振興鄉(xiāng)村,或沖鋒一線抗擊疫情。許多緊要關(guān)頭,黨員和黨組織的身影永不缺席。反觀一些黨員干部仍不愿干實事,熱衷形象工程,推諉責任不思進取,甚至逸豫懈怠,只想坐享其功。究其根本是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是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的侵蝕,是對執(zhí)政為誰揣著明白裝糊涂,面臨著脫離人民群眾的危險。是以,廣大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勇?lián)?,善奉獻,才能讓黨旗在人生中、在第一線上永遠飄揚。 在新時代的新征程路上,廣大黨員干部更應(yīng)堅定的弘揚民族精神、奉獻精神,深邃洞見發(fā)展大勢,“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賡續(xù)前行,奮楫爭先”,將精神之力內(nèi)化為推進隊伍建設(shè)、推動強國之路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