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必看:最值得關(guān)注的山地車幾何參數(shù)

天氣越來越暖和,很多小伙伴也開始把自己的山地車,公路車從車庫里收拾出來,開始新一輪的騎行。
疫情結(jié)束,很多人對于健康也是比以前更加關(guān)注。各類型的運動中,騎行不僅能鍛煉身體,而且能夠兼顧通勤,騎游,交友,帶自己看不一樣的風景。所以很多小伙伴也開始選購自己的第一輛自行車。

打開一些品牌的官網(wǎng),我們往往會看到,車型的圖片,車型特點,價格等等。然后還有下面的這樣一張圖片

這樣一張山地車的幾何參數(shù)圖,很多車友看到這個往往會忽略,因為這里面的大部分參數(shù)基本都不明白是什么含義。
車架的幾何可以說包含了整個車架的信息,從車架幾何可以看出,這臺車是什么樣的騎行風格,適合多少身高的車友等等。
但是是不是我們在買車的時候這些參數(shù)都要關(guān)注呢?顯然不是的,我們其實只需要關(guān)注其中的幾個參數(shù)即可。在這里,我們需要關(guān)注的主要有7個參數(shù)。
前伸量(Reach),
頭管角度(Headtube Angle),
等效坐管角度(Seattube Angle (Eff),
后下叉長度(Chainstay),
軸距(Wheelbase),
五通高度(Bb Height),
跨高(Standover Height)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這些數(shù)值對于車架的具體影響
1.前伸量(Reach)

Reach 是五通中心至頭管頂部中心的水平距離。這是在自行車幾何中最常用的數(shù)據(jù),從圖中可以看到,Reach 代表車手身體的前后活動空間,可以為車手提供相當直觀的感受。搭配同樣長度的把立,reach能給你較為直觀的騎行感受。
2.頭管角度(Headtube Angle)和 等效坐管角度(Seattube Angle (Eff)

頭管角度,前叉上管與地面的夾角。頭管角度以兩種形式影響著前叉的操控,首先,頭管角度會影響前軸心的位置,從而影響整車前軸距。對于給定的把立高度,前叉偏移量以及把立長度,頭管角度越小,前軸距也會更長,這也就意味著在陡峭的下坡整體的姿勢不會過于前傾。而在平整的路面上,車手需要對車把施加更多的壓力,以避免過小的頭管角度帶來轉(zhuǎn)向不足的問題。
等效座管角度,踩踏高度時,五通中心至坐管頂部中心連線,與水平地面形成的夾角。與實際坐管角度不同,等效坐管角度可以真實反應(yīng)車手臀部相對于腳踏的位置。請注意:坐墊前后調(diào)節(jié)可將等效坐管角度變化 3°
頭管角度越小,車架越傾向于下坡,頭管角度越大,車架越傾向于攀爬。等效座管角度越大,車架越傾向于攀爬,相反的,等效座管角度越小,車架越傾向于下坡。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速降車型的頭管角度和等效座管角度都要比林道車型的角度要小,這就是非常直觀的頭管角度和等效座管角度越小車架下坡的穩(wěn)定性越強,攀爬性能稍弱。頭管角度和等效座管角度越大,下坡穩(wěn)定性稍弱,但是攀爬性能要更好一些。
現(xiàn)代車架為了提升整體性能,設(shè)計了較小的頭管角度來提升下坡性能,而較大的等效頭管角度來讓攀爬更加容易。查看下圖對比

3.后下叉長度(Chainstay)和 軸距(Wheelbase)

后下叉長度,五通中心至后輪軸心的水平距離,前軸距通常比后軸距長得多,因此山地車自然具有更靠后的重量分布。
軸距,前后輪軸心之間的水平距離——前后軸距之和。
這兩組數(shù)值越大,車架的穩(wěn)定性越好,越傾向于下坡,但是靈活性也會越差。所以在現(xiàn)代的車架設(shè)計中,速降車型往往有更長的軸距,而林道或者其他偏向攀爬的車型則具有更短的軸距

4.五通高度(Bb Height)和 跨高(Standover Height)
五通中心至地面的垂直高度。五通高度越高名車手的重心也越高,面對顛簸,急剎車或者是陡峭路面,自行車會越傾向于晃動,就這個意義上來說,較低的五通高度能提高穩(wěn)定性。
較低的五通高度使得整車在過彎時更加靈活。通過降低車手的重心,因為自行車傾斜而導致的重心降低會減少(回正時重心抬升更少),這也是為什么較低的五通高度更適合進出彎道。
人車重心距離地面的高度被稱為 roll moment(側(cè)傾力矩),該距離越長,自行車改變傾斜方向的速度越慢。
五通高度實際會受到避震器的預(yù)壓以及動態(tài)騎行高度的影響,因此大行程的車架需要更高的靜態(tài)五通高度來彌補這個下沉量。五通高度降低的缺點其實很簡單:更容易磕碰。
跨高是車手活動空間的重要參數(shù),跨高越高車手活動空間多,更加靈活,反之則空間少,不夠靈活。
總結(jié)
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我把這7點的其中一些綜合起來介紹,因為其實車架幾何的許多參數(shù)都是相關(guān)聯(lián)的,我們在買車時需要關(guān)注的其實就是這幾點,
前伸量(Reach):車手活動空間
頭管角度(Headtube Angle),等效坐管角度(Seattube Angle (Eff):角度越小下坡越好,角度越大攀爬越好。
后下叉長度(Chainstay),軸距(Wheelbase):數(shù)值越大下坡越好,數(shù)值越小車架越靈活,攀爬越好。
五通高度(Bb Height),跨高(Standover Height):活動空間和靈活性。
好了,雖然很多數(shù)值看起來眼花繚亂,只要我們能夠抓住其中幾個關(guān)鍵的點,就能事半功倍,快速了解車架是不是我們所需要的。而且,數(shù)據(jù)畢竟是紙面上的,他并不能真實反映我們身體的需求,所以如果已經(jīng)決定購車,我的建議還是要走進附近的車店,切身的上車去體會,或者找朋友的車來體驗一下,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找到適合自己的自行車。
好了,這一期就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多多騎車,安全健康,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