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族及幽冥世界
文/茅盾
? ? ? ?希臘和北歐的神話都說天地開辟之初與神同時生于此世界者,有巨人族。希臘神話的巨人族名鐵丹(Titans),實(shí)亦神烏拉奴司(Uranus,義為天)所生的子女,被烏拉奴司逐閉于北荒之塔塔羅司地下谷(因恐篡奪己位)。北歐的巨人族為冰巨人伊密爾(Ymir),與神蒲里同時產(chǎn)生于冰山中。這些巨人族都是代表“惡”的,都常與神爭權(quán),擾亂世界,而最后為神所征服。
? ? ? ?中國神話內(nèi)也有與希臘及北歐相當(dāng)之巨人族?!渡胶=?jīng)》的《大荒北經(jīng)》說: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涓覆涣苛Γ啡站?,逮之于禺谷,(即虞淵,日所入也。)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于此。(郭曰:渴死。)
? ? ? ?又《海外北經(jīng)》說:
? ? ?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 ? ? ?這里所說的“與日逐走”也許是與神爭霸的象征。從那“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反“棄其杖,化為鄧林”而觀,夸父的巨偉多力,也就和希臘的巨人族差不多。又據(jù)《列子·湯問篇》北山愚公移山的傳說的末尾,有“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的句;“夸娥氏二子”,張湛注說是“古之大力者”,我很疑惑“夸娥”即是“夸父”,所謂“夸娥氏二子”實(shí)即巨人族夸父的后代。“夸父”是一個族名,等于希臘神的鐵丹。而夸娥氏二子負(fù)山的故事,也令人聯(lián)想到希臘神話所說巨人族的阿忒拉斯負(fù)地而立的神話。希臘神話說巨人族中亦有善者,神既征服巨人族后,命其善者服務(wù),命伯羅米修士創(chuàng)造人,命阿忒拉斯負(fù)地。那么,在《列子》中做了帝的走卒似的“夸娥氏二子”,大概也是善良的巨人族。
? ? ? 《大荒東經(jīng)》又說:
? ? ? ?應(yīng)龍?zhí)幠蠘O,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fù)上。
? ? ? ?應(yīng)龍或說是龍,但也許是神,他殺蚩尤的故事,下面就要講到。此處要講的,是既言夸父“道渴而死”,何以又言被應(yīng)龍所殺?《大荒北經(jīng)》的“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一條中,緊接著“將走大澤,未至,死于此”句下,又說:“應(yīng)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郭璞注曰:“上云夸父不量力,與日競而死,今此復(fù)云為應(yīng)龍所殺,死無定名,觸事而寄,明其變化無方,不可揆測。”這個解釋,顯然很附會。我以為這里可能的解釋有兩個:一是經(jīng)文錯簡,二是夸父非一?!洞蠡谋苯?jīng)》的“應(yīng)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二語,大概因錯簡而誤增,《大荒東經(jīng)》所說的夸父不是“逐日景”的夸父。如果我們假定“夸父”是族名,則我的解釋也就可以通??上Р牧咸?,不能多得證據(jù)。
? ? ? ?上面說過夸父與日逐走,大概是巨人族與神爭權(quán)的象征。中國的巨人族和神爭斗的神話(假定原來是有的),已經(jīng)逸亡到連斷片也不存在了。差可目為是巨人族與神爭權(quán)的神話材料的,乃是黃帝與蚩尤爭戰(zhàn)的傳說。蚩尤的來歷,《山海經(jīng)》及其他古籍,都無記載;然就上引之夸父神話中兩次把蚩尤和夸父牽連在一處,也不妨想象蚩尤是巨人族。又從“蚩尤”一詞本身也像族名一點(diǎn)而言(這個下面就要講到),則蚩尤也許又是巨人族的一支。
? ? ? ?黃帝和蚩尤戰(zhàn)爭一事,《史記》亦有記載;司馬遷雖然記了黃帝的事,卻又說“薦紳先生難言之”,可知關(guān)于黃帝的神話,在當(dāng)時之多而且奇!但黃帝既已完全歷史化,所以蚩尤也歷史化(雖然薦紳先生還保存了蚩尤能作大霧的荒誕之談),黃帝和蚩尤的戰(zhàn)爭也歷史化。我們現(xiàn)在可得的關(guān)于此事的材料,很少?!渡胶=?jīng)·大荒北經(jīng)》說:
? ? ?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句,海水入焉。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yīng)龍攻之冀州之野。應(yīng)龍畜水,蚩尤請風(fēng)伯雨師,縱大風(fēng)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fù)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
? ? ? ?這一段文字主要的目的在說明“女魃”,所以蚩尤和黃帝的戰(zhàn)爭的經(jīng)過,只是鱗爪而已。后世的“好奇之士”雖然做了些“離經(jīng)叛道”的書籍,很記錄了些當(dāng)時尚在民間流行的蚩尤和黃帝爭戰(zhàn)的神話,可是那些書已經(jīng)逸亡,今就《御覽》《路史》《繹史》等所引,則有下列的說法:
? ? ? ?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造五兵,威振天下。黃帝以仁義,不能禁止蚩尤。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符,伏蚩尤。
(《龍魚河圖》)
? ? ? ?黃帝與蚩尤九戰(zhàn)九不勝,有婦人人首鳥形,是為玄女,授黃帝戰(zhàn)法。
(《黃帝玄女戰(zhàn)法》)
? ? ? ?蚩尤銅頭啖石,飛空走險。以馗牛皮為鼓,九擊而止之,尤不能飛走,遂殺之。
(《廣成子傳》)
? ? ? ?黃帝出師伐蚩尤于絕轡之野,以棡鼓為警。
(《云笈七簽》)
? ? ? ?白龍赤虎,戰(zhàn)斗俱怒,蚩尤敗走,死于魚口。
(《焦氏易林》)
? ? ? ?蚩尤作霧,黃帝作指南車。
(《春秋元命苞》)
? ? ? ?黃帝與蚩尤戰(zhàn)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帝乃命風(fēng)后作指南車,遂擒蚩尤。
(劉鳳《雜俎》)
? ? ? ?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于青丘。
(《歸藏啟筮》)
? ? ? ?三代彝器多著蚩尤之像,以為貪虐之戒,其狀如獸,附以兩翼。
(《博古圖》)
? ? ? ?武帝時,太原有蚩尤神晝見,龜足蛇首。
(《漢書》)
? ? ? ?軒轅之初立也,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銅頭鐵額,食鐵石。軒轅誅之于涿鹿之野。蚩尤能作云霧。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髏,如鋼鐵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齒,長二寸,堅(jiān)不可碎。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抵。漢造角抵戲,蓋其遺制也。
(《述異記》)
? ? ? ?解州鹽澤鹵色正赤,在坂泉之下,俗謂之蚩尤血。
(《夢溪筆談》)
? ? ? ?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郭注:蚩尤為黃帝所得,械而殺之,已摘其械,化而為樹也。)
(《大荒南經(jīng)》)
? ? ? ?黃帝殺蚩尤于黎山之丘,擲其械于大荒之中,化為楓木之林。
(王瓘《軒轅本記》)
? ? ? ?綜合上引各說,我們可以得到六個觀念:(1)黃帝是代表“善”的,蚩尤是代表“惡”的;(2)蚩尤有超人類的能力,能作云霧,能請風(fēng)伯雨師,縱大風(fēng)雨;(3)蚩尤是“非人”的形相,獸身人語,銅頭鐵額,有兩翅,或八肱八趾,或龜足蛇首;(4)蚩尤兄弟八十一人或七十二人;(5)黃帝不能勝蚩尤,有天女魃或玄女來助,白龍赤虎亦來助戰(zhàn);(6)殺蚩尤的傳說曾經(jīng)在民間流行而成為《蚩尤戲》,關(guān)于蚩尤附屬物的傳說有蚩尤血和桎梏所化的楓木。這六點(diǎn),都幫助我們明了蚩尤的傳說是中國古時一大史詩的材料,其性質(zhì)確可比擬于其他民族神話中巨人族和神的戰(zhàn)爭。
? ? ? ?蚩尤兄弟八十一人或七十二人之說,也使我們推想到“蚩尤”不是一人之名而是族名。因此我以為蚩尤也是巨人族之一。在原始神話中,也許是比夸父更為兇惡的巨人族,所以蚩尤的兄弟八十一人或七十二人是絕種了,而夸父一族尚有為帝負(fù)山的“夸娥氏二子”。
? ? ? ?關(guān)于蚩尤的神話,現(xiàn)在只存了上引的斷片,然在漢以前,即使沒有巨大的史詩,一定也有許多記載;《漢書·藝文志》著錄《蚩尤》二卷,大概就是記錄蚩尤神話的書籍。又《隋志》尚著錄《黃帝蚩尤兵法》二卷,則蚩尤神話的完全逸亡,大概在隋以后了。
? ? ? ?由原始神話中的巨人族演化而來的,大概便是所謂龍伯大人之國。《列子·湯問篇》有一段很有趣味的記載是:
? ? ?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shí)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統(tǒng)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去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shí)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shù)焉。而五山之根,無所連著,常隨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圣毒(病也)之,訴之于帝,帝怒,流于西極,失群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更代也),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shù)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鱉,合負(fù)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shù)(算計(jì)也)焉。于是岱輿、員嶠二山流于北極,沉于大海,仙圣之播遷者巨億計(jì)。帝憑(大也)怒,侵減龍伯之國使阨,侵小龍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農(nóng)時,其國人猶數(shù)十丈。
? ? ? 《列子》雖是偽書,但這一個故事是很老的?!冻o·天問》說:“鰲戴山抃,何以安之?”便是和這個傳說吻合。又關(guān)于禺彊,《山海經(jīng)》說是大荒中北極之神,人面鳥身,役使靈龜。大人之國名龍伯,卻是未見于他書;然《山海經(jīng)》屢言有大人之國,恐怕就是這龍伯的一類的神話:
? ? ? ?大人國在其北,為人大,坐而削船。
(《海外東經(jīng)》)
? ? ? ?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蹲也)其上,張共兩耳。
(《大荒東經(jīng)》)
? ? ? ?又據(jù)張華《博物志》云:
? ? ? ?大人國,其人孕三十六年,生白頭,其兒則長大,能乘云而不能走,蓋龍類。去會稽四萬六千里。
? ? ? ?這里說的“龍類”一語,似乎與龍伯有些關(guān)系。張華是晉人,《列子》的偽作時代大概也是晉代,因此我們可以推想龍伯大人之國一類的傳說必已早有,未必是偽造《列子》者僅憑《天問》與《山海經(jīng)》所記而憑空加以杜撰的。
? ? ? ?上文講到夸父的時候,曾引《山海經(jīng)》:“后土生信,信生夸父?!睋?jù)《楚辭·招魂》:后土是主治地下幽都的神。希臘神話說巨人族被閉居于北方的地下穴名塔塔羅司,中國神話則以為巨人族和“后土”有血族關(guān)系?!渡胶=?jīng)》的《海內(nèi)經(jīng)》說:
? ? ? ?北海之內(nèi),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鳥,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郭注:言丘上人物盡黑也),有大幽之國,有赤脛之民。(郭注:膝以下盡赤色。)
? ? ? ?這里所說“幽都”之內(nèi),凡物皆黑,頗與希臘神話中說的冥國內(nèi)陰修無光相仿,原始人對于死后世界的觀念大都是很慘厲的。但是《山海經(jīng)》的“幽都”神話并不完全?!墩谢辍氛f:
? ? ? ?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地下幽冥,故稱幽都。)土伯九約,(王逸注:土伯,后土之侯伯也。約,屈也。)其角觺觺些。(王逸注:言地下有土伯執(zhí)衛(wèi)門戶,其身九屈,有角觺觺,主觸害人也。觺觺,利貌。)敦脄血拇,(敦,厚也;脄,背也;拇,手拇指也。)逐人些。(,走貌。)參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 ? ? ?參目虎首,其身若牛的土伯便是幽都的守衛(wèi)者,仿佛等于北歐神話中守衛(wèi)地獄門的獰狗加爾姆。中國大概也有極完備的冥土神話,可是現(xiàn)在只存留了上述的二斷片,我們只能望見幽都的門口的守衛(wèi)者土伯,彎著九曲的身體,搖晃著一對利角,參目虎首,張開了滿涂人血的手指趕逐人。幽都之內(nèi)有什么,后土是怎樣一個狀貌,原來大概一定有,可是現(xiàn)在全都佚失了。后代的書籍講到冥土的故事極多,然而大抵摻入了佛教思想、印度神話,已經(jīng)不是中國民族的神話的原樣子。佛教在中國的興盛,恐怕是中國本有的冥土神話絕滅無存的最大原因了。
摘自《中國神話研究初探》
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