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潛能遞減法則

《卡爾威特的教育》
兒童潛能的遞減法則
??需要提醒諸位特別注意的是,兒童雖然具備潛在能力,但這種潛在能力是有著遞減法則的。比如說生來具備 100 度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從一生下來就給他進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為一個具備 100 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從 5 歲開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為具備 80 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從 10 歲開始教育的話,教育得再好,也只能達到具備 60度能力的成人。這就是說,教育開始得越晚,兒童的能力實現就越少。這就是兒童潛在能力的遞減法則。
產生這一法則的原因是這樣的,每個動物的潛在能力,都各自有著自己的發(fā)達期,而且這種發(fā)達期是固定不變的。當然,有的動物潛在能力的發(fā)達期很長,但也有的動物潛在能力的發(fā)達期很短。不管哪一種,如果不讓它在發(fā)達期發(fā)展的話,那就永遠也不能再發(fā)展了。例如小雞“追從母親的能力”的發(fā)達期大約是在出生后 4 天之內,如果在這期間不讓它發(fā)展,那么這種能力就永遠不會得到發(fā)展了。所以如果把剛生下來的小雞在最初 4 天里不放在母雞身邊,那么它就永遠不會跟隨母親了。小雞“辨別母親聲音的能力”的發(fā)達期大致在生后的8 天之內,如果在這段時間里不讓小雞聽到母親的聲音,那么這種能力也就永遠枯死了。小狗“把吃剩下的食物埋在土中的能力”的發(fā)達期也是有一定期限的,如果在這段時間里把它放到一個不能埋食物的房間里,那么它的這種能力也就永遠不會具備了。
??我們人的能力也是這樣。最著名的例子是英國司各特伯爵的兒子。司各特伯爵夫婦攜帶他們的新生嬰兒出海旅行,行至非洲海岸時遇到大風暴,船被巨浪打翻,全船的人都遇難,只有司各特伯爵夫婦帶著兒子爬上了一個海島。那是個無人的荒島,島上長滿了熱帶叢林。司各特伯爵夫婦很快就被熱帶叢林里的各種疾病奪去了生命,只留孤零零的小司各特。后來一群大猩猩收養(yǎng)了只有幾個月大的小司各特,他就跟著這班動物父母成長。二十多年后,一艘英國商船偶爾在那里拋錨,人們在島上發(fā)現了小司各特。他已經長成一位強壯的青年,跟一群大猩猩在一起,像大猩猩那樣靈巧地攀爬跳躍,在樹枝間蕩來蕩去。他不會用兩條腿走路,也不會一句人類的語言。人們將他帶回英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科學家們像教嬰兒那樣教導小司各特,力求他學會人的各種能力,以便他能夠重歸人類社會。他們花費了 10年功夫,小司各特終于學會了穿衣服、用雙腿行走,雖然他還是更喜歡爬行。但是,他始終也不能說出一個連貫的句子來,要表達什么的時候,他更習慣像大猩猩那樣吼叫。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學習語言的能力的發(fā)達期是在人的幼兒時期。小司各特當時已經20 多歲了,他錯過了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他的這種能力永遠消失了。
?以上的事例都說明,兒童的潛在能力是有著遞減法則的。即使生下來具有 100 度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放棄教育,到 5 歲時就會減少到 80,到 10 歲時就會減少到 60,到 15 歲時就會只剩下 40了。
所以教育孩子的第一要旨就要是杜絕這種遞減。而且由于這種遞減是因為未能給孩子發(fā)展其潛在能力的機會而致使?jié)撛谀芰菟浪斐傻模虼?,教育孩子的最重要之處就在于要不失時機地給孩子以發(fā)展其能力的機會,也就是說要讓孩子盡早發(fā)揮其能力。
從孩子出生那天就開始教育
??那么,怎樣才能杜絕孩子潛在能力的遞減呢?當然是盡早教育。但是這個“盡早”又早到什么時候呢?我的經驗是,教育必須從出生那天起就開始進行。教育家們聽了以后可能馬上就會站出來提反對意見了,因為他們認為,這么早就開始對幼兒進行教育是有害的。
雖然有許多人反對我盡早開始教育孩子的觀點,但我仍然這樣去做了。
或許有人會問:“卡爾先生,您真的從孩子出生起就開始培養(yǎng)他了嗎?你難道真的對一個智力低下的孩子抱有如此之大的信心嗎?”
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事實上,我的兒子卡爾,他從一出生起就開始接受教育了。而且,我從來沒有對他失去信心?!?/p>
記得卡爾剛出生的那幾天,我們全家人都陷入一種苦惱和不安的氛圍之中。這時,就連一直支持著我的妻子也開始懷疑我了。
有一次,妻子悄悄地對我說:“告訴我,為什么上帝會這樣安排?為什么偏偏我們的孩子是個弱智兒?上帝對我們公正嗎?”
我說:“親愛的,請相信我,上帝永遠是公正的。你還記得我說過的話嗎?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沒有將自己的潛能完全發(fā)揮出來,我教育孩子的目標就是盡可能地開發(fā)他的潛能?!?/p>
妻子說:“這個我明白,可是面對我們的小卡爾,你能夠改變這個無法回避的事實嗎?”
我說:“雖然我現在無法改變這個不幸的事實,但我能將他現有的潛能發(fā)揮到極點。盡管卡爾現在沒有別的孩子聰明,但總有一天他會超過其他的孩子。因為即使是天生聰明的孩子,在出生時有很好的
起點,但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培養(yǎng)也不可能充分發(fā)揮其潛能,那么他終究也不會成才。我們的小卡爾雖然現在的起點很低,但如果得到了合理的教育,他的潛力一定會充分發(fā)揮出來,最終會超過其他的孩子,超過所有人,他一定會成為德國最優(yōu)秀的人才?!?/p>
不僅對我的妻子,對其他所有關心小卡爾的人我都這樣告訴他們我的觀念以及我這種永不動搖的決心。
我為什么能夠如此自信呢?因為我知道后天教育有多么大的力量。
事實上,從生下來起到 3 歲之前,是最為重要的時期。因為這一時期,孩子的大腦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截然不同。
剛出生的嬰兒沒有分辨人的面孔的能力,到三四個月,或五六個月,就能分辨出母親和別人的面孔,知道“認生”了。但他這時并不是對面孔的特征進行了這樣那樣的分析之后才記住的,而是在反復的觀察中, 把母親整個面孔印像原封不動地作了一個“拷貝”印進了大腦之中。
嬰兒的這種純記憶式的識別能力,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嬰兒對多次重復的事物不會厭煩,所以 3 歲以前也是“硬灌”時期。嬰兒依靠動物的直感,具有在一瞬間掌握整體的記憶識別能力,這是成人遠遠所不能及的。他的大腦還處在一個白紙狀態(tài),無法像成人那樣進行分析判斷,因此,可以說他具有一種不需要理解或領會的吸收能力。如果不把你認為正確的東西,經常地、生動地反復灌入幼兒尚未具備自主分辨好壞能力的大腦中的話,他就會毫無區(qū)別地大量吸收壞的東西,從而形成人的素質。
就像古諺說的那樣:“從你小時候就可以看到你成人以后的樣子?!焙⒆拥?3 歲時,就已形成了長大之后一些基本性格的因素。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所有的人,都毫無例外地能從他們身上看到他們 3 歲以前的環(huán)境,以及這種環(huán)境對他性格形成及因素的影響。所以,3 歲之前的這段時期決定了人的一生。
給3歲以前的記憶時期“硬灌”些什么呢?大致是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反復灌輸語言、音樂、文字和圖形等所謂奠定智力的大腦活動基礎的模式;另一方面則是輸入人生的基本準則和態(tài)度。
?總的來說,生下一個健壯的孩子,這只是父母親走出的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長,事情更瑣碎,責任更重大。因為,從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必須擔起教育者的重擔。
孩子愛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
??為了盡早發(fā)揮孩子的能力,怎樣對孩子進行教育呢?很簡單,如果嬰兒已感到了你的關心和愛撫,這就說明你已經在教育他了。這種教育訓練是細小而繁瑣的。孩子渴了要給他喝水,孩子餓了要給他喂
奶,孩子尿布濕了要馬上更換……父母要隨時隨地解除孩子的不愉快,以最敏銳的感覺去感知孩子的需要。能夠成功地感知孩子的需要,便是父母成功的開始。這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起來的第一條成功的紐帶,它會為今后的教育和訓練提供良好的感情基礎。
我從兒子 4 個月時起,在吃母乳前,先給他點蜜柑汁,后來又添加香蕉泥、蘋果泥、胡蘿卜泥、青菜粥等等。再過一段時間,開始給他喂湯,吃煮熟的雞蛋、馬鈴薯等。大多數孩子愛吃谷類食物,這是
他們最好的食物。然而,我兒子卻不愛吃。我認為愛吃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食物,所以只給他吃喜歡的食物。
??德國有句諺語,意思是“人的性格取決于食物”??磥?,食物同人的性格確有關系。曾經有人主張“菜食療法”,他們說選擇不同的食物,就能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比如:給孩子多吃胡蘿卜,牙齒和皮膚就會美麗:吃馬鈴薯就能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吃菜豆就能發(fā)展孩子的美術興趣;吃洋白菜和花菜會使孩子思想簡單,成為平凡的人;吃青豆易形成輕率的性格。因此,可以讓厭惡數學的孩子多吃馬鈴薯,讓缺乏美術興趣的孩子多吃菜豆,沒毅力的孩子禁食青豆,粗暴的孩子禁食洋白菜。
??兒子出生后的頭半個月,我們堅持定時給他喂奶、喂水,使他的生物鐘一開始就形成規(guī)律。直到他能吃飯后,兩頓飯之間仍然只許喝水不許吃別的,免得他的胃老是得不到休息,血液也老是在胃部工作
而不是集中在大腦。如果讓孩子的精力只用于消化,那么大腦就不會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另外,吃得過多除了阻礙腦部發(fā)育,也有害于孩子的健康,容易患上胃腸疾病。
人們總以為教育孩子就是教他們讀書、識字、學習知識。其實,這些僅僅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看來,一個孩子從初生的嬰兒漸漸長大成人,這個過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納入教育的范疇。
??遺憾的是,至今許多父母包括許多教育專家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就拿孩子吃東西來說,人們總以為吃得越多越好,越有益于健康。其實真實的情況并非如此。
??吃得過多,必然有礙大腦的發(fā)展,還會使孩子從小大腦就充滿“吃能解決一切問題”的概念。因為對于嬰兒來說,最令他難受的除了生病之外就是饑餓。如果嬰兒一餓就給他大量的食物,讓他吃得過飽,就會使他認為吃東西、填飽肚子是排除難受之感的唯一途徑。在他長大之后,這種“吃”的概念,會轉化為過于依賴物質的概念。
?當然,在這里,我不是想要求父母對孩子所需的食物加以限制,而只是想提醒那些疼愛孩子的父母:一切都要有個限度,包括吃東西。
?有一天,我看見妻子正在喂小卡爾牛奶,便走了過去。
“怎么?剛才不是喂過了嗎?”我問道。
“是的,我看他在哭,就想讓他再喝點兒牛奶?!逼拮诱f。
“不,卡爾剛才就已經吃飽了,”我從妻子手中奪過奶瓶,“他沒有再吃任何東西的必要,至少他現在還不需要。”
??由于突然失去了美味,小卡爾“哇哇”大哭起來。
“你是干什么呀!”妻子不高興地說。
這時,卡爾的外祖母走了過來。
“上帝呀!你怎么能這樣對待這個可憐的孩子?”外祖母喋喋不休地抱怨起來,“嬰兒都是要喝牛奶的,為什么不讓他喝?這孩子自從生下來就那么不幸,為什么還要如此對待他呢?哦,可憐的孩子!”
“我不是不想讓他喝牛奶,只是認為他現在沒有喝的必要。”我解釋道。
“你總說要把卡爾培養(yǎng)成才,可是不讓他吃飯,他怎么能成才呢?你成天大談教育,我看那些都是無用的空談?!蓖庾婺干鷼獾卣f。
?對于外祖母的不理解,我當時并沒有說什么。因為對于這位善良的婦女,我怎么能與她爭辯呢?
?事后,我仔細向妻子講明了道理,告訴她疼愛孩子并非是一味地呵護他,一味地順從他,我們應該以謹慎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的培養(yǎng)和教育。
??妻子是個明白事理的人,在她明白其中道理之后,便不再像以前那樣過分地順從孩子了。
??恐怕有人會說我的這種做法未免太過分,但無論怎樣,我認為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孩子正是要從生活中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做起。我們不應該忽視任何一點哪怕看起來微乎其微的東西。
??曾經有人說過:“不同的胃,會造就不同的人。它可以決定這個人變成樂天派或厭世者。”我想,這句話的含義不僅僅只是說明了吃東西對人身體上的影響,它對人的影響還有許多。
保持孩子健康的心情
??人們見到我兒子時常說:“這孩子體格太好,不像個天才?!笨磥硭麄內栽趫猿帧安抛佣嗖 钡呐f觀念。然而,這是毫無根據的。有句諺語“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體”,這是有根據的。
??的確,有的天才體弱多病,但并不是天才一定病弱,這種看法是不對的。那些病弱的天才如果健康,一定會是更加偉大的天才。而且身體健康的天才人物也并不少,如:韋伯斯特、布萊恩特、亨利·比卡、卡爾芬、珍妮·林德、阿德里娜·巴奇、薩拉·本哈忒、朱里亞·烏德·浩、約翰·衛(wèi)斯里、路易斯、阿爾科克等。這些人不僅身體健康,而且體格魁梧,很有力氣。
??兒子的健康一再使人們驚異,這是因為我從嬰兒期就對他進行體能訓練。
??愉快是健康的關鍵。我首先把兒子周圍的環(huán)境布置好。周圍的氣氛陰郁,孩子必然會消化不良,身體不健康。因此,孩子居住的房間從最初起就應是令人心情愉快的。
??天氣晴朗時,我和妻子把兒子帶到田野里,讓他眺望綠色的原野。我注意讓他的身體能自由自在地活動,不把他包起來,以免妨礙他手腳自由活動。也不給他圍圍巾,以免把嘴和臉弄歪。天氣好時經常讓他在屋外睡覺,以便接受陽光的沐浴,呼吸新鮮空氣。當他在屋內睡覺時,在潔白的床上鋪上鴨絨褥,便于他的手足自由活動,因為這種活動就是嬰兒的運動。所以嬰兒睡覺時,決不能把他像布娃娃那樣裹得緊緊的。
??我把卡爾是否能自由自在地活動看得非常重要,有一次甚至還為此大發(fā)脾氣呢!
有一天,我和妻子去教堂做彌撒。家中只有我們的女傭柯蒂太太和小卡爾??碌偬莻€非常善良的女人,她總是很細心地照顧小卡爾。
??可是,當我和妻子回到家看到小卡爾的情形時,簡直氣極了。
??小卡爾被嚴嚴實實地裹在被子里,滿臉通紅,“哇哇”大哭著。
?“這是怎么回事?”我急忙問,“柯蒂太太,小卡爾生病了嗎?”
“沒有,”柯蒂太太說,“今天天氣這么冷,我害怕他受凍,所以不光把家里的爐火生得旺,還給他裹上嚴嚴的被子……”
“喔,我的上帝,你真蠢!”我忍不住大聲嚷嚷起來。
“怎么?我做錯了嗎?”柯蒂太太不解地問。
“天哪!你沒見小卡爾不喜歡這樣嗎?”我說,“這樣他很難受。”
說著,我便把裹著小卡爾的被子打開,讓他自由地活動。
“這會使他生病的?!笨碌偬辜钡卣f。
“你別把孩子凍壞了。”妻子也連忙出言制止。
??然而,我不顧她們阻攔,仍然讓小卡爾在床上自由自在地活動,只是又在壁爐里加了一些柴火。
??這時,小卡爾不再哭了,他顯得非常高興,非常滿意。
??我相信世上大多數人都是疼愛孩子的,然而,懂得如何疼愛孩子的人并不多。
??我知道柯蒂太太是一番好心,但她的做法完全錯了。
??因為一個健康的人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束縛,哪怕這種束縛看起來很舒適。
卡爾 6 周時,長得很大,像 4 個月的孩子。這是我們讓他經常呼吸新鮮空氣、進行運動的結果。這兒所說的運動是從他兩三周時開始的,讓他在光滑的木棍上作懸垂運動。要知道,個體發(fā)育是整體發(fā)育的短暫重復。所以,嬰兒是可以像猿猴那樣在木棍上作懸垂運動的。當然,不可勉強。
??還有一種訓練是讓兒子抓住我的手指,由于嬰兒天生具有一種把握反射的能力,他就像吊單杠一樣用力拉起自己的上身。等到兩個月大反射消失時,他的胳膊已經練得相當有力,為提前進行爬行訓練創(chuàng)造了條件。
??我還培養(yǎng)孩子喜歡洗澡的天性。如果水溫過高或過低,孩子就不愿洗澡,所以,我一開始就注意調節(jié)水的溫度。我和妻子每天都給兒子洗澡、按摩手腳,這樣既能發(fā)展他的觸覺,又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肢體的靈活。從兒子一歲時起,我就教他洗臉、洗手、刷牙,一天要洗幾次,早起和晚上睡覺之前都要刷牙。他吃完干面包后,也讓他刷牙,并且從小時起就教他用手絹擦鼻涕。
??這樣,經過營養(yǎng)和體能兩方面的精心培育,卡爾從出生時體弱多病的嬰兒長成了一個健康活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