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onel751合金熱壓縮變形條件下的流變應力模型
Inconel751合金是一種以Ni-Cr為基,以y'-Ni。(Al,Ti)為主要強化相的鎳基變形高溫合金是早期發(fā)展的鎳基高溫合金InconelX-750合金的改進型。與InconelX-750合金相比,主要差別是Inconel751合金中增加了Al的含量,從而提高了合金的持久強度,可使工作溫度達.870Ct。因外經(jīng)大量使用Inconel751合金作為排氣閥材科、國內也開始對Inconel751合金的組織性能和加工工藝開展研究。本論文通過在Gleeble-1500熱模擬機上米用圓柱體高溫單道次壓縮試驗,對fnconer1P出流變應力進行研究,分析其高溫變形時流變應刀的變化規(guī)律,為生產(chǎn)中制定合理的熱加工工藝提供理論依據(jù)。
2試驗條件及方法
Inconcl751合金采用真空感應爐冶煉,經(jīng)鍛造制成16mm~18mm的棒材,再加工成φ8mm人15mm試樣,在Gleeble-1500熱模擬機上進行壓陌試驗,試驗用合金的化學成分見表1。壓縮過程中,
在圓柱體試樣兩端加放鈕片,以減少摩擦對應力狀態(tài)的影響。試驗溫度為:980℃、1030℃、1080℃、1100℃、1130℃、1150℃、1180℃、1200℃、變形速率為:0.005s-1、0.01s-1、0.05s-1、0.1s-1、1.0s-1、10.0s-1、20.0s-1,應變量為1.0。熱模擬試驗的升溫速率為10℃/s,保溫時間為5min,變形完成后立即對試樣水淬。

3.1真應力-真應變曲線
整理Gleeble-1500高溫壓縮試驗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Origin6.0軟件做出相同溫度、不同應變速率,相同應變速率、不同溫度下的真應力-真應變曲線,平滑后得圖1和圖2,其中on為真應力,單位為MPa、c為真應變。

3.1.1變形溫度的影響
Inconel751合金在不同變形溫度、同一應變速率下的真應力-真應變曲線〈見圖1),可以看出,熱壓縮變形過程中發(fā)生了明顯的動態(tài)再結晶,在同一變形條件下,隨著變形的增加產(chǎn)生加工硬化,這是由于隨著變形量增大,位錯不斷增殖,位錯間的交互作用又增大了位錯運動的阻力,從而呈現(xiàn)加工硬化現(xiàn)象。超過某一形變量后,變形儲存能成為再結晶的驅動力,再結晶可以消除或改變原來的變形織構,發(fā)生動態(tài)再結晶軟化,當軟化速率與硬化速率平衡時,流變應力達到最大值;隨后隨著動態(tài)再結晶的進行,軟化速率大于硬化速率,應力逐漸下降;當發(fā)生完全動態(tài)再結晶后,其晶粒組織和流變應力不隨變形量變化,進入穩(wěn)態(tài)變形階段。當應變速率相同時,變形溫度越高,合金的流變應力越低,這是由于隨著溫度升高,滑移系的臨界切應力下降,合金的變形抗力降低。
3.1真應力-真應變曲線
整理Gleeble-1500高溫壓縮試驗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Origin6.0軟件做出相同溫度、不同應變速率,相同應變速率、不同溫度下的真應力-真應變曲線,平滑后得圖1和圖2,其中on為真應力,單位為MPa、c為真應變。
3.1.1變形溫度的影響
Inconel751合金在不同變形溫度、同一應變速率下的真應力-真應變曲線〈見圖1),可以看出,熱壓縮變形過程中發(fā)生了明顯的動態(tài)再結晶,在同--變形條件下,隨著變形的增加產(chǎn)生加工硬化,這是由于隨著變形量增大,位錯不斷增殖,位錯間的交互作用又增大了位錯運動的阻力,從而呈現(xiàn)加工硬化現(xiàn)象。超過某一形變量后,變形儲存能成為再結晶的驅動力,再結晶可以消除或改變原來的變形織構,發(fā)生動態(tài)再結晶軟化,當軟化速率與硬化速率平衡時,流變應力達到最大值;隨后隨著動態(tài)再結晶的進行,軟化速率大于硬化速率,應力逐漸下降;當發(fā)生完全動態(tài)再結晶后,其晶粒組織和流變應力不隨變形量變化,進入穩(wěn)態(tài)變形階段。當應變速率相同時,變形溫度越高,合金的流變應力越低,這是由于隨著溫度升高,滑移系的臨界切應力下降,合金的變形抗力降低。
3.1.2變形速率的影響
在同一溫度下,不同變形速率的真應力-真應變曲線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Inconel751合金熱壓縮變形時,同-變形溫度下,應變速率越低,相同變形量、所對應的真應力越小。再結晶由形核、長大過程組成,形核是個熱激活過程,在低應變速率條件下,變形組織有較長的時間形核長大,核心形成的幾率增加,因而再結晶更容易進行,流變應力更小。從圖2可以明顯看出,同一變形溫度下,變形速率越低,峰值應力所對應的應變越小,這是由于變形速率較低時,再結晶形核的時間較長,形核量數(shù)量多,所以再結晶軟化的作用強于加工硬化的作用。
3.2熱變形流變應力方程
熱變形過程中,材料的高溫流變應力g主要取決于變形溫度T和應變速率à。Zener和Hollomon在1944年提出并試驗o-∈證實了確定鋼在高速拉伸試驗條件下流變應力的一種方法,提出Z參數(shù)的概念。其物理意義是溫度補償?shù)淖冃嗡俾室蜃?,依賴于T,而與o無關;Q是熱變形激活能,它反映材料熱變形的難易程度,也是材料在熱變形過程中重要的力學性能參數(shù)。如果知道函數(shù)關系Z=f(o),或者更確切地說,已知與試驗結果相符的經(jīng)驗公式Z-f(o),便可以測定與。無關的熱變形激活能。該方法有自調節(jié)功能,即材料常數(shù)的近似值已包含在Z=f(a)式中,由該公式確定的Q值又反過來進一步精確材料常數(shù)值[1。
研究表明,熱加工參數(shù)Z可由以下兩種形式表示:

Inconel751合金高溫壓縮變形試驗得到不同溫度和變形速率下的峰值應力如圖3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