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知人知面不知心?牢記這四招識人術(shù),讓你看透人心本質(zhì)!

這世道上的人往往有意無意,或多或少戴著面具。知人知面不知心,小人如此,君子也是如此,都是人設(shè),都是偽裝。
何以見得呢?阿信引用縱橫家典籍里一句話:愚者類君子而非君子也。很多君子其實是要加引號的,看起來是君子,實際上是蠢人。這種蠢就是單純的蠢,一根筋式的老實,所以容易被人誤會是君子。日子久了,老實人也習慣不自覺的把自己當成君子了。
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呢?你但凡看見一個人自稱君子的,有兩種可能:要么是偽君子,要么是個蠢貨,絕非真君子。
也正因如此,鬼谷子才提醒我們:揣情不審,不知隱匿變化之動靜。意思是說,如果不認真的揣測人心,那就不能洞察他人隱藏在內(nèi)心的動靜變化。
需要強調(diào)的是,這不是知識,這是常識,如果你沒有這種常識,那你恐怕會被人的外表欺騙,淪為行走的韭菜。
這個常識,其實孔子也是贊同的,比如他講“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
既然知人很難,是不是就不能知人呢?非也!或許你僅僅需要掌握一點點雕蟲小技,接下來,研究鬼谷子智慧的民間手藝人阿信就來跟大家分享四招最實用的知人手段,保管你一聽就懂,一學就會。

第一招:微察窮問。這里的“微察”二字最妙,是指看起來漫不經(jīng)心的隨口一問,實際上另有深意,目的就是觀察對方的立場和態(tài)度。如果你是個職場人,阿信自然是要提醒一句的,領(lǐng)導(dǎo)找你談心,其實就是“微察”,故意制造寬松的氛圍讓你放松警惕,試圖套出你的心里話。所謂“窮問”自然就是連續(xù)發(fā)問,刨根問底。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的發(fā)問使當事人忙于應(yīng)付,目的是為了觀察一個人的臨場反應(yīng),使其露出馬腳。事實上,真正的窮問高手僅需三個問題,就能讓你繳械投降,老實交代。
第二招:用間知忠。笨人和智者最大的差異在于,智者遇到困難時,懂得找人幫忙。而笨人總想自己扛。知人其實也是這樣,你當真以為靠一己之力就能知人嗎?如果你是這么想的,那你恐怕就不那么聰明了。諸多時候,智者想知人就定然會找人幫忙,也就是“用間”,故意派出奸細跟考察對象套近乎,甚至故意讓“奸細”說一些自己的壞話進而考驗對方是否忠誠。
第三招:明知故問。顧名思義,就是在交流的時候揣著明白裝糊涂,目的是為了試探。在考察一個人時,明明自己是知道某件事的真假,但還是假裝什么也不知道,故意詢問當事人。通過觀察當事人的表述和反應(yīng)判斷對方是否坦誠,是否有所隱瞞,進而了解當事人的基本立場。這是職場常見的套路,讓人防不勝防。

第四招,酒色財氣。本質(zhì)上就是利用人性的弱點。故意讓對方醉酒,進而觀察他的定力,觀察會不會失態(tài)。故意用美色誘惑,觀察對方是否忠貞。故意用金錢利益去收買,觀察對方是否貪婪。故意告知對方事情有風險,觀察對的勇氣。用鬼谷子的話說就是“其有欲,不能隱其情”,只要對有弱點,有欲望,方法其實是千變?nèi)f化的。
以上就是阿信跟大家分享的縱橫家的“知人四術(shù)”,有打油詩為證:
口舌本是兩把刀,裝傻充愣真熱鬧,
酒色財氣君莫沾,難得糊涂才是道。
本文由研究鬼谷子智慧的民間手藝人鬼谷信原創(chuàng),鬼谷信講透鬼谷子,助你人生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