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雷霆載具資料】“綾波”號驅逐艦(1936年配置)

概述↓
? ? ? ?類型:驅逐艦
? ? ? ?權重:4.0
? ? ? ?原產國:日本
? ? ? ?設計師:不詳
? ? ? ?首船下水時間:1927年11月15日(該艦下水于1929年10月5日)
? ? ? ?所屬系列:“吹雪”級
? ? ? ?同系列產量:24艘(吹雪、白雪、初雪、深雪、叢云、東云、薄云、白云、磯波、浦波、綾波、敷波、朝霧、夕霧、天霧、狹霧、朧、曙、漣、潮、曉、電、雷、響)
尺寸與重量↓
? ? ? ?排水量:2570.0噸
? ? ? ?全長:118.41米
? ? ? ?總寬:10.40米
? ? ? ?吃水:3.20米
? ? ? ?船員總數:221人
? ? ? ?最少操作人數:66人
動力配置↓
? ? ? ?引擎數量:2臺
? ? ? ?引擎原產國:日本
? ? ? ?引擎品牌:海軍技術部
? ? ? ?引擎類型:蒸汽輪機(齒輪式)(由4臺燃油鍋爐提供蒸汽)
? ? ? ?引擎型號:不詳
? ? ? ?主機功率:5 0000馬力
? ? ? ?通算功重比:19.46馬力/噸
? ? ? ?推進器數量:2具
? ? ? ?推進器類型:螺旋槳
機動性↓
? ? ? ?最大前進航速:34.0節(jié)
? ? ? ?最大后退航速:12.4節(jié)
? ? ? ?“1/3動力”前進航速:6.5節(jié)
? ? ? ?“2/3動力”前進航速:13.5節(jié)
? ? ? ?“巡航”前進航速:23.8節(jié)
? ? ? ?“全速”前進航速:33.5節(jié)
? ? ? ?10.8節(jié)加速時間:6.7秒
? ? ? ?27.0節(jié)加速時間:18.7秒
? ? ? ?極速加速時間:27.6秒
? ? ? ?極速制動時間:33.5秒
? ? ? ?全動力轉向速度:23.8節(jié)
? ? ? ?全動力轉彎半徑:186.55米
? ? ? ?船舵數量:1具
續(xù)航能力↓
? ? ? ?續(xù)航距離:5000海里(14節(jié))
生存力↓
? ? ? ?隔倉段數:7
? ? ? ?船體外板厚度:16毫米(鋼板)
? ? ? ?上層建筑外板厚度:4毫米(鋼板)
? ? ? ?一級火炮裝甲:前部3.175毫米,兩側3.175毫米,后部3.175毫米,頂部3.175毫米,底部3.175毫米
武器配置↓
? ? ? ?一級火炮:3組雙聯裝(6門)127毫米三年式型艦炮,身管倍徑L50.0,最大炮口動能9523.15千焦,彈藥基數900發(fā),單管射速9.1發(fā)/分鐘(急促射10.0發(fā)/分鐘),待發(fā)彈藥架20發(fā)/門,發(fā)射間隔6.600秒(急促射6.000秒),適配彈種HE/HE-TF,彈丸重量23.000/23.000千克,初速每秒910/910米,裝藥當量2310.000/2070.000克TNT(2200.000克九一式炸藥/1880.000克下瀨火藥),引信臨界厚度0.1/0.1毫米,引信觸發(fā)延時0/0毫米,1千米最大穿深28/26毫米,2.5千米最大穿深28/26毫米,5千米最大穿深28/26毫米,7.5千米最大穿深28/26毫米,10千米最大穿深28/26毫米,15千米最大穿深28/26毫米,水平轉速6.0度/秒,垂直轉速27.0度/秒,縱向射界75/-7度,接舷火力密度54.5~60.0發(fā)/分鐘(1.000~1.100秒/發(fā)),接舷最大投射20.909~23.000千克/秒
? ? ? ?一級自動武器:2組雙聯裝(4挺)13.2毫米九三式型機槍,彈藥基數7200發(fā),單管射速476發(fā)/分鐘,30發(fā)彈匣供彈,重裝填時間2.000秒,10米最大穿深31毫米,100米最大穿深30毫米,500米最大穿深27毫米,1000米最大穿深24毫米,1500米最大穿深21毫米,2000米最大穿深19毫米,水平轉速60.0度/秒,垂直轉速50.0度/秒,縱向射界80/-10度,接舷投射952發(fā)/分鐘
? ? ? ?魚雷配置:3組三聯裝(9具)610毫米魚雷發(fā)射管,彈藥基數18枚九零式型魚雷,彈重2540.000千克,彈長不詳,戰(zhàn)斗部當量480.000千克TNT(375.000千克TNT+黑喜兒炸藥),遠程模式15.000千米(35.1節(jié)),快速模式7.000千米(45.9節(jié))
? ? ? ?一級深彈配置:1對(2具)“Y炮”彈射系統(tǒng),彈藥基數8枚九五式型深彈,彈重160千克,戰(zhàn)斗部當量100千克TNT,最大穿深79毫米
評價↓
? ? ? ?該型艦艇為日本在條約末期研制并建造新一代驅逐艦,即“特型驅逐艦”,這一型號的驅逐艦設計基本奠定了30年代至二戰(zhàn)末期日本驅逐艦的基本構型。在同時期標準來看,該艦具有良好的主炮火力配置,與此同時雷擊火力異常強大,但防空火力較弱且機動性一般,生存能力也相對平庸。在外觀方面,該艦采用長艏樓船型,雙曲線艏,艦橋位于艏樓之上,相較于更早的“睦月”級,該艦的艦橋更加高大,但艦橋的絕對尺寸仍然處于中等偏小的水平,采用2具幾乎相同的煙囪,其中一座連接于艏樓后部,兩具煙囪間安裝有一組魚雷發(fā)射管,后煙囪之后安裝有連續(xù)的兩組魚雷發(fā)射管,在此之后為以背負式布局安裝的兩座后部主炮塔,相對于艦體尺寸而言桅桿較為低矮的與相近時期日本的絕大多數驅逐艦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