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新課標72篇古詩文 |《赤壁賦》全解+測試題

2021-08-09 11:08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赤壁賦1


蘇軾?


壬戌2之秋,七月既望3,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4客,誦明月之詩5,歌窈窕之章。少焉6,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7之間。白露8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9,凌萬頃之茫然10。浩浩乎如馮虛御風11,而不知其所止12;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13。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14之。歌曰:“桂棹兮蘭槳15,擊空明兮溯流光16。渺渺兮予懷17,望美人兮天一方18?!笨?9有吹洞簫20者,倚歌21而和之22。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23,余音裊裊,不絕如縷24。舞幽壑之潛蛟25,泣孤舟之嫠婦26。


蘇子愀然27,正襟危坐28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29?”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30,東望武昌31,山川相繆,郁乎蒼蒼32,此33非孟德之困34于周郎35者乎?方36其破荊州37,下江陵38,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39,旌旗蔽空,釃酒臨江40,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41,侶魚蝦而友麋鹿42,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43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44。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45,托遺響于悲風46?!?/p>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47;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48。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49,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0;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51,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52,而吾與子之所共適53。”


客喜而笑,洗盞更54酌。肴核既盡55,杯盤狼籍56。相與枕藉乎舟中57,不知東方之既白58。


1.選自《蘇軾文集》卷一,中華書局1986年版。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著有《東坡樂府》等。蘇軾同年寫過一篇《后赤壁賦》,因此人們常把此篇稱為《前赤壁賦》。此赤壁為黃岡赤鼻磯,并非赤壁之戰(zhàn)的赤壁(今湖北赤壁)。

2.壬(rén)戌: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是中國古代的干支紀年法,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支,干、支按順序配合,六十年為一個甲子。

3.既望:“望日”后一天,一般是指農(nóng)歷每月十六日。

4.屬(zhǔ):勸請。

5.明月之詩:與后文的“窈窕之章”均指《詩經(jīng)·陳風·月出》一詩。這首詩寫月下懷人的感情。第一章說:“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窈糾,同“窈窕”,極言體態(tài)柔美的樣子。

6.少焉:不久,一會兒。

7.斗(dǒu)牛:星宿名,指斗宿和牛宿。

8.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9.縱一葦之所如:意思是聽憑小船所往,而不加拘束。一葦,一束蘆葦。語出《詩經(jīng)·衛(wèi)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航)之?!边@里代指小船。

10.凌萬頃之茫然:越過那浩渺無垠的江面。凌,越過。茫然,浩渺無垠的樣子。

11.馮(píng)虛御風:在天空中乘風遨游。馮,同“憑”,乘。虛,指太空。御,駕。

12.不知其所止:不知道(船)將要漂向何方。

13.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離開塵世,獨立于長空,飛升而成為神仙。羽化,指飛升成為神仙。

14.扣舷而歌:敲著船舷唱起歌來。扣舷,指敲船舷打節(jié)拍。

15.桂棹兮蘭槳:桂木做的棹啊,木蘭做的槳。

16.擊空明兮溯流光:用槳板劃開澄明的江水啊,船兒在月光浮動的江面上逆流而上。空明,指月光下澄明的江水。流光,是江面上浮動的月光。

17.渺渺兮予懷:即“予懷渺渺”,意思是“我的思緒十分悠遠”。渺渺,悠遠的樣子?!?/p>

18.望美人兮天一方:遙望美人,(她)在天的一方。美人,指所思慕的對象。

19.客:指和蘇軾同游的人。一說為蘇軾虛擬的一個人物。

20.洞簫:吹孔氣鳴樂器,管樂器的一種。

21.倚歌:依照歌曲的聲調(diào)和節(jié)拍。倚,循、依。

22.和(hè)之:(用洞簫)隨歌聲伴奏。和,應和。

23.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像怨恨,像思慕,像抽泣,像傾訴。

24.余音裊裊,不絕如縷:余音(尾聲)婉轉(zhuǎn)悠長,如同細絲綿延不絕。裊裊,形容聲音婉轉(zhuǎn)悠長??|,細絲。

25.舞幽壑之潛蛟:(簫聲)使深谷中的蛟龍聽了起舞。幽壑,深谷。

26.泣孤舟之嫠(lí)婦:使孤舟上的寡婦落淚。泣,這里指“使……淚下”。嫠婦,寡婦。

27.愀(qiǎo)然:容色改變的樣子,指憂愁凄苦的模樣。

28.正襟危坐:整了整衣服,端正地坐著。正襟,整理衣服。危坐,端坐。

29.何為其然也:為什么(簫聲)這么悲涼呢?

30.夏口:古鎮(zhèn)名,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31.武昌:今湖北鄂州。

32.山川相繆(liáo),郁乎蒼蒼:山水相互環(huán)繞,一片蒼翠茂盛。繆,同“繚”,盤繞、圍繞。

33.此:這個地方。

34.困:受困。指曹操被周瑜圍困敗于赤壁一事。

35.周郎:指周瑜。

36.方:當。

37.破荊州: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向南進攻荊州,荊州刺史劉表已死,其子劉琮(cóng)降曹。荊州,在今湖北、湖南一帶。

38.下江陵:劉琮投降后,曹操又在當陽擊敗劉備,進軍江陵。下,攻占。江陵,荊州首府。

39.舳(zhú)艫(lú)千里:戰(zhàn)船千里相連。舳艫,船頭和船尾的并稱,指首尾相連的船。

40.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他)面對著長江斟酒(暢飲),橫握長矛吟誦詩歌(所吟即《短歌行》)。釃酒,斟酒。槊,長矛。

41.漁樵于江渚之上:在江邊捕魚砍柴,或“在江中捕魚,在沙洲上打柴”。江渚,江中小洲,亦指江邊。

42.侶魚蝦而友麋鹿:以魚蝦為伴,以麋鹿為友。

43.匏(páo)樽:葫蘆制作的酒器。匏,葫蘆的一種。

44.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將如蜉蝣一樣短暫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如同大海中的一粒小米。蜉蝣,小蟲名,夏秋之交生在水邊,據(jù)說朝生夕死。

45.知不可乎驟得:(我)明知這種想法不可能輕易實現(xiàn)。驟,一下子,很輕易地。

46.托遺響于悲風:只好把這種無奈寄托于簫聲,在悲涼的秋風中演奏出來。

47.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流去的(水)像這樣(不斷地流去永不復返),實際并沒有流去。未嘗往,江水奔流,前去后來,滔滔不絕,如同沒有流去。

48.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月亮)像那樣時圓時缺,卻最終沒有消減和增長的變化。盈,滿。虛,缺。卒,最終。消長,消減和增長。

49.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如果從那變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將,這里表示假設(shè)。

50.曾(zēng)不能以一瞬: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曾,竟。瞬,眨眼。

51.物與我皆無盡也:物與我們一樣都是永恒的。

52.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這是自然界無窮無盡的寶藏。造物者,原本指“天”,即現(xiàn)在所說的“自然”。

53.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適,享受、享有。

54.更:另、再。

55.肴核既盡:菜肴和果品都吃完了。肴核,指菜肴和果品。

56.狼籍:凌亂的意思。也寫作“狼藉”。

57.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互相枕著墊著睡在船中。藉,墊、襯。

58.既白:天明。白,明亮,指天亮。



集評


此賦學《莊》《騷》文法,無一句與《莊》《騷》相似,非超然之才、絕倫之識,不能為也。瀟灑神奇,出塵絕俗,如乘云御風而立乎九霄之上,俯視六合,何物茫茫,非惟不掛之齒牙,亦不足入其靈臺丹府也。又云:余嘗中秋夜泛舟大江,月色水光與天宇合而為一,始知此賦之妙。


——[宋]謝枋得《文章軌范》


以文為賦,藏葉韻于不覺,此坡公工筆也。憑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流連風月,喜造物之無私。一難一解,悠然曠然。


——[清]張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鈔》


(《后赤壁賦》)閑閑敘起,不必定游赤壁,不必定約某客?!皹贰弊址蟆H杂谩帮L”“月”二字,乃長公一生襟期,已引起游意……后篇亦寫客、寫歌、寫風、寫月、寫樂、寫酒、寫肴,一一與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純在舟中,次早還在;此篇有登岸一舉,半夜即歸,則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實情;此篇忽鶴忽道士,奇幻極矣,乃神似《南華》,非襲其貌也。至前篇說悲處,在客口中;此篇說悲,則公自言矣。


——[清]李扶九《古文筆法百篇》



簡賞


因烏臺詩案,蘇軾身陷文字獄,被關(guān)押在御史臺四個月,其間“詬辱通宵不忍聞”。后經(jīng)多方營救,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面對如此厄運,該如何勸慰自己?個中私情又如何表達?蘇軾選擇了主客問答的賦體形式,借客之口言困惑,以“我”之口解千結(jié),一問一答,漸入人生堂奧,似主客暢談,又如自問自答、左右互搏。更為奇妙之處在于蘇軾獨特的穿插勾連技巧。文章起于主客泛舟,清風、明月、東山、白露、水光,還有優(yōu)美清越的歌聲、飄逸瀟灑的人,恍若仙境;結(jié)尾入情見性,自然酣暢。開篇逐漸將主客引入悲涼、困惑之境,結(jié)尾則令人豁然開朗,一切疑云都隨著天光放亮而煙消云散。令原本單調(diào)的問答形式,在情境的營造中變得生動自然,且詩意盎然。


精思


1.明代鐘惺評論說:“《赤壁》二賦,皆賦之變也。此又變中之至理奇趣,故取此可以賅彼。”結(jié)合《赤壁賦》具體內(nèi)容想一想,這里的“至理奇趣”是指什么?

?

2.蘇軾《寒食帖(詩)》和《赤壁賦》都作于1082年,即被貶至黃州的第3年。

?

《寒食帖(詩)》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兩首詩如下:

■?一曰:“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p>

■二曰:“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云里??这抑蠛?,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蘇軾書法作品《赤壁賦》后有一段寫給好友傅欽之的書簡:

■?軾去歲作此賦,未嘗輕出以示人,見者蓋一二人而已。欽之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以寄。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賦》,筆倦未能寫,當俟后信。


聯(lián)系這兩則材料,重新閱讀《赤壁賦》,看看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認識。




軼事



朋友遍天涯

?

蘇軾從沒有一天沒有客人,若是沒人去看他,他會出去看鄰居。像以前在黃州一樣,他與身份高身份低的各色人,讀書人、農(nóng)夫等相交往。閑談時,他常是席地而坐。他只是以閑談為樂。但是他也愿聽別人說話。他帶著一條海南種的大狗“烏嘴”,隨意到處游逛。和村民在檳榔樹下一坐,就暢談起來。那些無知的窮莊稼漢,能對他說什么呢?莊稼漢震于他的學識淵博,只能說:“我們不知道說什么?!碧K東坡說:“那就談鬼。好,告訴我?guī)讉€鬼故事?!蹦切┤苏f并不知道什么有趣的鬼故事。蘇東坡說:“沒關(guān)系,隨便說你聽到的就行?!焙髞硖K過告訴他的朋友說,他父親若一天沒有客人來,他就覺得父親好像不舒服。


(選自林語堂《蘇東坡傳》)


?

記與歐公言

?

歐陽文忠公嘗言:“有患疾者,醫(yī)問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風,驚而得之?!t(yī)取多年柁牙,為柁工手汗所漬處,刮末,雜丹砂、茯神之流,飲之而愈。今《本草注·別藥性論》云:‘止汗,用麻黃根節(jié)及故竹扇為末服之?!蔽闹乙蜓裕骸搬t(yī)以意用藥,多此比,初似兒戲,然或有驗,殆未易致詰也?!庇枰蛑^公:“以筆墨燒灰飲學者,當治昏惰耶?推此而廣之,則飲伯夷之盥水,可以療貪;食比干之馂余,可以已佞;舐樊噲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療惡疾矣?!惫齑笮?。


(選自[宋]蘇軾《東坡志林》)




學習與評價


一、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1.本文是一篇賦,雖然不考究平仄,但仍然注重押韻。請在下面表格中填寫相關(guān)韻腳,體會押韻帶來的音樂美,并思考韻腳與內(nèi)容之間的關(guān)系。


段落韻腳韻腳與內(nèi)容的關(guān)系1

2

4
5

6


2.“乎”是文言文中出現(xiàn)頻率極高的字,對照字典中“乎”字的主要義項,將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乎”的用法和意思填到對應的橫線上。

?


(1)<介>相當于“于”。①介紹處所、方向、時間,譯為“在”“由”等。②介紹比較對象,譯為“與”“對”“比”。③介紹依憑的條件。④介紹動作行為的對象。

?

(2)<助>語氣詞。①用在句末,表示疑問,相當于“嗎”。②用在句末,表示反問,相當于“嗎”“呢”。③用在句末,表示推測,相當于“吧”。④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相當于“吧”。⑤用在句末,表示感嘆,相當于“啊”“呀”。⑥用在句中,表示停頓或舒緩。

?

(3)<詞綴>用于形容詞、疊音詞后面。


(1)浩浩如馮虛御風? ? ? ? ? ? ? ?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 ? ? ? ? ?

(3)知不可驟得? ? ? ? ? ? ? ? ??

(4)相與枕藉舟中? ? ? ? ? ? ? ??


3.農(nóng)歷七月十六日,學校將舉辦一場“邀月詩會”,請將下面的句子改寫成散文并配樂朗誦。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4.明代書法家文徵明八十多歲時創(chuàng)作的行草《赤壁賦》,形神兼?zhèn)洌瑸t灑秀逸,請寫出下面截圖的文字內(nèi)容。


?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么,一個忽飛還。

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

老饕1

[宋]蘇軾

?

庖丁鼓刀,易牙2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而薪惡勞。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嘗項上之一臠,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之夭美,以養(yǎng)吾之老饕。婉彼姬姜3,顏如李桃。彈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綠華4,舞古曲之郁輪袍5。引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壽,分余瀝于兩髦。候紅潮于玉頰,驚暖響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獨繭之長繰。閔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當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瓊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禪逃。響松風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

(選自《蘇軾文集編年箋注》)

?

[注]①“饕餮”的原始含義尚未定論,后人逐漸引出其貪吃、好吃的含義。②易牙: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廚師。③姬姜:指貴族婦女,泛指美女。周朝時期,姬為周王室之姓,姜為齊國之姓,姬姜兩大姓常通婚,于是古人以“姬姜”為大國之女的代稱。④萼綠華:仙女的名字,相傳是九嶷山中得道的女仙。⑤郁輪袍:琵琶曲名,相傳是唐朝詩人王維所作。

?

1.句式對仗是“賦”體文章的重要特點之一,也是揣摩推斷字詞含義的一個重要途徑。請依據(jù)這一特點,寫出加粗字的意思。

?

(1)庖丁刀,易牙烹熬

(2)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

(3)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蒲萄

(4)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當膏

?

2.某先生六十大壽,“老饕”自不會錯過如此盛宴,請摘引《老饕賦》相關(guān)內(nèi)容,為“老饕”制作一張拜帖(名片)。


3.請結(jié)合文本,以下面的場景為情境,想象“老饕”會如何點餐。

?

天清氣爽,惠風和暢,“老饕”信步來到一家飯店。

他開始點菜了……


4.結(jié)合《老饕賦》和下面的三則資料,選取合適的角度向外賓介紹蘇軾,并擬寫一篇200字以內(nèi)的發(fā)言稿。

?


資料1:在黃州,好自煮魚,其法:以鮮鯽魚或鯉治斫,冷水下,入鹽如常法,以菘菜心芼之,仍入渾蔥白數(shù)莖,不得攪。半熟,入生姜、蘿卜汁及酒各少許,三物相等,調(diào)勻乃下。臨熟,入橘皮線,乃食之。其珍食者自知,不盡談也。

(選自《蘇軾文集編年箋注·煮魚法》)


資料2:凡煙皆黑,何獨油煙為墨則白,蓋松煙取遠,油煙取近,故為煙所灼而白耳。予近取油煙,繼積便掃,以為墨皆黑,殆過于松煤,但調(diào)不得法,不為佳墨,然則非煙之罪也。

(選自《蘇軾文集編年箋注·書所造油煙墨》)


資料3:廣州一城人,好飲咸苦水,春夏疾疫時,所損多矣。惟官員及有力者得飲劉王山井水,貧下何由得?惟蒲澗山有滴水巖,水所從來高,可引入城,蓋二十里以下耳。若于巖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續(xù)處,以麻纏之,漆涂之,隨地高下,直入城中。又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為小石槽以便汲者。不過用大竹萬余竿,及二十里間用葵茅苫蓋,大約不過費數(shù)百千可成。然須于循州置少良田,令歲可得租課五七千者。令歲買大筋竹萬竿,作筏下廣州,以備不住抽換。又須于廣州城中置少房錢,可以日掠二百,以備抽換之費。專差兵匠數(shù)人,巡覷修葺。則一城貧富同飲甘涼,其利便不在言也。

(選自《蘇詩文集編年箋注·與王敏仲》)



新課標72篇古詩文 |《赤壁賦》全解+測試題的評論 (共 條)

使用qq登录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怀宁县| 江城| 兴安县| 德江县| 体育| 乳山市| 项城市| 太保市| 吉安市| 阳原县| 信丰县| 徐闻县| 天柱县| 吉林市| 甘孜| 洞头县| 宜兴市| 绵竹市| 华宁县| 无极县| 临高县| 广汉市| 从化市| 天镇县| 望城县| 沁阳市| 安平县| 泊头市| 乃东县| 南澳县| 宜兰县| 泰宁县| 正定县| 永登县| 夏河县| 楚雄市| 汉中市| 兴安盟| 合阳县| 乌兰县| 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