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憂活躍于萬物的間隙中
2022-11-19 16:29 作者:Tinkie_Yang | 我要投稿
所有帶否定前綴的詞都帶有官腔的意味。
我既無勇氣也無仇恨,因而也就毫無個性。
那個自以為還是主體的主體,已經(jīng)消失良久。
奴顏婢膝是強權(quán)的燃料,而自負則是強權(quán)的加速器。
卡夫卡《變形記》:人性往往出現(xiàn)于人性喪失的時刻。
當所有人都變成演員時,就不再有表演,也不再有舞臺。
當人們擁有思想時,多數(shù)人都會變成自己思想的寄生蟲。
人是一種被夸大的生靈,他帶給世界的只是一種悲愴的夸大。
煩惱與憂愁,穿越時間而不留下痕跡,生活在萬物的間隙中。
深層的欲望恰恰是想找到一個能替你思考、受苦和決策的人。
現(xiàn)代人的思想就是隨心所欲地安排生活,而在現(xiàn)實中人總是身不由己。
卡夫卡《訴訟》:抹掉一切蹤跡以便讓你變成一個罪犯,即使你沒有任何值得自責的地方。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個荒唐人的夢》:幸福的好處,就是擺脫了幸福的問題。自由的好處,就是擺脫了自由的問題。
卡夫卡式表述:當我不能與人交流時,我就能表達得更清晰,當我不能說話時就會寫得更加精彩,當我不能寫作時就會思考得更好。
巴恩斯《終的的感覺》:記憶是帶有欺騙性的,它以回溯的方式賦予事物本來所不具有的意義。
奧威爾《1984》:我們這個時代所特有的愚蠢與智慧沒有兩樣。二者已混為一體,愚蠢不再是沒有文化教養(yǎng);相反,它是信息過剩,它甚至與人工智能一樣充滿條件反射的活力。
古米廖夫與阿赫瑪托娃、卡夫卡與密倫娜、海德格爾與阿倫特以及策蘭與巴赫曼之間的愛情:在持久的不確定中,她被人喜愛,他被人渴望;她被人認可,他被人需要。于是他們兩人帶著苦澀,相互越走越遠。
標簽: